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园”里春满园
原标题:“春生园”里春满园
李春生和他的盆景 杜雪琴
左玉丽 杜雪琴
陇南市武都区旧城山的半山腰,有个小院,名曰“春生园”,远近闻名。
春生园里,摆满了形态各异、材质不一、大小不同的树桩盆景,有的苍劲嶙峋,有的古朴雅致,有的清秀婀娜,有的挺拔俊逸,千姿百态,美轮美奂。走进春生园,宛如到了“盆景博物馆”,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春生园的主人叫李春生,今年已经85岁了。春生园是李春生的家,也是属于他的一方盆景“天地”。
李春生与盆景的不解之缘,始于35年前。1984年的一天,李春生到一个朋友家里去做客,朋友家摆放着的一盆盆景一下子吸引了他的目光,从此,李春生爱上了盆景,一发不可收。
彼时的陇南,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会栽植盆景的人少之又少。于是,《盆景》《花卉盆景》《花木盆景》等几本专业的杂志,就成了李春生最好的老师。他一边自学,一边实践,一边思考,一边感悟。慢慢地,李春生不但掌握了盆景制作工艺的技术和要点,还摸索总结出一套盆景制作方面的经验和技巧,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1994年,李春生的盆景作品《沙柳》在甘肃省林业厅举办的第一届西北盆景展上获银奖;1995年,又在第二届西北盆景展中获得金奖。
1996年,李春生退休后,栽植盆景就成了他的“事业”。
2008年,他在武都区旧城山钟楼滩庙沟建成占地一亩多的“春生园”,和老伴搬到这里,把全副身心都放在了栽植盆景上,专心致志,乐此不疲。
李春生栽植盆景,并不拘泥于树的品种,榆树、迎春、石榴,甚至是老乡挖出丢掉的油橄榄,只要是树桩古老苍劲,都可以成为盆景的主角。
树桩找来了,还要先观察,按照树桩的天然形态进行艺术构思,确定主题,有点像对小孩子“三岁看老”。然后进行定桩,就是根据树的长势盘扎、定型成自己需要的模样。定桩的时候要给树桩“美个容”,哪些需要剪短、哪些需要去掉、哪些需要留下,考验的是养树人的审美。李春生说,艺术没有规矩,他做盆景,参照岭南派风格,顺其自然,因树取势,顺势而为,只在树桩原有造型上进行修剪,以树本身的美为美。
定桩后,最漫长又最能考验人耐心的,便是养桩了。一般一棵树桩最少也要十年才能成型,可以说,每一盆盆景里,凝聚的都是几十年的时光。
而李春生与植物间仿佛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神奇联系,他操持过的植物,盆盆都青翠欲滴,棵棵都郁郁葱葱,有的树干已经遍体鳞伤、千疮百孔,却依然虬枝峥嵘,生气勃勃。在春生园中,就有三棵曾经垂死的石榴树,树龄都在百年以上,一棵树干已经石化,一棵树干碳化,还有一棵树干甚至空心了,但在李春生手中,都神奇地恢复了生机,而且硕果盈枝。
让养好的树桩成为艺术品,上盆是最后一步。盆景是一首“无声的诗”,是一幅“立体的画”,小中见大,缩龙成寸,组合搭配需要美学做底色。一件好的盆景作品,不但要布局合理,还要有比例适宜、位置恰当、造型优美的配件来点缀,以起到画龙点睛、烘托主题、突出意境的作用。李春生的盆景,疏密得当,虚实相生,巧拙互用,平中见奇,露中有藏,充分展现出岭南盆景画境美的特点。从景到情,从意到境,表达的是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他将心中所想,寄托于这小小的盆景之中:树荫下,老翁对弈;山脚旁,牧童吹笛;湖水边,渔夫垂钓;草地上,群鹿嬉戏……他的每一盆作品都是一幅立体的微型田园生活场景,好像把世外桃源浓缩在小盆一隅里,宛若天成,让人心驰神往。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却在盆景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小小的盆景,给李春生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情趣,也给予了他无数的慰藉。
十几年来,李春生守在春生园里,与树木为友,沉浸在盆景的世界中。无论严寒还是酷暑,每天上午,李春生都要在园中劳作三个多小时,浇水、修剪、盘扎、倒盆、换土,用自己的智慧和匠心,在方寸之间精雕细琢,怡然自得。目前,春生园里已经有300多盆盆景,经常有人慕名前来参观、求购,但李春生没有卖过一盆。盆景在他的眼中,那是无价之宝,那是精神支柱,那是经年老友,那是非卖品。
人养树,树伴人,在这一方小天地里,李春生远离了凡尘俗世的喧嚣,不问人间的是非纷扰,忘却了岁月,岁月似乎也将他遗忘:已到耄耋之年的他,精神矍铄,腿脚灵便,耳聪目明,看报纸都不用戴眼镜。或许,李春生给这些树木赋予独特的生命和灵性,而树木也对他做出了深情的回报——让他的生命之树常青。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