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民间艺人王立荣:雕葫芦致敬 战疫英雄
原标题:兰州民间艺人王立荣——雕葫芦致敬 战疫英雄
葫芦,音同“福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被奉为吉祥物,而在兰州,刻葫芦和牛肉面、羊皮筏子被并称三宝。民间有“吉祥葫芦牛肉面,羊皮筏子赛军舰”的说法。三宝之一的兰州刻葫芦,这种技艺诞生在甘肃本土,是名副其实的“民间非遗文化”。
给葫芦赋予“新生”,助力抗疫
近日,兰州民间艺人王立荣耗时近一个月,在葫芦上微雕完成战疫百态图。形象生动地刻画了火神山及雷神山医院的建设,抗击疫情期间默默奉献的战疫人物等。严谨的构图、精美的绘图、细腻的刻画赋予葫芦“新生”。葫芦,谐音“福禄”,具有吉祥、富贵之寓意。他希望通过葫芦雕刻作品,给祖国和武汉送上祝福,为身在一线抗击疫情的人员加油、鼓劲。
“葫芦雕刻涉及绘画、书法等多项工艺,非常复杂。每次创作时必须全身心投入,才能雕刻出好的作品。”王立荣说,雕刻前会根据葫芦的外形进行构思,再用铅笔打草稿,之后雕刻、绘制。战疫葫芦,王立荣用时30天才完成,将雕、刻、烙、扎、片等各种手法融会贯通。此外,也寓意着“福佑中华,抗疫必胜”的含义。
新作品“烈火英雄”,纪念四川西昌森林勇士
4月3日,记者来到位于城关区雁滩的王立荣创作工作室,工作台前,王立荣一手拿刻刀,一手握葫芦,聚精会神地雕刻着又一件新作“烈火英雄”,用于展现四川省西昌市经久乡森林火灾牺牲的19名救火勇士,王立荣用刻刀一笔一笔地将扑火现场还原在整个葫芦上,勇士的身影清晰可见。“烈火英雄”四个大字更是苍劲有力地刻在了葫芦的一侧,这个新的作品即将在4月中旬完工。
“我们作为非遗传承人,要利用手中的刻刀发挥好作用。非遗传承人的荣誉不是挂在墙上看的,更是一种责任与信念。”谈及创作感想,王立荣如是说。
雕刻葫芦33年,对它“情有独钟”
一把刻刀、一个葫芦,他就能够待上一整天。从小到大的艺术熏陶,使他对雕刻情有独钟。从事葫芦雕刻33个年头,今年51岁的王立荣对这项技艺情有独钟。
王立荣18岁时,拜名师冀玉霞学习传统葫芦雕刻,是冀玉霞最早的学员之一。青年时期就以葫芦雕刻为业,作品被国内外友人收藏众多,曾作为兰州传统民间艺术代表参加2017年第五届甘肃文化产品博览会、2018年重庆文化产业博览会。在大大小小的葫芦表面方寸之间,表现着西北甘肃民间对中华传统真、善、美的质朴追求,这也是王立荣雕刻葫芦时所一贯注入的文化元素。
王立荣说:“女儿也渐渐爱上了葫芦作品制作,这让我很欣慰。我们的非遗文化需要有人来传承和突破。2018年,女儿创新的手绘葫芦‘七个葫芦娃’,更是被喜爱葫芦的朋友购买并收藏。”
文/图 记者 张艾萍
相关新闻
- 2020-04-09兰州西固区多措并举扎实开展门诊救助工作
- 2020-04-09兰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惠企惠民政策 共为企业减轻负担2000万元以上
- 2020-04-09今年兰州市计划实施明厨亮灶改造6350家
- 2020-04-09兰州首条“电影街巷”:带你走进“1958光影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