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神兼备 情境融合
原标题:形神兼备 情境融合
童年的记忆 徐 宏
卓 玛 徐 宏
矿工图 徐 宏
高原母女 徐 宏
□ 徐 宏
画是画家情感的载体,是执笔时情与境在宣纸上的自然流露。就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创作而言,虽是一个不断继承与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中西方文化不断完美碰撞后形成的视觉产物,但源自现实主义的基本创作立场是不容回避的手法。以此原理为出发点,情与境融合的创作理念恰是决定画家作品内涵深度的关键词。
那么,在创作中如何在宣纸上展示情与境的融合,如何用笔墨造型来表现水墨人物画所蕴含的审美高度?
神会古贤 从远去大师的气象中领悟情与境融合的价值
在浩瀚的水墨世界里,一代代远去的大师在绘画的路径上蹚开的征程阡陌纵横,流派纷呈的艺术天地如同长江的支流,浸淫出的水渍不会随时间干涸。
我的绘画启蒙很早,七岁的时候,就在烟雨迷蒙的天水开始了涂鸦。那时候,脑海里的景是原生态的,榆树上的一只麻雀,街边小吃摊上卖豆腐的俊俏小媳妇,田野里埋头耕作的农夫,等等,这些生活中的平凡人物都是我脑海里生动的画面,组成了我皴擦作品最纯朴的素材。
取法乎上,大学生活萃取了我的审美志趣。沉湎在古贤大师的作品里,我体会扑面而来的风,感受画家点染寸毫的那一刻胸中所涌动的激情。
情与境融合,在我的笔下,受古贤笔墨的熏陶,我勾勒的画作由近及远隐匿于云烟,求的是深和淡。深不是墨色,而是视觉的空阔;淡就是墨色,淡到游丝,却能映带不绝。总要给人情的支撑,给境一个完美的交代,给笔下的人物一个游走的幻想空间。因此,我认为,水墨人物画是在情的驱动下,通过境的演示,来体现笔下人物的内心世界。 心追名师 从笔墨中感知情与境融合的内涵
绘画是一门线条造型艺术,眼前有景,丝毫不抽象。但一味观自然而临摹,熟练的不过是照相的形,难以糅入震撼人心的神。真正的大家是把眼里的山与心中的山对峙起来,采用几何换位法形成观者与画者灵犀共鸣的山水,这才是至上的艺术。
我的创作得益于心追名师,从笔墨中感知情与境融合的内涵,从而慢慢悟出情与境如何在笔下触动人心,如何把眼前之景通过艺术的融合表现在灵动的宣纸上,从而营造出让观者意犹未尽的大境。
大学毕业后,我拜著名画家李宝峰为师,从他的笔墨造型里开始了细致的视觉游弋。
李宝峰在水墨人物的创作中,特别注重人物的个性塑造,千人千面,就是靠线条的粗细和墨色的浓淡来处理人物情绪的变化,给人非常鲜明的视觉感和丰富的立体感。潜移默化,他专注的画风深深地影响了我的创作,每次看他作画,我都能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原景和身临的场景。因此,我认为,跟名师无声交流,交流的是那份对绘画表达的默契,是各自心中对艺术至上的见解。
后来,我又拜著名画家冯远为师,系统地从理论到创作两方面来深造自己。
如何避免水墨人物画中概念化问题,冯远曾指出:“人物画只重师承,偏废写生,则是产生作品雷同化、概念化的病害所在。”因此,他不遗余力地开始了创作教学,具体体现在作品上,就是粗线条勾勒,大色块点缀,致力在二维平面内营造三维的效果,以此来凸显人物的神韵与情趣。
心追名师,两位老师尽管在人物的造型上使用的笔法不同,但在艺术的前沿阵地上交锋的情感是一致的,都是饱含真情,大开大合,给自己笔下的人物最到位的出场,最合理的景别,完全达到了情景交融,以境化人的艺术效果。
博采众长,对我而言,这同与不同,恰是借鉴的难得收获。
以勤补拙 在创作中捕捉情与境融合的美妙
按照传统模式,水墨人物画创作,造型是写实的,形态是水墨写意的。写实的造型,借助素描观念,以体面关系辅助线条,来达到以形写神。这就要求画家除了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还要有丰富而精微的情感,给自己笔下的人物赋予充沛的艺术表现。
记得有一次,我随老师李宝峰去靖远煤矿写生。那是一个深秋,薄暮之下,天色灰蒙。在矿区,一群矿工走来,浑身炭色,唯有青春的朝气与健壮的轮廓在暮色里呈现。我被这瞬间涌现的场景震撼了,情感完全被眼前的生命控制。这是现实中最动人的一幅活灵活现的水墨人物画。
回到工作室,我激情燃烧,挥毫泼墨,我要把这生动的一幕照搬到宣纸上。两位恩师的画风掠过脑海……
最终我较理想地完成了一幅彰显男儿不屈意志的画作。
就这样,我徜徉在水墨人物画的世界里,充分捕捉情感潮动时脑海里叠加的大景,给笔下的人物布局张望的环境,也顺便给我的梦想一个释放艺术的端口。当然,这需要不断历练,在日积月累的勤练中,慢慢培养自己驾驭笔墨的能力,慢慢提升自己涂抹丹青的功力。
我认为,水墨人物画之所以美妙,关键在于画家是画外最生动的人物,永远是画的情感主角。画家给自己笔下的人物赋予灵魂,而观者却通过画面揣摩和解读画家的创作心迹。因此,情与境的融合与其说是画家给作品的美感,不如说是画家给自己圈出的艺术领地。
当然,情与境的融合不是简单的排列,而是有机的组合,是画面人物与画家的血脉相融,是观者与画面人物及画家的思想交流与心灵默契。要达到这种高度的统一,这就要求画家必须立足现实,深入生活,找到情感与现实的合拍点,以此来触动人心,引发共鸣。
“窥意象而运斤”。只有这样的融会贯通,宣纸上的艺术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呈现的作品才有深入人心的价值。
相关新闻
- 2016-01-11评论:创新型人才应“形神兼备”
- 2015-12-15创新型人才应“形神兼备”
- 2014-05-12兰天饰演貂蝉被赞形神兼备 甘肃原创歌剧引起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