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守护母亲河 建设幸福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② 保护草原,让母亲河青春永驻

19-10-09 17:30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程健

  原标题:守护母亲河 建设幸福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② 保护草原,让母亲河青春永驻

  水草丰茂的尕海。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铁梁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宋振峰 洪文泉 赵 梅

  在甘南藏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拔草的人个子长不高,弄脏河水的人眼睛会疼。

  草原和水,这两个上天赐予的恩惠,对藏区牧民群众而言无比可贵。有水的地方才有草,有草的地方才有水,这是牧民心中亘古不变的信条。

  甘南,总面积七成以上都是天然草原,有4084万亩。辽阔的草原以其宽广的胸怀,养育了依河而牧的甘南牧民,也哺育着黄河。

  可是,曾几何时,曾经被称为“中华水塔”“黄河之肾”的玛曲草原上牧草减产,鼠患猖獗,沙丘纵横……草原无力承担“不可承受之重”,大自然的惩罚相继出现。

  甘南每一片草原的荣与枯,都关乎着黄河之水的涨与落,更关乎着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兴与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

  只有保护好这片辽阔丰饶的草原,才能让母亲河的乳汁常流,也才能确保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和黄河儿女的幸福美好生活。

  在党中央的关心支持下,近年来,党和国家加大了对甘南黄河上游重要水源补给区天然草原保护建设的力度,相继安排落实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了退牧还草、鼠害综合防治、沙化综合治理和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综合治理等一系列草原生态保护建设项目。

  经过多年治理,如今,玛曲草原重新焕发出新绿,流经玛曲的黄河也再次得到充沛的补给。

  治沙护草,还黄河两岸绿色

  一大早,我们出玛曲县城南行,来到位于黄河边的尼玛镇萨河村。

  秋日的草原不止一种颜色,夏末的绿色还未褪尽,初秋的金色悄然而至。可是在晨光中,远处山脚下的围栏牧场与眼前河道两岸的草原却呈现出明显的色差。

  阵阵秋风吹过,只见围栏牧场中的牧草迎风摇曳,河道两岸的草原却稍显单薄。走近了看,这些新长起来的草丛被各式各样的灌木丛悉心地保护着。

  “这些短草和灌木是近几年修复治理的成果。”玛曲县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毛云飞告诉记者,这里的黄河河道两边,曾经是一片寸草不生的沙丘。

  曾经一度时间,玛曲草原生态恶化,原先河边星星点点的小沙包,连成一线,向黄河两岸铺开。最严重的时候,玛曲黄河沿岸有长约200公里的沙丘起伏,牧草变得稀疏,毒杂草遍地开花。

  草一年比一年短,沙一年比一年多。玛曲县河曲马场第五牧业生产队牧民才白对“沙患”刻骨铭心:自家的1000多亩牧场,多一半被沙化了。冬天刮起大风,卷起漫天黄沙,家里人连房门都不敢开。

  据2013年甘南州第二次草原资源普查分析,全州4084万亩天然草原中,近八成退化了,沙化草原面积80万亩。

  拯救,刻不容缓!2012年,玛曲县启动了沙化草原综合治理项目。

  “没有了草原,我们牧民就没有了依靠。”才白听说政府要治沙,第一个举双手赞成。在当地干部的帮助下,才白投身治沙事业,如今,才白家的沙化草场绿了,他还当起了草原管护员,每年能有1.2万元的工资。

  治沙,靠的不只是勇气。一开始,玛曲照搬河西地区的治沙模式,效果却并不明显。草原不同于戈壁,温度、湿度、海拔都有这里的特殊性。

  “照搬不行,我们就不断探索经验。”玛曲县农业农村局相关项目负责人马建云说。一开始,他们种植的披碱草和灌木不耐寒,根系也比较浅,一到冬天常常连草带根一起被风吹跑。后来,在披碱草中混种燕麦,利用燕麦强大的根系保护草种,再在沙丘表面混铺黑土和牛羊粪增加稳定性。几年下来,玛曲探索出了一套颇具当地特色的治沙模式。

  2012年至今,玛曲县已经治理流动沙丘2.54万亩,全县五分之一的沙化草地得到了有效治理。

   治疮修疤,让草原重焕新颜

  “比起治沙,草原鼠患治理起来要难得多。”马建云告诉记者,一度日益猖獗的鼠害也是草场退化的一大原因。

  曾经,玛曲许多牧民的草场里布满了星星点点的鼠洞,地下鼠啃坏了牧草草根,导致牧草减产。地上鼠打起高高土包,翻挖的土壤随风扩散,形成的黑土滩像疤痕一样布满草原。

  “草原治鼠是个技术活,地上鼠要靠生物毒素药杀,地下鼠则需要捕鼠设施捕杀。”在玛曲县尼玛镇萨河村黄河沿岸的草原上,我们碰到了来自四川遂宁的唐训平。自打2012年玛曲启动草原鼠害综合防治项目后,他就来到这里,参与治鼠。

