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易地扶贫搬迁铺就产业致富路
原标题:会宁:易地扶贫搬迁铺就产业致富路
会宁大山深处的蔬菜产业基地。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吴正楠 摄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刘森 吴正楠
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是会宁当前的头等大事和底线任务。会宁是全省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面对自然条件严酷,干旱少雨、贫困程度深的基本县情,会宁县从易地搬迁大力发展蔬菜、养殖等产业入手,聚焦贫困村、贫困户,补短板、强弱项,深入开展脱贫抓产业、产业抓覆盖、覆盖抓达标、达标抓效益具体行动,让脱贫成效日益显著。
初冬时节,走进会宁大山深处,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小康房,一座座长势良好的大棚蔬菜,一头头健壮的基础母牛,一群群孕育发展希望的基础母羊,村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托起了一个个兴旺发展的产业。
外来媳妇眼中的变化
若不是自我介绍,仅凭一口纯正地道的会宁话,记者很难将杨雪兰与外来媳妇这四个字联系起来。
在会宁县韩家集镇周湾村,来自云南的杨雪兰是名副其实的外来媳妇。她和丈夫是在天津一家企业打工时相识的。8年前,杨雪兰嫁到了周湾村。
杨雪兰告诉记者,刚来会宁时,山大沟深全是沙土路,交通很不便,下雪不敢出门,晚上没有路灯,喝的是窖水,种地靠天吃饭,没有产业,一家6口人的生活全靠丈夫在外打工维系,待在山里生活单一,没有文化活动。生活很不习惯,家里也穷,就两间房子,结婚三年后才又盖了一间房子。
精准扶贫让杨雪兰和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10月,杨雪兰和村民一起从山沟里搬到了韩家集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上,住进了亮堂的小二楼。“一楼还是铺面,可以做生意,也可以居住,真正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在杨雪兰眼里,这里和以前居住的山里相比,交通出行更加便捷,有了路灯,用上了自来水,孩子上学看病就医都很方便,出门就是文化广场,健身搞文化活动也有去处了。
杨雪兰搬迁的韩家集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对全镇居住偏僻、分散的79户358名贫困群众进行集中安置,项目总投资2146万元,群众搬迁入住后成立了昌富社区。通过就业扶贫,杨雪兰成为社区的专职委员,一年有2万多元的收入。现在,杨雪兰老公在金昌一年打工8个月,再加上地里种植的大棚西瓜和家里搞的养殖,一家人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现在的收入要比我们云南老家好。”杨雪兰说,搬到新房子后全家的生活状态都改变了,致富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
从“要我搬”到“我要搬”
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头号工程”,搬迁任务能否顺利完成,搬迁群众能否如期脱贫,事关会宁全县脱贫攻坚的成败。
“没有易地搬迁我家不可能住上100多平米的房子。这里比老家好多了,还喝上了洮河水,孩子们上学也方便,脱贫的20只基础母羊也养上了。”会宁县汉家岔镇王马山村民邵满怀全家6口今年6月从15公里远的王马山村搬迁到汉家岔镇镇区的安置点。
会宁县汉家岔镇是全省40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为解决部分居住偏僻的群众出行难、住危房、难致富的问题,全镇共易地搬迁安置户317户,全部为“十三五”期间安置户,其中汉家岔镇区安置点项目搬迁安置涉及全镇8个村54户258人,还成立了甘泉社区。“搬迁点基础设施全配套,后继发展产业也有保障,让群众真正实现了从‘要我搬’到‘我要搬’的转变。”汉家岔镇扶贫工作站专职副站长安康说。为增强搬迁户自我“造血”功能,保证每一户都有至少一项致富产业。目前,已完成了易地搬迁安置点54座标准化养殖圈舍建设和储草棚等附属工程建设,对54户搬迁户户均引进20只基础母羊已落实到位,有9户种植塑料大棚36座。
