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队员像亲人一样——酒泉市派驻静宁县驻村帮扶队帮扶工作记事
原标题:【脱贫攻坚奔小康】 【对口帮扶 情暖陇原】
帮扶队员像亲人一样
——酒泉市派驻静宁县驻村帮扶队帮扶工作记事
帮扶队员向苹果种植户讲解种植技术。
帮扶队员在田间地头开展工作。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顾丽娟
他们来自河西走廊西端的酒泉市,到千里之外的平凉市静宁县驻村帮扶。
14个乡镇,49个行政村,他们全力以赴,展开全方位帮扶。
他们中有教师、有医生,有农技、林果等农口专业技术人员,也有公安、规划和能源等行政执法部门工作人员。此前大家身份各异,现在,人人都是帮扶队员。
甘肃省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关键阶段,按照省委驻村帮扶工作安排部署,今年5月,酒泉市选派50名市直干部驻静宁县驻村帮扶。静宁县的山梁沟峁间,多了一支工作在田间地头、行走在村落农宅的脱贫攻坚生力军,为困难群众送去亲人般的温暖和关爱。
克服困难认真履职
“作为文字工作者,我如何做好驻村帮扶工作呢?”酒泉市派驻静宁县八里镇靳坪村驻村帮扶队队员、酒泉日报社记者王荣在帮扶日记中这样写道。
这也是所有帮扶队员,在面临新的工作环境、新的工作任务时曾有的困惑。今年5月13日,酒泉市派驻静宁县驻村帮扶队的50名队员离开酒泉,前往平凉市静宁县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甘沟镇庙岔村帮扶队员蔡玮是酒泉市科技局的工作人员,接到要去静宁县驻村的通知时,家人有些犹豫:妻子怀孕,父母年迈……最终,他说服父母和妻子来到静宁。现在,蔡玮每天工作结束后都会和家人分享庙岔村的故事,家人也渐渐理解了他的工作。
帮扶队员李铭是酒泉市委组织部的一名干部。离家遥远,大部分时间只能通过视频连线看着妻子和儿子。但驻村时间久了,甘沟镇张湾村未脱贫的群众也成了他的牵挂。“把静宁当作第二故乡,把贫困群众当家人,才能真正把帮扶工作做好。”
和他们一样,酒泉帮扶队的50名队员,他们克服各自的困难,奔赴扶贫第一线,尽心尽力做好驻村帮扶工作。
“5月15日一到岗,队员们就开始努力适应当地生活。大家进村入户听民情访民意,向乡镇驻村帮扶干部了解帮扶村的基本情况,了解危房改造、饮水安全、农村教育和医疗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酒泉市驻村帮扶工作队总队长王铁说,帮扶队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宣讲各项扶贫政策,迅速参与到乡村两级正在开展的健康扶贫清零工作中。
在做好扶贫工作的同时,队员们发挥专业所长,帮助村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来自医疗卫生口的队员为村民寻医问药;来自农口的队员对农户种植苹果进行技术指导……
“当笔记本上写满了关靳坪村的贫困情况,我更懂了用村里人的身份,和他们一起开展扶贫工作。”驻村已有半年多时间,王荣对靳坪村的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帮扶工作也在顺利展开。
细处着手扎实帮扶
9月的一个下午,静宁县八里镇靳坪村小学门前40米土路开工硬化,一直困扰靳坪村孩子雨天出行的问题解决了。
“今年5月,来到靳坪村驻村时,发现小学门前还是土路,雨多的时候,孩子们蹚着泥走,家长都盼着这条路早日硬化。”王荣说,经过两个多月的征求意见,7月底,到学校丈量路程后,她将照片和数据上报镇党委,说明硬化的必要性,镇里很支持。不久,在学校老师和孩子们的见证下,这段40米村路硬化了。之后又相继硬化了靳坪村大庄社1.2公里的产业路。
“扶贫先扶智”。酒泉帮扶工作队多形式多角度开展帮扶工作,积极协调,搭建平台,助推静宁县教育扶贫工作发展。在酒泉帮扶工作队牵线下,北京山花工程慈善基金会为静宁县乡村学龄前幼儿园送绘本项目签订合作意向框架协议,今年内将为静宁县181家乡村幼儿园赠送99550册、总价值40万元的儿童绘本。
