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都:道地中药材产业助农增收
原标题:武都:道地中药材产业助农增收
日前,在武都区安化、马街、三河等乡镇的开阔地或庭院里,到处是搓制加工中药材红芪、黄芪的繁忙景象。
春节前后受疫情防控期间交通运输管控、市场关闭等因素影响,广大农户的红芪、黄芪、党参出现不同程度滞销。武都区积极搭建起农特产品产销对接桥梁,有效破解扶贫产品与市场对接不畅、流通成本高的瓶颈问题,“线下”积极与省内外大型制药企业对接,“线上”有效打通电商销售网路。区电商办、供销等部门积极协调顺丰、邮政等物流企业帮助网上销售门店开通“绿色”通道,让“线上”销售渠道畅通无阻。
安化镇动员全镇电商企业,按照市场价格对农户滞销的红芪、黄芪进行预收购,共预收购中药材321笔,支付群众中药材款500余万元,及时实现了产品变商品,货物变现金,切实解决了群众因药材滞销造成的生产生活资金短缺问题。
近年来,武都区把中药材产业列为四大区域优势产业之一,形成了以马营、池坝、坪垭、鱼龙为主,主产当归、党参、大黄、黄芪的高寒阴湿中药材产区;以米仓山系为主,主产“武都红芪”、黄芪的半山干旱中药材产区;以洛塘、三仓为主,主产天麻、猪苓、杜仲、山茱萸、厚朴的药产林缘区。并发展中药材加工企业120多家,中药材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1100多个,年加工销售中药材鲜货2200万公斤。其中,武都红芪、黄芪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地区和我国香港、台湾等地。据武都区中药材中心负责人介绍,2020年全区计划累计发展中药材20.5万亩,预计产量3000万公斤,产值3.3亿元。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及边缘户种植中药材1.2万亩,中药材主产区贫困户种植中药材户均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人均收入3000元以上,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通讯员 田银平)
相关新闻
- 2018-05-04陇南武都区姜家山欣欣向荣谱新篇
- 2017-12-14陇南武都举办废旧农膜回收现场培训会
- 2017-07-31武都花椒产业创全国“四个第一”
- 2017-07-25无刺花椒在陇南“受宠” 为武都区花椒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图)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