  说起灭鼠,唐训平头头是道,一个鼠洞多少药,一个鼠夹埋多深,都很讲究。

  “人工治鼠只是短期手段,更长远还得靠生物防治。”马建云说。

  马建云所说的生物手段,其中一个主要措施就是“招鹰架”。翱翔天空的雄鹰,是鼠类的“天敌”。但飞临草原的雄鹰越来越少,又高旋在天空不肯下来。怎样让老鹰重返草原?

  老鹰喜欢登高望远。现在,依托草原治鼠项目,在玛曲草原,每500亩就树起一座鹰架,专门用以引来山区的鹰驻留。每10个鹰架还要建起一座鹰巢,让雄鹰在草原地区繁衍生活。

  为了治理草原鼠患,当地相关部门还四处探寻良方。去年,玛曲县专门从外地引进了10只银狐放归草场用以灭鼠。甘南州还专门建起青藏高原鼠害天敌驯化繁育生态控鼠基地,积极探索无害化生物防治技术……

  现在,甘南州草原鼠害面积从10年前的1575万亩缩小到795万亩,减少了近一半。

   退牧还草,保一河清水东流

  草原不仅是甘南牧民群众赖以生存的家园,更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土稳定器”。对于这里的生态,不仅需要铁腕治理,更要用心保护。

  近些年国家出台的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不但让牧民群众理解了保护草原的重要性,还给他们带来了实惠,让他们打消了后顾之忧,极大地保护了草原。

  玛曲县河曲马场第五牧业生产队一共有98户牧民,平均每户都有上千亩的草场和100多头(只)牛羊。在草原生态恶化的那几年,全队有一半的牧民家草场都发生了严重的沙化和鼠患。

  “政府出资为我们治理草场,现在还有了草原奖补,减少牛羊就能拿到补贴,国家给我们每年每户平均发1万多元。看护自家治理好的草场,还有单独的管护费用,国家对我们牧区实施的政策太好了!”牧民丹增久美高兴地说。

  草原得以休憩,生态有了好转。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各项生态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甘南天然草原得到有效恢复。甘南州林业和草原局草原保护建设科负责人安小伟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

  截至2018年底,全州天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为96.87%,相较于10年前提高4.87%;

  全州中度以上退化草原比2004年减少了近三成,剩下2313万亩;

  全州草原平均草群高度增长了近一倍,鲜草产量提升了三成;

  ……

  草原上的草绿了,黄河里的水清了,牧民群众的日子好了。秋日的甘南草原上,黄河静静流淌,“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再次呈现在人们眼前。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甘肃金昌探索基层协商民主新模式(组图) 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甘肃金昌探索基层协商民主新模式(组图)
  • 甘肃省颁发首批县级融媒体中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图) 甘肃省颁发首批县级融媒体中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图)
  • 愿此刻美景与你共享!甘肃农业大学学生手绘校园美景 愿此刻美景与你共享!甘肃农业大学学生手绘校园美景
  • 甘肃和政:扶贫工厂开通公交专线 甘肃和政:扶贫工厂开通公交专线
  • 西行:阅无数 歌无尽 ——首届“大路西行·中国油画作品展”作品选 西行:阅无数 歌无尽 ——首届“大路西行·中国油画作品展”作品选
  • 酒泉玉门大漠中有一个神奇的“月牙泉” 酒泉玉门大漠中有一个神奇的“月牙泉”
  • 高空俯瞰祁连山 白雪皑皑蔚为壮观 高空俯瞰祁连山 白雪皑皑蔚为壮观
  • 平凉华亭:“网红街”美翻了! 平凉华亭:“网红街”美翻了!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举行进口贸易对接会暨现场签约仪
2   雄关大地上的“八棵树” ——嘉峪关公
3   “双十一”网购狂欢即将来临 警方发布
4   李荣灿在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检查
5   甘肃省35条客运班线重新许可开行
6   武威凉州区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耕作
7   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8   甘肃肃北汉子跃马“扬鞭”上演马背激情
9   甘肃省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戏剧与影视
10   甘肃省出台《意见》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