静宁县是苹果种植大县,苹果产业已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今年苹果大丰收,虽然苹果质量好,但是价格较往年有所降低。为帮助贫困群众增收,酒泉帮扶工作队通过协调各方资源,实施“以购代捐”、“以购代帮”等消费扶贫举措,缓解了帮扶村贫困户苹果销售难题。
来自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的帮扶队员徐军新,了解到新店乡新店村有些贫困户苹果销售有困难,他自己掏钱购买5家贫困户的近百箱苹果,送给亲戚朋友。他还联系在酒泉企业工作的朋友收购静宁苹果,前不久在新店乡收购农户和经销商苹果120吨,总价值60万元。
“苹果产业是静宁县脱贫致富的长效产业。我们通过走访,了解到农户在种植技术和管理方式上需要加强培训。”王铁说,几经协调,6月份帮扶队邀请到苹果专家前来静宁县三个乡镇开展了培训指导。苏喜桢是连湾村马湾组的村民,建档立卡贫困户,他的4亩果园种植年限早,但挂果率一直很低。听说村里来了农林专家,他报名参加了培训。“专家讲得好,能听懂,还到园子里进行示范,对我来说帮助很大,我的4亩果园好好管理,不受天灾影响估计能收入四五万元。”培训中,苏喜桢怕记不清楚,用手机全程录下了培训内容,认真记录提高挂果率的方法。
尽心尽力排忧解难
今年56岁的姚录录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妻子智力三级残疾,本人视力三级残疾。孩子在外地打工,他一个人耕种15亩土地。
“第一次入户时,他暂住在一间陈旧的小房子里。”王荣说,多次入户了解情况后,帮扶队为姚录录争取到2万元补贴,他自己又借了一些,开始动工修房子,两个月后,房子盖好了。“住上这样的房子,真是高兴呀。”看着漂亮的新房,姚录录说。
66岁的马新有是靳坪村的独居老人,一间光线昏暗的土坯房,一铺炕,一台电视便是他的家。但他不是贫困户,也不是五保户。“户口本上看到他有妻儿,可为什么一个人生活?”帮扶队员十分费解。原来,他的妻子和3个孩子长期没有和他一起生活,但是户口本上一直写着5个人,他也就评不上五保户。多方印证后,帮扶队员向民政局咨询了具体政策和解决办法,劝他找对方协商办理相关手续,他根据实际情况单独办新的户口本。经过协商,对方迁走了户口。8月的一天,他拿着新的户口本,办理了五保,住进了新房子。“如果不是你们的帮助,我不可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马新有激动地对帮扶队员说。
工作干得好不好,群众评议见分晓。在脱贫攻坚这场特殊的“考试”中,酒泉帮扶队把打分权交给老百姓,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确保帮扶村小康路上一个不掉队。“为了让我们脱掉贫困的帽子,酒泉来的工作队很负责,对我们的事情很上心,就和咱亲人一样。”当地百姓这样评价酒泉帮扶队。
王铁说,酒泉50名帮扶队员在静宁的这半年,大家吃住在村,干事在村,走村入户,把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全部装进心中。为了更好地做好驻村帮扶工作,加强驻村帮扶工作队日常管理,按照乡镇片区分布情况,成立了5个驻村工作分队,制定了严格驻村纪律、信息报送和请休假等制度。建立“酒泉工作队”微信群,通过随时随地发送工作动态,发布相关政策、学习资料,“晒”出工作照,形成了帮扶比、赶、超的浓厚氛围。
“来自酒泉的帮扶工作队接地气、办实事,不仅为静宁打赢脱贫攻坚战补充了力量,更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和决心。”静宁县相关负责人说。
相关新闻
- 2019-12-30【脱贫攻坚奔小康】让致富梦想展翅高飞 ——省民航机场集团消费扶贫助帮扶村脱贫
- 2019-12-30【对口帮扶 情暖陇原】两地齐发力 携手奔小康
- 2019-12-30高台:积极帮扶就业困难群体就业
- 2019-12-30用双手奋斗幸福生活 ——甘肃省法院“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的帮扶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