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兼程七十载 不忘初心铸辉煌——新中国成立70年甘南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原标题:风雨兼程七十载 不忘初心铸辉煌
——新中国成立70年甘南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杨保祥
“七十年沧桑巨变,七十年星移斗转”。自1953年10月1日甘南藏族自治州成立以来,全州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积极投身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人民生活和各项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州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实现由基本温饱向总体小康和全面建成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谱写出辉煌壮丽的时代篇章。
一、经济规模持续扩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建州初期,自治州国民经济基础相当薄弱,经过近七十年的经济建设,使国民经济各个产业得到了全面快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州经历七个“五年计划”时期的沉淀和“十三五”规划的初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跨越,人均生产总值持续提升,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一)经济总量突破百亿元。经济的快速增长使经济规模呈现持续扩张态势。1949年和1953年,全州GDP总量仅为0.30亿元和0.45亿元,1976年突破一亿,1996年突破十亿达到10.62亿元,2012年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5.13亿元。2018年全州GDP总量达到155.73亿元,是1949年的519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6.7%;是1953年的346倍,年均增长6.4%;是1978年的143倍,年均增长8.4%。2013年,随着全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全州产业调整不断加速,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2013—2018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2%,经济发展朝着高质量方向迈进。
(二)人均生产总值显著提升。1953年全州人均生产总值只有112元,1993年突破千元达到1079元,2010年突破万元达到10733元,2018年突破两万元达到21683元,是1953年的194倍,增加21571元;是1978年的95倍,增加21455元。
(三)财政实力明显增强。2018年,全州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9.18亿元,是1953年的5812倍,年均增长14.3%;是1978年的175倍,年均增长13.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99亿元,是1953年的3027倍,年均增长13.1%;是1978年的91倍,年均增长11.9%。财政实力持续增强,为全州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改革成效不断显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建州初的1953年,全州三次产业结构为95.7︰2.5︰1.8,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第一产业带动。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州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九五”到“十一五”期间,随着黄金等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和“工业强州”战略的实施,全州第二产业较快发展,占比不断提升,2010年达到21.8%,首次超过第一产业0.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也由1978年66.5︰19.7︰13.8,调整为21.6︰21.8︰56.6,实现了由“一、二、三”格局向“三、二、一”格局的跨越。
2012年—2018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五大生态”发展战略以及两个首位产业的深入推进,全州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为保护绿水青山,关停了一批采矿企业,全州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第三产业较快发展,占比不断提升,2018年达到61.8%,服务业已成为推动全州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三次产业结构比也由2012年的20.4:24.8:54.8调整为23.7:14.5:61.8。
三、产业水平加快提升,三次产业协同发展
(一)农牧业基础地位稳固,现代农牧业水平提升。建州初期,自治州农牧业生产非常落后,刀耕火种、牲畜疫病蔓延,为了尽快恢复和发展生产,从五十年代开始,全州开始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繁育和推广优良品种,强化牲畜疫病防治。改革开放后,州委、州政府始终将“三农”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持续增加,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牲畜草场到户经营责任制、集体林权改革的实行,取消农牧业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退耕还林(草)、草原奖补等支农惠农强农政策的不断实施,农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农牧村经济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1.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和提高。2018年,全州农用机械总动力39.21万千瓦,是1978年的5.6倍。农用拖拉机9328台,是1978年的9倍多。农用化肥折纯量3712吨,比1978年增加3098吨,增长6倍。2018年,全州有效灌溉面积7.39万亩,保证灌溉面积5.05万亩。设施农业从无到有,到2018年,全州已建成蔬菜温棚和塑料大棚2499个,面积达1668亩。
2018年,全州粮食总产量9.41万吨,是1949年的9.5倍,是1953年的3.9倍,是1978年的1.2倍。油料产量1.96万吨,是1949年的19.8倍,是1953年的10倍,是1978年的10.6倍。藏中药材产量4.23万吨,是1949年的4701倍,是1953年的3526倍,是1978年的199倍。水果产量1.03万吨,是1953年的27.4倍,是1978年的14.3倍。蔬菜产量1.86万吨,比2003年增长56.4%。粮食平均亩产163公斤,是1953年的3.3倍,是1978年的1.9倍。主要农产品的大幅增长不仅繁荣了城乡市场,充实了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更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为经济快速增长做出积极贡献。
