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明珠刘家峡水电厂的辉煌五十年
通讯员 侯齐
有人说,刘家峡水电厂是一座“熔炉”;也有人说,刘家峡水电厂是一本“巨著”。
自1969年投产发电以来,刘家峡水电厂已走过了整整50个春秋。50年来,电厂累计发电2366.16亿千瓦时,创造不变价工业总产值176.35亿元,相当于电站初始投资的27.99倍。
刘家峡水电厂成立之初,受当时生产力及科技水平制约,早期自主设计的发电设备存在着“先天”缺陷,员工们时时刻刻都绷紧了设备抢修的弦。
20世纪80年代改革春风吹拂,刘家峡水电厂牢牢把握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在甘肃省电力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从1988年开始,采用法国、加拿大、美国、俄罗斯等国先进的设备、技术和工艺,对5台发电机组进行了系统改造。2002年,刘家峡水电厂完成5台机组的增容改造,使电厂出力由116万千瓦增加到135万千瓦,净增出力19万千瓦,相当于又建了一座中型水电站,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从2006年起,由于甘肃电网网架结构变化和出力增加造成的“窝电”新问题也开始解决,一座全新的、现代化的330千伏GIS开关站在刘家峡水电厂1720平台拔地而起,电厂送出方式更加合理,自动化水平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011年1月,220千伏系统改造顺利完成。两座开关站交相辉映,刘家峡水电厂从此破解了送出受阻的“瓶颈”,清洁能源通过高速通道输送到西北电网。
2012年6月,国家发改委通过《关于甘肃黄河刘家峡水电站洮河口排沙洞及扩机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2013年5月,工程被列为甘肃省重大项目。2015年9月6日,洮河口排沙洞工程关键环节——进水口水下岩塞爆破成功实施,实现国内首次大直径、高水头、厚淤积、大密度覆盖条件下的爆破施工,全长1480.94米的洞身全部贯通。

2017年1月,刘家峡水电厂历时5年完成5台机组的电缆桥架改造,彻底解决了电缆最大的火灾隐患。这项工作相当于为一座正在运行的电厂做神经手术,如果剪错一根电缆,可能会造成人身或者设备上的事故。
2018年8月,洮河口排沙洞及扩机工程全面建成投运,2台15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洮河口排沙洞实现“一洞两用”,刘家峡水电厂再添发电生力军,极大提高了调峰能力,缓解了西北电网电力供需矛盾。同时,有效解决了刘家峡水库的泥沙淤积和机组磨损问题,优化了机组运行和检修方式,还可为甘肃新能源消纳提供有力支撑,保证电网安全经济运行。
2018年11月,刘家峡水电厂新一轮设备改造全面启动,计划4年时间完成1—4号机组的定子改造,此轮改造将彻底改善发电机组稳定性,延长定子检修周期,更好发挥发电效益,延续企业发展后劲。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