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海区对口帮扶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成效明显 深度贫困村民“摘帽”记
天津北方网讯: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闫沟村曾被戴上了深度贫困村的帽子,全村269户人家872人中有110户404人曾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面高达46.3%。经过5年脱贫攻坚,到现在,全村脱贫“摘帽”基本完成。从深度贫困到即将全面脱贫,闫沟村只是镇原县的一个缩影,这背后究竟付出了怎样的努力?记者今天到静海区对口帮扶的庆阳市镇原县探访后发现,政府推动、市场主导、资源共享、项目支撑中,一大批帮扶项目和民生工程相继落地,扶贫协作取得明显成效,“两不愁三保障”正在逐步落到实处。
闫沟村农妇董小琴正在厨房准备着晚饭,听到记者到来,赶忙放下手里的活儿,介绍起自己家因病转贫再重新脱贫的经历。2013年,村子里为贫困户建档立卡时,并没有董小琴家,那时她家经济条件虽算不上富裕,但家里有壮劳力在外打工,生活上基本自给自足。但天有不测风云,2015年底家人的一场大病把全家辛苦攒下的积蓄都花光,肿瘤切除手术加上术后治疗、用药,花掉了近20万元。到了2016年,全家人的生活回到贫困线以下,原本计划给儿子装修婚房的钱也一并花了进去。
得益于东西部扶贫协作重大战略的实施,到今年末,董小琴一家人重新脱贫。“过去我们家住窑洞,现在搬进了二层小楼;过去都得往沟里去挑水,现在自来水进户,加上老伴、儿子都能专心打工赚钱,生活正在变好。”董小琴说。董小琴居住的闫沟村是镇原县脱贫攻坚的样板,得益于民营资本的投入,着力打造美丽乡村生态农业示范园,创出了一条民营企业助推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静海区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中,以帮扶贫困户实现自主发展增收为目标,利用帮扶资金,推动贫困户通过发展肉兔、湖羊、土鸡等养殖产业增收,激发贫困群众致富动力。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人口增收、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与此同时,结合天士力集团在镇原县建设中药材药源基地的大好机遇,帮助当地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谱写了津甘两地人民相互支持、携手共进的一段佳话。
记者了解到,2020年,按照本市提出的“升级加力、多层全覆盖、有限无限相结合” 的工作思路,静海区将重点围绕资金帮扶、组织领导、人才交流、社会帮扶、劳务协作、消费扶贫6个方面高质量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着力打造“最初一公里”直连“最后一公里”产销模式,帮助贫困群众对接外部市场,带动进一步增收。(津云新闻编辑李松达)
相关新闻
- 2015-03-24甘肃省庆阳市国有林场:改革激发生态主力军活力
- 2014-08-14庆阳市委出台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实施办法
- 2014-08-12【中新网】甘肃庆阳市西峰肖金镇遭暴雨 局地积水100厘米
- 2014-07-02【中新网】甘肃庆阳市局地遭冰雹袭击 农作物受损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