2.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不断壮大。“甘南州被誉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是甘肃省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2018年,全州年末各类牲畜存栏364.71万头、只,比1949年增加252万头、只,比1953年增加214.30万头、只,比1978年增加119.32万头、只。其中:大牲畜存栏145.73万头,比1949年增加116.58万头,比1953年增加109.92万头,比1978年增加65.96万头;绵山羊存栏200.05万只,比1949年增加118.59万只,比1953年增加89.61万只,比1978年增加45.19万只;猪存栏18.93万头,比1949年增加16.83万头,比1953年增加14.77万头,比1978年增加8.17万头。各类牲畜出栏率59.6%,比1958年提高47.6个百分点,比1978年提高47.5个百分点。商品率54.3%,比1958年提高45.2个百分点,比1978年提高46个百分点。总增率39.5%,比1958年提高39.4个百分点,比1978年提高26个百分点。
2018年全州肉类总产量9.54万吨,是1949年的136倍,增加9.47万吨,是1953年的100倍,增加9.44万吨,是1978年的12.2倍,增加8.76万吨。牛奶产量9.94万吨,是1949年的430倍,增加9.92万吨,是1953年的224倍,增加9.90万吨,是1978年的8.5倍,增加8.78万吨。绵羊毛产量0.20万吨,是1949年的3.6倍,增加0.15万吨,是1953年的3.4倍,增加0.14万吨,是1978年的2.1倍,增加0.10万吨。
3.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实行天然林禁伐前,甘南林区为国家提供了1000多万立方米的优质木材,累计上缴利税超过13亿多元。1998年10月1日国务院正式宣布禁止采伐,自治州和上级国家机关一道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启动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实施了“天保”工程,借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机遇,积极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工作,造林面积稳步增长。截止2018年全州完成封山育林面积139.66万亩,1978—2018年累计完成植树造林面积285.7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4.38%。山青水秀,绿水青山是全州人民的共同向往。目前,甘南全境内有林地2580万亩,占全省森林总面积的30%,蓄积量占全省的45%,属于全国重点九大林区之一,是甘肃乃至西北地区最大的天然林区,建设与保护好4.5万平方公里区域内的绿色长廊,对全省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水源涵养都有重大意义。
(二)工业规模迅速扩张,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建州初期,甘南基本上没有什么工业,与农牧业融为一体的家庭手工业和为数很少的手工作坊是当时地方民族工业的雏形。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九五”以来,甘南州工业结构有了较大调整。1998年,国家天保工程实施,全州关停了一大批森工企业。随之以黄金为主的矿产开发逐步崛起,推动了工业的发展。“十五”到“十一五”期间,全州全力实施“工业强州”战略,围绕水电、畜产品、中藏药、矿产、建材等特色优势资源,加大工业项目的投资力度,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培育特色工业和优势产业,工业对经济的贡献率逐年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州紧紧围绕“生态立州”战略,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畜牧业为基础,把畜产品加工业作为全州第二产业的首位优势产业来打造,积极培育知名品牌和拳头产品,增强对全州畜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培育了以燎原、华羚、雪顿等为龙头,有着鲜明地方特色的牦牛乳产业集群,2017年,甘南州还被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牦牛乳都”荣誉称号。2018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户,全州工业规模不断扩大,主导地位逐步确立,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1.工业经济实力大为增强。1949年,全州全部工业增加值只有12万元,1978年达到0.19亿元,1990年突破亿元达到1.52亿元,2008年突破十亿元达到10.01亿元,2018年达到18.49亿元,是1949年的15408倍,是1978年的98倍。
2.产品产量成倍增长。2018年全州黄金产量6131千克,是1990年323倍,年均增长22.9%;发电量46.89亿千瓦时,是1978年216倍,年均增长14.4%;水泥90.37万吨,是1978年307倍,年均增长15.4%;乳制品3834吨,是1978年7.5倍,年均增长5.2%;鲜冻畜肉3922吨,是1985年3.9倍,年均增长4.2%。
3.企业效益大幅提升。2018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3.85亿元,是1978年的121倍,年均增长12.7%;实现利税总额9.63亿元,是1978年的140倍,年均增长13.1%。
4.所有制结构多样。在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的同时,所有制结构已由单一的公有制发展为国有、股份制等多种经济成分协调发展的格局。2018年,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国有经济比重占11.6%,股份制经济占88.4%。
(三)服务业引领作用凸显,现代服务业发展不断加快。建州初期,全州服务业发展基本为空白,1953年全州第三产业增加值仅占GDP的1.8%。改革开放后,经过40年的发展,服务业已成为全州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2018年,全州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96.30亿元,是1953年的1.2万倍,是1978年的639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23%,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凸显。
1.传统服务业快速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传统服务业的经营方式、经营业态发生了很大转变。2018年,全州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分别完成增加值2.42亿元和16.59亿元,分别是1993年的8.1倍和62倍。
