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奔小康路——天津市河西区帮扶卓尼县侧记
原标题:【脱贫攻坚奔小康】 【对口帮扶 情暖陇原】
携手共奔小康路
——天津市河西区帮扶卓尼县侧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徐锦涛 通讯员 王芝莲
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山区,虽然风景优美,但因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同步小康任重道远。
天津市河西区,位于天津市东南部的海河西岸,是天津市重要的政治、经贸中心。
东西部扶贫协作,是党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战略部署。山海牵手,大爱无疆,2017年一项对口扶贫协作的约定,将两地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初冬的卓尼县柳林镇多洛村,干净整洁的道路旁,一排排藏式苫子房错落有致,炊烟袅袅。
2017年,多洛村在天津市河西区帮扶下,硬化了村道,建设了文化广场,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我们村子一下雨,路就没法走了,深一脚浅一脚都是泥水,别说闲逛了,连出门都难,出门总要看老天爷脸色。现在水泥路修到家门口,走路方便多了。”一位在广场锻炼的老大爷乐呵呵地说。
在卓尼,发生这样翻天覆地变化的村寨真不少,而这样的嬗变,正是扶贫协作中一个个实实在在帮扶措施的体现。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也是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的关键。3年来,河西区共落实帮扶资金4260万元,落实社会捐赠和资助共计300万元,实施了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农牧村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规划编制、中藏药材种植等项目;投入200万元帮助当地龙头合作社发动农户种植蕨麻3000余亩,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800余户;投入700万元协助当地引进外地企业,打造服装及劳保用品扶贫车间,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500余人实现了就地就业,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
“今年9月,我们柳林镇上卓村办了工厂,我和村里几名妇女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前去‘应聘’,没想到这一试竟然成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柳林镇村民王喜梅已经完全适应了工厂的节奏,她也由昔日的农家妇女成功转型为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看着手里每月按时足额领到的工资,她高兴地说,“我不仅能照顾老人娃娃,每月还能给家里贴补1500多元家用,这样的好工作打着灯笼都难找。”
王喜梅所在工厂是由天津市河西区帮扶建设的扶贫车间,总投资711万元,采取天津援建、县上投资建厂采购设备、当地企业参与的合作形式,主要生产迷彩服、工作装、地毯等,扶贫车间计划500多个就业岗位,目前已有上卓村及周边130余名村民实现稳定就业。
在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过程中,河西区还紧盯卓尼县边远贫困乡村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短板,不断加大资金支持和项目合作力度,确保精准扶贫质量,给贫困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3年来,河西区帮扶卓尼县内容不断充实,双方合作持续深入——
河西区先后投入教育资金200余万元,在卓尼县实施了6所村级幼儿园附属设施建设,购置了14所幼儿园的保教设备,向卓尼县53名特困生和贫困家庭子女职业教育援助资金54.05万元,让贫困户子女接受公平优质的教育;
河西区卫计委与天津市眼科医院在卓尼县人民医院启动对口帮扶卓尼县“复明工程”,为卓尼县群众免费实施56例白内障复明手术,向卓尼县人民医院捐赠价值15万元的超声乳化机,天津市眼科医院捐赠了人工晶体,组建了卓尼县人民医院视光中心;
2017年,河西区就业中心带领天津市河西区14家知名企业在卓尼县举行现场招聘会,为卓尼县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了制造、服务等30类646个就业岗位;
2018年,河西区人社局组织15家信誉度高、发展前景好的企业赴卓尼县举办人才招聘会,拓宽了就业渠道,有效缓解了卓尼县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压力;
……
一批批援助项目如春风吹拂卓尼大地,扶贫协作的印记遍布卓尼山山水水、村村寨寨。2019年4月,卓尼县摘掉了“贫困帽”,贫困人口从2013年的6731户3.12万人下降到259户1054人,贫困发生率从34.4%下降至1.17%。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