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县:最美山乡绽新姿
通讯员 李智谋
来到人们耳熟能详的铁楼藏族乡,村村寨寨都能感受到耳目一新的震撼感。街巷是洁净的,厕所是无味的,房舍是有特色的,景点是最精致的,广场是很实用的,群众是最幸福的……一个个高质量脱贫示范村,改变的不仅仅是山乡的面貌,而是乡亲们传统思想的革新,陈旧观念的进化,对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
拆危治乱改面貌
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打造独具特色的民俗新村,创建令人向往康养景区,这是铁楼藏族乡多年奋斗的方向。
乡党委政府把拆危治乱作为彻底改善环境面貌的重要抓手,下大力度推进“两拆三改两化”在集中整治行动,从每一堵断墙、每一间烂圈、每一处危房着手,出实招、解难题、促整治,实现了人居环境的显著改善。
“我家的门前的烂圈拆除了,整修成了小菜园,没了臭混混的味道,从门里走进走出,感觉很舒服。”肖家山村的肖建武说着整治后的感受。他还说,村口拆出的空地建成了小广场,每到晚饭后乡亲们就在那里跳广场舞,比县城里的人都跳得好。
乡党委书记余石东说:“今年,我们拆除了危旧房285户1168间21711平方米;拆除了残垣断壁160处3948米,复垦面积20余亩,绿化美化200多处,新建成了村级小广场5个,实现了‘村村大变化,社社绿净美’。”
村庄的整治带来的变化,是群众思想观念的革新,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有了宜人的生活环境,多了聊天娱乐的场所,多了健身休闲的去处,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充溢着每个村寨。
厕所革命促革新
小厕所,大文明,一个厕所看变化。沿着美丽的白马河逆流而上,一栋栋标准化水冲式厕所矗立在路边,鲜花簇拥,美观便捷。
几年前,在铁楼乡大部分村寨,都有简易旱厕,但掏厕所很费事,总能碰到“厕所门头挂铁锁”现象。有的村寨还存在“一个土坑两根棒,茅草盖在头顶”上的最简“卫生间”。
现如今,铁楼藏族乡党委政府全力推进“厕所革命”,新建公共卫生间,改建家庭卫生间,变简易旱厕为卫生、洁净、无臭味的水冲式厕所,让村村社社绽放着别样的美。
“我们把厕所革命与景区提升改造、乡村环境综合整治紧密结合,按照半小时如厕的要求,在努力补齐影响游客和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余石东说,从白马河景区文化旅游产业长远发展出发,厕所革命是不容忽视的最大民生。
截至目前,在铁楼藏族乡16个村,每个村都有两个以上标准化水冲式卫生间,并完成了到户改厕390户390间,实现了“山寨如厕不再难,户户均有卫生间”。
在李子坝村的阳尕山社,村民王夭成正在给水冲式的卫生间装灯,他放下手中的活计,说道:“我家的房屋改成了特色民俗客栈,修建了男女单设的标准卫生间,客房里都装有冲水马桶。”
“厕所革命”不仅仅是建厕、改厕,而是乡亲们思想的革新。村支书曹瑞林说:“我们要给游客提供健康文明、温馨如意的环境,让过往驻留游客满意;我们要过得更加舒适,把生活的质量提起来。”
白马山寨的发展要紧跟时代步伐,乡亲们更要紧跟新时代的节奏。在“厕所革命”推进中,乡亲们懂得了生活环境的改变,生活质量的提高,就能吸引更多的游客,让家家日子过得更加红火。
环境治理树新风
让景区更秀美,让村寨更宜居,让更多的游客来这里寻找乡愁,必须让村村寨寨洁净舒适,和谐温馨。铁楼藏族乡依托“全域无垃圾”行动建机制、促整治、树新风,全面实现村靓丽、户洁净、人和美的目标。
在白马村寨游玩,无论你何时走过廊桥、古街、广场、巷道…… 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真干净!乡镇负责环境卫生工作的干部王寅凯说:“乡村建立了农村环境管理长效机制,每个村都安排有公益性岗位的人员,定期进行打扫、清理垃圾。”
“草河坝、石门沟、李子坝……这些村子变化真大,乡亲们都不愿意落后,整治村社环境面貌的活动,大家积极性都很高。”旧寨村主任王瑞峰说,村里仅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就进行了8次,群众义务投工累计达1000余人次,村里栽植了花草、景观树木,村子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今年以来,为了彻底改善全乡的环境卫生状况,共开展集中整治行动12次,清理垃圾60吨,对以往的卫生死角都进行了清理。王寅凯说,生活环境改变着乡亲们的生活方式,大家懂得了珍惜,都自觉守护着最美的家园,邻里间也更加和谐融洽了。
如今,走进最美山乡,民俗村寨“无处不是景、处处景色秀”,一个个村落绽放着耀眼的新姿,给人留下了最享受的感觉:人在画中游,山寨心中留;山歌耳边绕,乡愁上心头。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