2.现代服务业步伐加快。全州房地产业突飞猛进,金融业稳健发展,旅游业方兴未艾,信息产业迅速崛起,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2018年,全州金融业、房地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12.08亿元和3.91亿元,分别是1993年的67倍和352倍;接待游客1217.2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7.04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19.4倍和110倍;快递业务收入2047万元,快递业务总量66万件,分别是2014年的3.4倍和3.3倍;互联网用户10.75万户,比2005年增加10.48万户。新型网络消费带动快递行业高速增长,已是全州最具活力的业态之一。
四、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道路交通跨越发展
(一)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投资力度,全州基础设施建设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化。2018年,全州基础设施投资额是197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777倍。
(二)公路、铁路实现跨越发展。2018年末,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576公里,是1949年的10.4倍,是1953年的7.7倍,是1978年的3倍,其中国道通车里程达到1123公里,是1953年的4.4倍,是1978年的4.7倍。公路密度由1978年的5.5公里/百平方公里发展到2018年的16.8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州基本形成以州府合作为中心,以“三纵三横”为主骨架,以县乡公路为支干的公路网络。高速公路从无到有,2012年开工建设的兰郎高速公路临夏至合作段建成后,彻底结束了甘南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截至2018年末,全州境内高速公路68公里,夏河县桑科至王格尔塘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西成、兰合铁路年内开工建设,将彻底改变甘南不通铁路的历史。畅通的路网是甘南人民百年的梦想,它承载着甘南大地的富裕、文明和发展,更是世界走进甘南、甘南融入世界的基础,立体交通路网的快速发展,必将成为全州人民致富奔小康的幸福大道。
(三)民航实现“零”的突破。2010年9月7日,夏河机场在夏河县库塞塘村附近正式开工建设,2013年8月19日上午10时15分,四川航空公司空客A319飞机平稳降落在美丽的甘南草原上,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第一座民航机场—甘南夏河机场正式建成通航,从此架起了甘南对外交流的“空中走廊”,开启了民航时代,预示着甘南将在未来的岁月里铸就更多辉煌。截止2018年末,夏河机场已开通西安、成都、拉萨、银川4条航线,完成旅客吞吐量12.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40多吨。蓝天映衬下的甘南大地,随着航班的频频起落,与世界又近了很多。
(四)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成效斐然。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是甘南州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经济思想的具体实践,自建设以来,甘南州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坚持高标准谋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督查,把主要资金围绕“生态”来整合、主要成果围绕“文明”来聚焦、主要力量围绕“小康”来聚合。截至目前,全州累计投入各类资金126亿元,其中:国家投资93亿元,群众自筹33亿元,已建成生态文明小康村1003个,在建300个,释放出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广大农牧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族人民喜笑颜开,翩翩起舞,幸福感、获得感言于溢表,他们满怀深情的感恩党、感恩祖国,正在用自己的纯朴和勤劳拥抱这块圣洁神圣的土地。
五、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结构优化升级
建州以来,全州固定资产投资额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增长。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经过改革投资体制、调整投资结构、拓展投资渠道,甘南的基本建设和资源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全州的固定资产投资又实现了新飞跃,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大幅提高,投资规模逐年扩大,为全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提升了发展后劲。2018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额是1953年的27.63万倍,年均增长21.3%,是1978年的1401倍,年均增长19.9%。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1953年,全州三次产业投资比重为0.0︰0.0︰100,1978年比重为20.6︰34.2︰45.2,2018年比重为1.9︰8.6︰89.5。改革开放40年间,全州第三产业投资比重提高44.3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投资比重降低18.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比重降低25.6个百分点。民间投资蓬勃发展。随着国企国资改革全面提速,不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保障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民间投资得到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全州经济蓬勃发展。2018年全州非公有制投资是1981年的1584倍,年均增长22.0%。
六、商贸经济繁荣兴旺,消费市场持续活跃
甘南地处偏僻,经济、交通相对落后。历史上除临潭旧城、新城曾设“茶马互市”、建立“榷场”,夏河拉卜楞地区形成以“从拉”为主的商贸活动外,其他地方基本没有集市。70年来,全州消费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网络化的物质产品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城乡市场繁荣活跃,消费需求逐年增长。1953年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只有0.10亿元,1978年达到0.56亿元,1984年突破亿元达到1.12亿元,2006年突破十亿元达到11亿元。2018年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27亿元,是1953年的507倍,年均增长10.1%,是1978年的94倍,年均增长12.0%。改革开放初期,全州商贸企业屈指可数,至2018年末,全州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36户,大个体4户,商贸企业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有了飞跃发展。电子商务从无到有,经营主体逐步增加,截止2018年,全州新建成乡村电商服务站(点)155个,线上销售额达1.6亿元。建成了“藏宝网”“启源科技”“拉卜楞网城”“58同城”、淘宝“特色中国?甘南馆”、京东“中国特产?甘南拉卜楞馆”等销售信息网站,天津甘南馆正式投入使用。全州商贸流通、旅游服务、中介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竞相发展,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市场持续繁荣兴旺。
