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之嘉峪关》——再现、史料、纪实的混搭新组合
原标题:《河西走廊之嘉峪关》——再现、史料、纪实的混搭新组合
提起嘉峪关,您对它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城,还是戈壁荒漠的国门?
对于笔者来说,在观看这部由中共嘉峪关市委、嘉峪关人民政府出品的纪录片《河西走廊之嘉峪关》之前,它仅是万里长城的最西端,而看后,了解了这647年来嘉峪关的风雨飘摇、跌宕起伏,长达300分钟的史诗记载中,关城涅槃重生的故事也映照着中国的崛起与强大。
在成功创作出《河西走廊》《重生》《粤韵芬芳》等多部优秀纪录片作品后,伯璟文化又带了一续篇佳作《河西走廊之嘉峪关》,以嘉峪关为轴心,讲述嘉峪关城初建到振兴历程的纪录片。
《嘉峪关》为何得以称上佳作?
书写者,亦见证者
近650年的历史中,坐落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的「天下第一雄关」所担任的双重角色,全面而详尽地呈现在该片中。它既是这段历史的亲自撰写者、参与者,亦是中国从明帝国一路走来当下的见证者,它的每一块砖石都宛如一本戈壁之书,倾诉着百年风霜。
首先,嘉峪关作为历史的缔造者,《河西走廊之嘉峪关》在第一集《边江》中,细致介绍了整座城关从无到有的建造过程,从最初黄土夯筑的城堡,到三层三檐的西罗关楼,再到东西两侧光化楼、柔远楼的落成,冯胜、李端澄、易开占等人的智慧与努力才有了如今我们所见的嘉峪关关城,它的建造与发展,为历史长河中的戈壁再添一抹重彩。
而在第五集《年华》中,嘉峪关的振兴亦如它的建立一样,招募广集全国精英人才,在中央全面布局中国工业版图后,为建立西北地区大型钢厂,地质、采矿、冶金等专业学者奔赴嘉峪关,建成一座现代化的钢厂。
几百年间,嘉峪关从最初国境之西的守护者,到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无论明帝国时期,还是新中国解放后,它始终是有志青年奔赴的圣地,百年时光,并未改变百姓对它的建设之心,毅然去往戈壁险滩,是对国家亘古不变的热爱与奉献。
的确,它最初的防御功能淡去了,但对外和平交往的作用一直延续至今,只不过从当初丝绸之路要塞关卡,贸易往来的重地,变为世界遗产,5A级旅游胜地。
其次,嘉峪关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在它被国人遗忘的衰落战乱年代,《曙光》与《铸魂》两集中,受西方探险热潮影响,凭着对东方世界的好奇与怀疑,大批西方旅行家、探险家,踏上通往明长城最西端的艰险之路,用照片及影像记录了当时的中国,当然也包括嘉峪关。
此处的见证者饱含着两个层面的意义:
其一,是嘉峪关自身,它见证了中华民族在近代100多年的战乱中,顽强抵抗外来侵略,坚韧不屈的精神。
其二,是宝贵的影像史料,它不仅是重要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资料,更能在古今影像的对比中,见证中国的复兴与崛起。
正如跟随20世纪初探险家的脚步,重走长城的英国旅行者威廉林赛在片中所说「城楼就像发亮的眼睛,向下俯瞰着靠近的我,我告诉我自己,这座城楼已经见证了多少个世纪的开端,下一个世纪,它又将看到什么呢?」
嘉峪关虽不能开口向我们诉说这六个世纪以来,它的所见所闻,《河西走廊之嘉峪关》却用镜头与画面,详尽地讲述了几百年间尘封在砖石与沙粒中的风霜。该片并非简单堆砌嘉峪关重大历史事件,而是从书写与见证两大维度切入,描绘一座关城的故事,使得观众可以感受它的筋骨、欣赏它的情怀、体会它的深度。
剧场、史料与纪实的组合拳
