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高校教师驻村帮扶显真情
通讯员 胡发伟 韩林胜
走进东乡县五家乡马阴村,只要随便一提起“常-小-军”这三个字,全村乃至乡上的干部群众皆知,小到上学孩童,长至足不出户的老者;当谈及他的工作时,不管老幼,都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在村里,因为对常小军太过熟悉,大家亲切地称他为“常书记”。
常小军,来自于兰州理工大学,是五家乡马阴村的一名驻村帮扶干部,还是这里的帮扶工作队长兼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在马阴村的4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的真诚与无私,坚守和付出,给当地贫困群众带来了变化,一心为民办事实、谋发展的初心,也留在了大山里的百姓心中。
2018年7月,兰州理工大学选派常小军为五家乡马阴村驻村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为了尽快熟悉基层帮扶工作,常小军经常走村串户,认真了解群众家中情况,一年下来,详细掌握了第一手户情资料。他还经常与贫困户群众,谈困难、说发展、谋出路,拉近干群关系,深入调查研究助农脱贫的新出路和新举措。同时,利用晚上休息时间,主动组织召开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积极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法规,让党的声音传至千家万户。并针对“3+1+1”清零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他研究办法,逐个落实,重点攻破,在各位帮扶干部的共同努力下,马阴村各项工作取得了理想的成效,也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好口碑。
群众眼中有干部,干部心中装群众,帮扶工作开展更有力。“只要我们有什么事情,就给常队长诉说,他会及时过来了解情况,给我们想解决办法。一年多来,常队长给这里的群众办了许多事实,对老百姓也特别关心。他不是外人,我们早已把他当成了兄弟。”五家乡马阴村群众马哈买德深情地说。
爱心帮扶一直在涌动,暖了群众的心,激活了学生的情。在常小军的奔走和牵线搭桥下,去年8月,兰州理工大学在马阴村投资15万元,建立了“兰州理工大学微网智能控制研发基地”示范点,开发利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解决了马阴村委会及村卫生室用电问题;10月,组织开展“走进贫困村,共度扶贫日”主题实践活动。同月,又与兰州理工大学帮扶办和MBA教育中心联系,在村小学开展“MBA学员助脱贫”和“企业责任社会实践”等活动,为五家乡770多名贫困学生发放共计6万多元的奖学金;12月,还给马阴小学的学生送来了价值1.6元的衣服、手套等学习生活用品,激励了学生的学习信心。今年元月,常小军再次协调兰州理工大学,为帮扶的80户贫困户送来了大米、清油等生活用品……
作为帮扶干部,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形成一个帮扶合力,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在当前的脱贫攻坚工作中,作为一名基层的帮扶干部,要经得起各个方面困难的考验,要坚决服从工作安排,把老百姓反映和存在的诸多问题,认真记录,详细分类,逐户逐个解决,这样老百姓才能把你当成亲人一样看待,打赢这场硬仗,我信心十足。”常小军这样表述自己的帮扶工作。
东乡县五家乡马阴村在变,贫瘠的大山在变,群众的生活也在变。这里正在发生着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像常小军一样,坚守着一颗共产党人的初心,背负着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使命,日夜奋战在扶贫一线,为东乡的脱贫攻坚助力、注力的奉献精神。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