【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武威普康田园综合体:农民老李“打卡”小康生活
14点,到毛沟村养殖合作社打卡。
操作饲料搅拌机和撒料机,查看羊群健康情况,清理打扫棚舍卫生,询问其他合作社有无异常。
18点,打卡下班。
这是毛沟村村民李财年一个普通的星期三下午的安排。
2017年8月,普康田园综合体建成第一家养殖合作社,李财年拿出5万元的积蓄入股,并进入合作社工作,从农民变成了“朝八晚六”的打卡“上班族”。
小院新面貌
李财年今年56岁,居住在这间约240平米的房子里已经近30年了。
房子虽大,之前却很少有时间打理。“忙的时候,一整天都在地里,饭也顾不上吃。”他解释道,两只交握的手黝黑而粗糙,手背上依然看得见经年劳作留下的痕迹。
如今走进李财年家,院子里俨然已是一派“农家乐”的景象了:刚摘下的小麦在地上晒着,地面铺得平整,只在院子中间用石头圈了一块地,一分为二地种着小西红柿和玫瑰。“这都是自家种的,不打农药,好吃得很!”老李边说着,边拨开一片绿绿的叶子,摘下一个成熟的小西红柿来。
小菜地旁,停着这两年刚买的小电动。老李说,电视机、洗衣机等电器都有了,车子也买上了,现在非常方便。但在院子一角,依然放着水缸,老李家还保留着朴素的、用水缸储水的习惯。
当社长管理10家合作社
变化的契机源于普康田园综合体的建立。
2015年,普康集团在凉州区永丰镇开始建设田园综合体项目,通过戈壁滩羊养殖、有机蔬果种植、有机肥生产、肉羊加工等带动下游餐饮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同时,通过养殖合作社吸纳周边的农民就地就业,助力脱贫攻坚。
“发展产业融合,普康有一个‘普天下小康’的梦想。”普康集团董事长冯淑刚如是说。考虑到吸纳农民就业的可行性,普康直接提供种羊和饲喂设备,开展操作培训,并为合作社配备专门的兽医和配种员,专职专司,解决农民上岗难的问题。
养殖合作社的羊群 王彦凯/摄
摸摸羊毛的光泽度、听听羊的叫声、看看羊的吃草状态……作为最早一批进入合作社的员工,李财年在三年的工作中学会了和羊“对话”。目前他已经成为养殖合作社社长,管理着10家合作社的日常工作,生活也富裕起来,尝到了合作社带来的甜头。
“打卡”小康幸福生活
李财年家里六口人,儿子儿媳都在临夏工作,老两口带着两个孙子住在这间房子里。从前靠种地,一年到头只有1万左右的收入;加入合作社以后,光老两口一年的收入有6万多。
如今,家里有了电视机、洗衣机,儿子儿媳也买上了房子、车子,甚至还能给在上幼儿园和不满周岁的两个小孙子攒下上学的钱。“现在,可以说,没有缺钱的时候!”李财年说这话时有些不好意思,但满足的笑容是掩盖不住的。
老李的农田 王彦凯/摄
房子后面就是老李的20亩地,地里的玉米苗长得正欢。小麦也已经到了收获的时节。现在有了收割机,老李不再需要亲自下地了,“不然照以前,10天都收不完”。
老李带我们来到农田,风吹麦浪,一片金黄,与三年前的夏天仿佛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老李换下了做农活的背心,穿上了干净的T恤;只是,老李是在打卡下班后,来看看他的麦田;只是,小麦与玉米的交接处,种了一片矮矮的紫花苜蓿,老李说,这个羊吃了最好。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指导老师为甘肃广电总台电视新闻中心主任杨德灵、驻武威通联站站长卢昕。带队老师韩亮、王晓红,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