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着夕阳的余晖,一铲铲扬起的辣椒显得更加红亮、诱人,这里是甘肃德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晾晒场。位于金昌市水源镇的这家公司由退伍军人创办,从单打独斗、千亩种植的艰辛尝试,到如今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拥有2.6万亩种植基地、年产量达7800吨,带动周边群众创业增收,铺就了一条“红红火火”的乡村脱贫致富路。
这家“辣椒工厂”的领头人叫蔡子亮(前右),他正在认真检查着辣椒的品质,不敢有丝毫懈怠。2004年,刚满20岁的蔡子亮光荣退伍,有感于乡亲们简单重复着传统的农耕方式、收入微薄,他暗下决心,闯出一条生路,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十年磨砺,蔡子亮成立公司,但2015年9月底的一场大雪,犹如当头棒喝——“3000亩辣椒全部遭受冻害,与客户签的订单用了3年才还清”。他痛定思痛,改用分田试种,将选好的产品在海南南繁基地进一步试验后,最终确定适宜优良品种在金昌大面积推广。
如今,蔡子亮已将发掘培育适宜品种作为经营发展的重点,先后与韩国、北京等地的种子研发机构以及甘肃省农科院、金昌市农机中心合作,成功研发出高产、抗病的早熟品种,并将育苗移栽时间推迟至5月上旬,收获时间提前至8月下旬,有效规避了倒春寒、霜冻灾害。
蔡子亮没有独享这份“蛋糕”,他将自己育的苗低价出售给乡亲们,并全程无偿提供技术支持,待辣椒成熟后,由他统一收购,解决销路问题。此外,“辣椒工厂”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日均用工量少则150人,多则400余人,临工日工资不低于90元,仅劳务一项,乡亲们每年可多挣逾2000万元,实现了下地种植脱贫、家门口务工增收。
2年的军旅生活,给蔡子亮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他的公司采用军事化管理,骨干成员多为退伍军人。辣椒红与橄榄绿交相辉映,已经成为这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晾晒场上就堆满了来自附近9个乡镇的辣椒,带着农户们一整年的期许,经历盐渍保存技术的洗礼,在日光浴的作用下慢慢褪去水分,准备登上全国各地的餐桌。“我觉得只有让农户受益,他们才会信你。”蔡子亮说,收成好,种植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也在这笑容里找到了存在感。
订单农业,统一供苗、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收购、统一销售,金昌辣椒以品质赢得了四川、山东、湖南等地客商的青睐,也有力地保障了乡亲们的收入。蔡子亮也在正在规划新的蓝图:扩大基地、培育新品种,不断为品牌扬名,让红辣椒成为乡亲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