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公筷守护健康
原标题:拿起公筷守护健康
记者 王君丽
近段时间,公筷公勺成为热词。不少地方、不少餐厅纷纷提倡使用公筷公勺、采用分餐制,一些餐厅更是在醒目位置贴出了“按需用餐不浪费,公筷公勺要分餐……”的倡议海报,温馨提醒着每一位来客在用餐时主动使用公筷公勺,养成用餐好习惯。
虽然使用公筷公勺、采用分餐制的诸多好处显而易见,但是推行起来并不一帆风顺,许多市民对使用公筷公勺、分餐制并不热心。
习惯了“一双筷子吃天下”的老百姓,使用公筷公勺总觉麻烦,特别是在公共场合,如果执意如此,会让同桌的亲朋好友觉得矫情、不合群。
在他们看来,家人吃饭或是朋友聚餐,都应该是一件无拘无束、轻松自在的事儿,“公筷公勺”的使用显得太“生分”,“有损”饭局的和谐氛围,甚至会有“能在一起吃饭的都是亲戚朋友同事,是一家人,大家知根知底,犯得着公筷、公勺的来回折腾,这不是多此一举吗?”的种种抱怨。也有一些人刚开始还记得用公筷公勺,但吃着吃着就忘记了,这些都是使用公筷公勺、采用分餐制在推行过程中遇到的普遍现象。
传统“中国式用餐”中,用自己的筷子给人夹菜、用嘴吹凉饭菜喂给孩子等用餐习惯,是一种亲情的表达方式。这种彰显亲情的表达方式实际上却给了病菌大量传播的机会,在筷来箸往之间,为“病从口入”制造了一个绝佳温床。看似其乐融融的餐桌前,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已为病毒、细菌扩散打开方便之门。
其实早在非典期间,分餐制就被广泛采用过,可惜疫情过后逐渐又被抛诸脑后。
提倡分筷分餐,并不是要分感情,传统的中餐文化魅力依然存在着。提倡使用公筷公勺、采用分餐制,是为了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感染,是已被科学反复验证了的“硬道理”,其意义不仅只是局限在当前的疫情防控中。
任何习惯的养成,都需要时间的积累。要让使用公筷公勺、采用分餐制具有长久的生命力,需要多方合力,制定相关餐桌文明行为规范和分餐制的具体操作规则,需要持续号召百姓养成文明就餐、健康饮食的习惯,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来提升积极性。也需要各级的大力宣传引导,在全社会树立推广公筷公勺、文明用餐的典型,还需要餐饮行业做“公筷行动”的示范者,引导用餐者文明用餐。同样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自我做起,做“公筷行动”的践行者,影响和带动身边亲朋好友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用餐好习惯。
多一双公筷、多一个公勺,就多一份放心、多一份安心。推行公筷公勺、分餐制,虽然可能会少了围桌合食的热闹,但却避免了每一个人“病从口入”的风险,这是对自己和他人健康的负责。
更多的餐桌上多一双公筷,就多一份健康的保障,让我们以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相关新闻
- 2020-03-11让“公筷公勺”成为“餐桌标配”
- 2020-03-09用餐使用公筷公勺 平凉市倡导文明用餐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