七、富民优先战略有效落实,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近七十年的经济发展,不仅繁荣了甘南的社会事业和国民经济,也给甘南人民带来了物质文化生活的明显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的40年,是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迅速提高的40年,全州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广大人民生活摆脱了贫穷,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部分人已越过“小康”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一)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1949年和1953年全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7元和20元,1978年为67元,2018年,全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677元,是1949年的452倍,年均增长9.3%,是1953年的384倍,年均增长9.6%,是1978年的115倍 ,年均增长12.6%。2018年,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783元,是2004年的5.2倍,年均增长12.5%;在岗职工年均工资达到77686元,是1978年的87.8倍,年均增长11.8%。随着收入的增加,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也大幅上升,到2018年末,全州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72.45亿元,是1978年的2217倍,年均增长21.2%;人均储蓄额由1978年的16元上升到2018年末的23036元。
(二)人民生活明显改善。随着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消费支出水平不断提高,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总额的比重不断下降,居民家庭富裕程度不断提高。2018年,全州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3.70%,分别比1949年、1953年和1978年下降37.31、34.71和17.5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6.90%,比2004年下降2.01个百分点。
(三)贫困发生率大幅度降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党的十九大之后,党中央又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通过改革开放40年的开发扶贫和扶贫攻坚,全州农牧村贫困面貌得到了彻底改变。2001年—2018年,全州累计减少农牧村贫困人口65.14万人,贫困发生率由79.39%下降到3.89%,下降了75.5个百分点,贫困人口由42.26万人减少到2.16万人,减少了40.1万人。
(四)社会保障逐步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城乡低保和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持续提高,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工作有效开展。2018年末,全州城镇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25.25万人,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18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8.08万人,失业保险参保3.82万人,工伤保险参保5.36万人,生育保险参保5.8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0.9万人,养老保险应参保38.71万人,已参保38.40万人,参保率99.2%,续保率100%。全年为2.55万城市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10515万元;为11.9万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16540万元;为3409名农牧村特困供养人员发放供养金1420万元;为1636名抚恤优待对象发放抚恤金1050万元;为10316名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1118万元;为2691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522万元;为2712名困难老人发放护理补贴350万元;为436名孤儿发放基本生活费379万元。
八、教育科技蓬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创新能力逐步提升。2017年全州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0.04%。2018年全州专利申请量为208件,是2014年的3.3倍,技术合同成交额8500万元,是2014年的2倍。甘肃合作早子沟金矿有限责任公司被省知识产权局认定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燎原乳业有限公司被科技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二)教育事业成效卓著。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全州教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取得新进展,教育事业发展迅速。2018年,全州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1.5%,比2016年提高10.4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4%,比2012年提高18.7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2.2%,比2008年提高38.8个百分点;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比1972年提高31.1个百分点。截止2018年底,全州共有各类学校429所,比1949年增加337所,比1953年增加303所;在校学生12.40万人,比1949年增加12.08万人,比1953年增加11.51万人,比1978年增加4.18万人;各类学校专任教师1.12万人,比1965年增加1.11万人,比1978年增加0.69万人。全州中、小学在校学生中藏族学生占到61.2%,小学双语学校达到140所。
