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锤炼基层治理能力
原标题: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锤炼基层治理能力
张文军
2020年初开始,奋进的中国人民遭遇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疫情灾难阻遏,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筑牢疫情防控铜墙铁壁,面对突发疫情,直接考验着基层组织治理能力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农村、社区等基层防控能力建设,织密织牢第一道防线。”各级基层党组织、基层干部要勇于担负历史使命,把疫情防控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抓手,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建立起最广泛的战线,凝聚起最强大的合力,在疫情防控中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增强基层党组织在疫情防控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重点在基层,落脚在群众,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成为迎战大考的首要任务。疫情防控是检验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试金石”,若基层治理能力强,则能第一时间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控制住源头,切断传播途径,反之,则会增加病毒扩散风险。各级基层党组织率先冲在一线,充分发挥联系群众优势,把村、社区、街巷、楼栋作为疫情防控基本单元,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家家户户、生产一线,开展疫情排查、防控宣传、矛盾化解、心理疏导、生活服务等工作,切实做到了“哪里有疫情发生,哪里就有党旗飘扬”,实现了疫情防控组织“全覆盖”,党员“总动员”,起到了当先锋、稳民心的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得到了检验和加强,发挥了防疫工作“火车头”的带动作用。基层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必将是一盘散沙,只有把党的工作具化到每一处“战斗堡垒”,构建起在执行上坚强有力的组织体系,引领党员、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才能将党的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最佳治理效能。
构建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危机治理机制。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各方主体积极参与国家治理,是我们国家政治制度的优势,也是治理效能的优势。这次疫情暴露了个别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提高,基层组织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表现参差不齐,社会反响不一,个别地方措施不力,造成局部区域疫情控制不力;防疫物资紧缺造成群众心理恐慌、医疗资源不足加剧了疫情传播和扩散等,各种表现都要求我们适应新时代要求,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构建起强有力的危机应对和治理机制。一是完善地方政府在危机治理中的主导功能。要强化政府在危机应对中的主导地位和基层组织应对作用,通过立法明确他们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角色、定位及权利、义务,调动各阶层自主应对突发事件的积极性。二是完善地方危机应对预案和法规建设。加强平战结合的应急演练,提高危机意识和战时应对能力。增加基于日常学习与行动导引的大疫情科普课程,更新和改变教育理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持续渗透重大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三是要加强社会组织应对危机能力培育。建立有力的社会力量参与危机治理、公共服务的管理协调机制,使社会力量在政府引导和社会监督下依法依规有序参与公共危机治理和公共服务工作。要盘活存量资源、适当扩大社会组织的数量、加强业务培训,提升社会组织的专业性。四是要建立信息公开和应急物资储备机制。危机发生时,各级政府和基层组织要第一时间抢占话语权,在“新冠”疫情中,我们可喜地看到基层组织动用大量的新媒体、微视频及各种网络渠道将党和政府的声音传达到最基层,使谣言无立足之地,起到了稳定民心、稳定社会的作用。
激活群众疫情联防联控同心力。历史已反复证明,在共产党员“跟我上”的冲锋号下,我们总能凝聚起磅礴力量,打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带动下,广大人民群众放下心中焦虑,发挥基层群众的智慧,积极主动参与防控阻击战。一些群众加入到疫情防控宣传队伍,创新多种多样宣传方式,用一言一行号召身边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创造许多防控疫情的“硬核”措施,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发挥出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要顺势而为,把此次疫情防控中建立的“社区+物业+自治委员会”“干部+党员+群众”“网格员+志愿者+群众”等联动机制健全为长效机制,拓宽共建“基层治理共同体”方式方法,引导更多人参与基层治理。
(作者系中共崆峒区委党校(行政学院)副教授)
相关新闻
- 2020-03-19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 2020-03-19发挥党的领导制度优势 提高疫情防控治理效能
- 2020-03-18疫情防控:快递“最后100米”该咋办
- 2020-03-18平凉市领导督查市直学校疫情防控及开学准备工作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