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己的行动宣传红色精神和正能量 ——记“红色文化”收藏家苏留曾、王秀珍夫妇
原标题:用自己的行动宣传红色精神和正能量 ——记“红色文化”收藏家苏留曾、王秀珍夫妇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华静
在兰州市城关区天水南路的一个普通居民楼里,隐藏着一个小小的展览馆,它就是红色文化展览馆。主人是年过八旬的老人苏留曾,他不仅是一名共产党员,还曾经是一名志愿军战士。他和妻子王秀珍数十年如一日地收藏着各种红色珍品,甚至把自己的家改造成一座红色文化展览馆,这就是苏留曾老先生和他的老伴儿几十年来的成果。
苏留曾介绍:“从1966年开始集报,至今已有40多年,我和妻子为了集到全国各省的党报、晚报、晨报……走遍了北京、新疆、广州、辽宁、西藏等28个省、70多个市县区,行程15万公里,收藏15万份报纸。收藏的报纸中,涵盖了自清朝光绪年间、民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报纸18000多种,还有丝绸报、伞报、号外报纸等珍品报,其中号外报纸就达15000多份。”除了收藏报纸,苏留曾夫妇还收藏了很多毛主席的纪念章,雕塑和书籍。另外,他们还收集了毛主席塑像80多尊,红色书籍5000多册,红色宣传画200多幅。
苏留曾收藏的报纸和剪报专题40多个门类,60多册,其中有政治、文化、体育、教育、写作、妇女、诗歌、卫生、健康、老年生活、趣味图片等内容的剪报。在他们的集报中,中、外国报纸、近代现代报纸应有尽有。同时,还侧重收藏一些创刊号报、号外报、特刊报、工业报、农业报、党报、解放军报、航天报、丝绸报、报庆报等五十多个专题。在集报、用报的同时,他还向媒体、广播电台投稿,截至目前,他写的600多篇稿件被报社、杂志社、电台刊用400多篇,还编辑了《全国5000名集报家通讯录》,此书出版后,受到了全国报友的好评。苏留曾还主编了《集报》杂志、《甘肃收藏报》、《金城藏乐报》、《中国寿辰报》、《中国金婚报》、《红色文化报》等。连续十多年被评为集报先进个人,2011年苏留曾被甘肃省收藏协会评为“优秀收藏家”,并颁发奖牌。他们的事迹曾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他们的收藏业绩已编入《中国精神文明大典》、《中国专家辞典》、《世界名人录》、《中国收藏大典》等40多部辞书。
在集报过程中,他们把集报、研报、用报融为一体,在整理归类报纸的同时,每逢党和国家大的纪念日、党代会等,他们都举办报纸展览。在建党90周年时,他们应中国报协的邀请,去北京参加了中宣部在农业展览馆主办的全国报刊成果展。2013年12月,应邀参加了山东省德州市委、市政府举办纪念毛主席诞辰120周年红色文化精品展,他们收藏的《人民日报》创刊号、《解放军报》创刊号、《解放日报》创刊号、《中国青年报》创刊号和《甘肃日报》、《陕西日报》等创刊号均参加了展览。获得了组委会颁发的荣誉证书和奖牌。
为了宣传集报文化,苏留曾夫妇开支4000多元购买了150个镜框,将报纸装入镜框内,免费在兰州市博物馆、省博物馆、兰州画院及机关学校、社区展览50多次,参观群众约8万多人次。他们不仅在兰州市免费搞集报展览,还受邀赴北京、广东、山东、河北等地及省内的白银、庆阳、酒泉、武威等地搞报纸展览,宣传核心价值观、宣传集报文化和集报知识,受到了观众的好评。
值得一提的是,在集报过程中,苏留曾全家老少都非常支持,全家齐心合力,特别是老伴儿王秀珍在精神上、资金上、物质上都给予鼎力支持。每次去全国集报,参加集报会议,王秀珍都积极参加。为此,支持他们收藏事业的儿子也专门购置一幢三层楼成立了藏报馆,该藏报馆于2005年被中国报业协会集报分会评为优秀藏报馆,2013年又被评为“全国三星级”藏报馆。
除此之外,苏留曾夫妇在唐山大地震、驻马店水灾、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灾害发生后,心系灾区,积极救灾。他们不仅积极组织单位的军工、个体户踊跃捐款,捐物支持灾区。个人也积极捐助,截至目前他们个人已捐款4000多元,衣物80余件。2017年12月他们去会宁县红堡子村参观学习,发现他们村文化室的各类书籍比较少,他们就把自己珍藏多年的政治、科技、农业技术、建筑、卫生、老年生活等十多种735册书籍无偿捐给了村文化室。
对于前来参观的市民,苏留曾夫妇不顾年迈,竭尽所能地讲解这些收藏品背后的历史和故事,数十年来,苏留曾夫妇几乎将自己所有的时间都用在收集藏品上。苏留曾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宣传红色历史和正能量,让年轻人牢牢记住咱们党的历史,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相关新闻
- 2019-11-12耄耋夫妇建起红色文化博物馆
- 2019-11-08评论:讲好红色文化故事
- 2019-11-07【传承红色基因 牢记初心使命】 高校思政课要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
- 2019-10-25临泽:红色文化受热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