(三)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到2018年末,全州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个,文化馆9个,博物馆(纪念馆)14个,公共图书馆9个。出版发行藏汉两文《甘南日报》410.40万份,比2002年增加307.73万份。全州广播综合覆盖率100%,比1978年提高37.6个百分点。电视综合覆盖率100%,比1978年提高93.2个百分点。广播电视直播卫星用户15.92万户。有线电视在网用户5.31万户。
(四)卫生事业长足进步。2018年末,全州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944所,比1949年增加940所,比1953年增加928所,比1978年增加757所。卫生机构拥有床位3093张,比1949年增加3083张,比1953年增加2993张,比1978年增加1915张。卫生技术人员4298人,比1949年增加4288人,比1953年增加4191人,比1978年增加2933人。每千人口(户籍人口)拥有床位4张,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人,分别是1953年的12倍和17倍。全州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8.1%,婴儿死亡率降至5.3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5.62‰,大骨节病、麻风病、碘缺乏病等地方病达到国家消除标准。全州人口自然增长率7.55‰,比1955年降低2.4个千分点,比1978年降低6.9个千分点。人口出生率14.76‰,比1949年降低5.2个千分点,比1953年降低11.2个千分点,比1978年降低7.1个千分点。卫生事业的长足发展对甘南这个贫困欠发达地区而言,显得十分重要。近十年来,随着省内卫生医疗系统的援助,尤其是天津市对口帮扶以来,动员全市优质卫生医疗资源,对全州进行了慷慨的援助,经过大量知名专家教授和医务人员的无私奉献,辛勤工作,使全州卫生医疗水平快速提高,为保障全州各族人民的身体健康发挥了巨大作用。
九、生态环境有效保护,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甘南州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切实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走出了一条经济与生态高度统一的发展之路。
(一)环境革命取得显著成效。2015年以来,甘南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聚焦城镇和农牧村主攻方向,打响环境综合整治歼灭战,以摧古拉朽之势、脱胎换骨之变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环境革命”,近年来,全州新增环境保洁人员3334名、配发垃圾清运车1299辆、配置垃圾箱21784个,清除垃圾237万吨,“抢占绿色崛起制高点,打造环境革命升级版”的创新实践,让甘南的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成为宣传甘南、解读甘南、展示甘南的一张靓丽名片,更是奋进在新时代征程中耸立在甘南大地上的一块金字招牌。
(二)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初见成效。总投资44.51亿元的《甘肃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06-2020年)》截止2019年6月底累计完成投资31.4亿元,建设定居点174个,定居游牧民14524户73708人;建设青稞生产基地25万亩;建设养畜暖棚14836座,核减超载牲畜92.4万个羊单位;培训农牧民2.14万人;治理草原鼠害1573.5万亩;治理流动沙丘3.55万亩,重度沙化草地10.69万亩,退化草原(黑土滩)116万亩;治理小流域125平方公里。通过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生态恶化得到初步扭转,草原生态保护得到明显改善,人口、资源、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得到有效改善和协调,水源涵养和补给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天下黄河第一弯奔腾不息,汹涌澎湃,黄河之水甘南来,滋养着华夏大地,甘南人以他豪迈的“缺养不缺精神”之气概,历尽顽强拼博,已经名副其实的铸就了“黄河水塔”之美誉。
(三)禁止开发区得到全面保护。目前全州八县市全部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共有28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和地质公园等被列入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50.72%的国土面积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28.66%的国土面积划为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53万平方公里,占全州国土总面积的34%。近年来总投资443亿元的《甘南州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工程试点实施规划》、总投资321亿元的《甘肃长江流域“两江一水”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以及《甘南州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规划》和《甘南州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等先后获得国家批复。一个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生机勃勃、风情万种的甘南正向我们扑面而来。
(四)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打响。到2018年底,全州实施了40个大气、水体、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合作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3.5%,全州境内地表水考核断面、地下水监测点位、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比例均达到100%。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5.4%,万元GDP能耗下降1.9%。全州天然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96.87%。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建国七十年,甘南大地焕新颜,回顾近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甘南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全州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成果,是改革开放的光辉结晶,也是全州人民立足州情,求真务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探索符合甘南实际的发展新路的成果。展望未来前景灿烂,任重道远。立足新起点,开启新时代,新的征程刚刚起步,新的时代赋予新的使命,全州各族人民将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砥砺奋进、勇往直前,全面开启转型发展新征程,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作者系甘南州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