安置点规划建设在哪里,产业发展就培育延伸到哪里。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会宁县在项目乡镇安置点立足当地资源优势,提前谋划后续产业,因地制宜选择效益好、见效快、覆盖面广,能带动贫困农户致富的优势产业,紧盯肉牛、肉羊和蔬菜三大产业,在乡镇安置点按照全县基础母牛5头、基础母羊20只、蔬菜大棚4座的产业达标要求,全面实现了后续产业达标;进城入园安置点以“户”为单元、以“策”为纲领,通过劳务输转、自主创业、公益性岗位、光农互补产业园、扶贫车间、特色种养等多渠道实现户均一个劳动力稳定就业。
值得一提的是,会宁县各易地搬迁安置点均建设在条件较好的乡镇政府及中心村驻地,配套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同时与安置点周边原有的学校、幼儿园和村卫生室共同满足搬迁农户的生产生活及上学、就医、出行等基本需求。进城入园安置点配套建设小学、幼儿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彻底解决了安置户子女入学、就医等后顾之忧。
为确保搬迁对象精准,会宁县所有实施的搬迁对象,均由农户本人申请,村、乡镇、县扶贫部门审核确认,并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勾选为易地扶贫搬迁一批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时录入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巡查信息系统,做到了批复规模、系统录入、项目实施一致,实现了搬迁对象精准。“十三五”期间,会宁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828户13467人,其中:18个乡镇安置点实施易地扶贫搬迁684户3242人,3个县城安置点2144户10225人。
产业突破大有作为
“感恩奋进发展增收产业,一往无前摘下贫困帽子。”走进会宁县韩家集镇袁家坪村蔬菜产业园,映入记者眼帘的这句话是会宁县正在大力实施农业农村产业突破行动的真实写照。
位于韩家集镇东北部的袁家坪村是深度贫困村,村上把产业脱贫作为突破口,建设脱贫攻坚蔬菜产业园。“按照每户贫困户4座塑料大棚或1座日光温室的标准,将种好菜苗的大棚分配给贫困户,贫困户各自负责大棚的田间管理,223户大棚蔬菜种植贫困户占全村贫困户的50.2%。”韩家集镇袁家坪村村支书任长太说,产业园主要种植松花菜,根据市场行情,分3批对892座大棚进行育苗种植,通过打时间差赢取最大利润空间。
会宁县韩家集镇党委副书记王志宏介绍,韩家集镇按照“养殖业不放手,林果蔬菜大步走”的发展思路,在袁家咀村、袁家坪村、周家湾村发展蔬菜塑料大棚2300座,大力推动蔬菜主导产业发展,为促进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持续增收注入动力。
近年来,会宁县委、县政府抢抓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按照“守住一头子,多做几样子”的思路,大力实施“21211”农业农村产业突破行动,把蔬菜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实现贫困户产业达标覆盖稳定脱贫的主导产业,全县瓜菜种植面积达到20.1万亩。
会宁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环境无污染,生产的蔬菜有机物含量高,引洮工程的建成运行,更是为发展高原夏菜提供了水源保障。按照“定点、布线、铺面”相结合的发展思路,会宁县在郭城、中川等乡镇布局建设蔬菜产业园16个、搭建塑料大棚3万座,沿国道247线打造蔬菜产业带、发展露天蔬菜10万亩,形成以郭城为引领的蔬菜销售中心、以土门为引领的蔬菜种植中心、以中川为核心的蔬菜供应基地的发展格局,做到全流域、多方位、立体化推动蔬菜产业纵深发展。
目前,蔬菜产业已经是同肉牛、肉羊产业并重的会宁县脱贫攻坚三大增收产业之一。据测算,今年会宁全县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平均净收益达到每棚2000元,较每亩玉米净收益高出1250元,较每亩种植马铃薯高出530元,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数据显示,2019年,全县瓜菜产量预计达到53万吨以上,其中蔬菜28万吨以上,瓜类25万吨以上,销售收入预计可达6.6亿元。
为拓展蔬菜销售渠道,近年来,会宁已连续召开多次蔬菜产销对接会。当地生产的荷兰豆等农产品,不但畅销国内,还远销欧盟多地。会宁县计划到2020年,建成塑料大棚4万座,瓜菜面积稳定在20万亩以上,其中露地高原夏菜和地膜砂田瓜类面积达到18万亩以上,设施瓜菜2万亩以上。现在,随着蔬菜产业的崛起,“甘肃会宁高原夏菜”这张名片在全国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产业效应正在不断放大,已成为群众增收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