转向至《河西走廊之嘉峪关》的叙事方式,6集纪录片按时间被分为历史篇、近代篇、当代篇三大篇目,并分别采用不同的影像风格与叙事方法呈现。此创新性的拍摄手法,在降低作品整体说教科普感的基础上,增添新鲜感的同时,以观众最熟悉的三种方式讲述嘉峪关的命运。
历史篇采用情景剧再现的方式,生动还原明帝国与西北残余蒙古势力一次次对战的场景,嘉峪关获批建造到扩建的全过程。影像情景剧充分补足了文字资料的局限空间,使其对历史的讲述更生动鲜活。
此外,情景剧与文史资料相比,剧集相较博物馆,与观众的熟悉度和亲和度较高。大多数观众了解、认识古代的最普遍方式是剧集,情景剧的再现也是最快将观众带回明帝国时期,建立共情共感的方式。
配合专家学者的科普,在单独长知识的层面上,附带了戏剧看点,大大提高了内容的传播效果。
近代篇全部采用老照片与旧时影像的叠加,以嘉峪关的首批影像资料,真实客观地复原了近代中国与嘉峪关城的兴衰历程。片中网罗了当时来自俄国、英国、瑞典、芬兰、美国等地的探险家所拍摄的照片影像,并借助他们所写的回忆录,所发表的演讲内容,如历史之眼一般,多角度、多声音呈现嘉峪关当年的形象。
当代篇中则采用纯纪实方式,镜头真实探访、纪录几代嘉峪关人现在的生活,聆听她们对历史的诉说,对美好生活的感恩。
在《年华》与《家园》中,影片落点于烟火气的日常生活,在戈壁滩上建立的绿色环保城市中,菜市场的喧闹、餐桌上的美味、养老院中的歌声,都是嘉峪关城涅般重生的具体展现。
通过小切口讲述大故事,小人物映照大角度,这样国际通用表达的呈现方式,使得故事在生活的映衬中充实了真实的厚度,它不再是空洞的、疏离的,而是饱含人情味与温度。与此同时,以贴近观众生活的视角,近距离讲述他们所未知的嘉峪关复兴重生之路,在共鸣与相似之上,承载不一样的传奇故事。
纵观《河西走廊之嘉峪关》这6集的表现方式,虽然采用情景剧、老照片旧影像、真实纪实三种不同的拍摄形式,嘉峪关关城的全貌从最早的手绘图,到黑白照片,再到色彩的高清画面,但不难发现,这三种形式的最终落点均是历史的影像还原。
无影像资料的明帝国历史篇,用情景剧复原了这一缺失,也是对电视作品视觉呈现要求的坚守,大量战争场面的拍摄与有声书、历史书的声音及文字解读进行差异化的传播,巧妙的避免了很多历史纪录片易呈现的「闭眼收听」效果。
而片中所有的故事则以人物串联。历史篇中,嘉峪关最初的建造者、守护者;近代到访该关城的探险者、摄影家;建国后、改革开放后以及当下的建设者、改造者,是嘉峪关将他们连在了一起,也是《河西走廊之嘉峪关》将他们与天下第一雄关的故事揭开尘封,在不同拍摄方式影像的还原与勾勒中,嘉峪关的历史与当下,辉煌与坎坷皆灵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河西走廊之嘉峪关》不仅满足了像笔者一样,对该历史不太了解受众的求知欲,对它近650年历史中的重大转折时期进行了梳理,更是将嘉峪关置身于大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中,聚焦与之相关的人物生活,撰写六百年来波澜壮阔又饱含温情的嘉峪关史诗。
在承担中国对外宣传的责任中,它是「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又一创新力作,既融入了国际的声音与史料,运用了小人物为切口的国际通用叙事方式,不失戏剧冲突看点,最重要的是,不离中国故事、中国精神内核的传达,片中清晰勾勒出中华民族精神代代永传的路径,风沙或侵蚀着上百年建筑的骨骼,但热血报国、英勇善战、坚强不屈,坚定信念的民族精神,镌刻在嘉峪关的关城上,也在嘉峪关人、中华儿女的血脉中代代永传。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