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天使”,梦想如花绽放——十年后再访陇西残疾青年王亚丽
原标题:“轮椅天使”,梦想如花绽放——十年后再访陇西残疾青年王亚丽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齐兴福
初夏的陇西,鸟语蝉鸣,万木葱茏。陇西县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创作室内,几名残疾人学员手握画笔,或浓彩涂抹,或轻笔细描,一幅幅笔墨灵动、形神兼备的美术作品在笔下徐徐展现……
“这个地方笔墨应该再浓一点,视觉意境会更好一些……”创作室一角,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年轻女子,正在指导其中一位学员。
她叫王亚丽,家住陇西县文峰镇,20年前,刚刚10岁的她因手术失败致下半身瘫痪。劫难并没有击倒王亚丽,15岁那年,她开始自学美术。18岁,受陇西籍画家莫建成、莫晓松父子影响,王亚丽专攻工笔花鸟画。其间,她有幸得到四川籍工笔画自由画师潘相舒的悉心指导。2009年,王亚丽的工笔牡丹在第四届全省残疾人书法绘画摄影大赛中荣获绘画一等奖;2010年9月,她的牡丹作品被上海世博会生命阳光馆永久性收藏……
2010年10月,记者前往文峰镇,对王亚丽身残志坚的感人事迹进行了采访报道。2011年1月,王亚丽被评为“感动甘肃·2010’十大陇人骄子”。
“十年好快呀,我都感觉自己老了……”跟十年前一样,刚见面,王亚丽就跟记者开起了玩笑,笑声清脆,笑靥如花。
“这十年对我来说,每一段经历都刻骨铭心,经历过生死、收获了爱情,也实现了很多梦想。”王亚丽这样说。
2011年,王亚丽与相识多年的李军茂确定了恋爱关系。就在二人即将步入婚礼殿堂的时候,本来就下肢瘫痪的王亚丽又遭遇胸椎突出。2013年,冒着极大风险,王亚丽在北京一家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庆幸的是,手术非常成功。2015年2月,王亚丽与李军茂喜结伉俪。
婚后一个月,在丈夫的大力支持下,王亚丽来到北京现代工笔画院进行为期半年的深造学习。从小县城来到首都,除学费之外,房租、生活费也让这对本来就没有多少积蓄的小夫妻压力山大。为此,李军茂在颐和园附近找了一份工作。每天一早,他把妻子送到学校上课,就跑步去上班,晚上又跑步下班,把妻子接回那间小小的出租屋。
“那段日子虽然很艰辛,但我收获到了一生用之不竭的‘财富’。”王亚丽说,在北京学习期间,他得到了王天胜、郭继英、罗寒蕾等国内知名美术大家的亲自指导,绘画技艺有了长足进展。
2015年底,王亚丽、李军茂收获了他们的爱情结晶,给这个特殊的小家庭带来了莫大的欢乐。
十年前接受记者采访时,王亚丽曾说“未来打算做一名民间画师,给喜欢画画的孩子当老师”。“如今,我的这个梦想也实现了。”王亚丽笑着说。
2017年8月,陇西县残联工作人员找到了王亚丽,说县残联成立了残疾人文化创意中心,想请她去做美术指导老师,教县里的残疾人画画。“我能行吗?”王亚丽又惊又喜。之前多少年,一直是别人帮她点燃生活的希望、完成人生的梦想,如今,她也能帮助别人了,而且帮助的是跟她一样的残疾人。
“能帮助别人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近三年时间,王亚丽让十多名美术“零基础”残疾人学员找到了人生自信:杨建军因强直性脊柱炎导致残疾,从王亚丽这里“出师”后,他在兰州一家私人画室找到了工作;一级伤残学员陈小荣在淘宝网兼职的同时,把自己的画也卖了出去;一级伤残学员包志新在绘画方面很有天赋,作品很受欢迎;二级伤残学员李北平是一名保安,他的手头甚至存不住自己的画,“刚画完就被人买走了”……
为补贴家用,2018年,王亚丽还在文峰镇开办了一家周末儿童画室。“这些年看病、结婚、上学、生孩子借了不少钱,我们得尽快把账还了。”2018年除夕这天,王亚丽和丈夫还清了家里最后一笔8000元的债务。
“‘无债一身轻’,现在我就想着怎么样把日子过得更好,让我家‘王子’快乐成长。”采访中,这个被大家称作“王子”的小家伙,一直缠着妈妈要这要那。每当这个时候,王亚丽总是亲昵地摸着儿子的头,眉眼里盛满了母爱。
“亚丽虽然是个残疾人,但为了一个又一个梦想,这些年她和正常人一样在努力奔跑。”陇西县残联工作人员张静一直和王亚丽一起为县残疾人文化创意中心的运行在奔忙,她感慨地说,几年的接触中,王亚丽无时无刻地感动着她。
眼下,王亚丽和张静考虑最多的,是如何让学员的更多美术作品能够“变现”。“一方面想增加他们的收入,更多的是想让他们得到社会的鼓励和认可。”王亚丽说,她和张静正筹划着如何通过网络渠道,将学员们的美术作品卖出去。
“我相信,我会成功的。”十年前采访结束时,王亚丽曾对记者这样说。这次,她又这样说道。一颦一笑间,透射着与生俱来的坚毅与积极向上的自信。
梦想不败,生命花开。陇西县残疾人文化创意中心的墙上,挂着一幅王亚丽的工笔画作品。画面上,一簇牡丹正绚烂怒放,一如她花一样的梦想。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