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不拘一格育英才
原标题:不拘一格育英才
甘肃省保育院的史春梅老师给孩子们上音乐课。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郁婕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教授丛培昊在校园和学生交流。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郁婕
陇南武都区坪垭藏族乡小学的学生们,吃着带月饼的营养早餐。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李旭春
富有民族特色的裕固族校园健身操深受孩子们喜爱。 孟捷
兰州大学毕业生。 兰州大学供图
“人才决定未来,教育成就梦想。”新中国成立70年来,陇原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在教育领域尤为明显。
从土房子、土操场,到气派的教学楼、塑胶跑道;从缺桌椅、少教师,到现代化的教育装备、专业的师资配备。甘肃一直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来抓。
教育关系每个孩子的前途,决定一个民族的未来。甘肃教育所走的每一步都脚踏实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普及农村学前教育、积极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等。
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快教育现代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甘肃教育人一直以来的追求和未来努力的方向。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欣瑶
1
义务教育: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飞跃
义务教育要发展,学生走入学校是关键。
上世纪80年代初,我省艰难起步,吹响了“普及九年初等教育”的号角。据省教育厅1985年的统计,当时全省85%的县没有解决“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的问题,硬件短缺是当时基础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办学校!新建校舍、维修改造危房、添置课桌椅,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我省“普九”的进程开始加快,开始向国家确定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目标发起总攻。
硬件改善了,控辍保学成为又一重要的目标。
2011年11月,随着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宣布:“甘肃‘两基’攻坚取得历史性突破,全面实现了‘两基’目标。”我省教育战线为之奋斗多年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就此实现,它翻开了甘肃教育发展史上新的一页。
实现了“有学上”,“上好学”又成为陇原基础教育的不懈追求。
“两基”目标实现后,我省开始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进义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师资配备向农村学校倾斜、优质校和薄弱校联校办学、控制城市学校大班额等措施,着力推进着县域内的义务教育均衡。
从2013年至今年6月,全省87个县区中有70个县区陆续通过了教育部评估,实现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占全省县区总数的80.5%。
同时,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的“全面改薄”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实施。2013年-2018年,“全面改薄项目”累计在我省投入238亿元,项目覆盖全省12123所义务教育学校260万学生,分别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数和学生数的93%和95%,义务教育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2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的艰苦跋涉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百废待兴,全省仅有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4所高校。
70年来,甘肃高等教育大致经历了恢复发展、深化改革、高等教育大众化、全面提高质量、内涵发展几个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省的高等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据教育部门统计,1978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新生人数仅为5320人。2019年,全国高校共录取我省考生223123人,是1978年的40多倍,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化。
在经历了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向大众化发展的阶段后,我省的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日趋合理,1978年,高等学校数量为13所,在校生约1.3万人,专任教师为3240人;2018年,我省共有高等院校49所,本专科在校生48.4万人、研究生在校生3.8万人,专任教师2.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
在高校数量增加的同时,我省高等教育办学质量也进一步提升。
今年5月份,国际顶级学术刊物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带领的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最新研究成果“青藏高原中更新世晚期丹尼索瓦人的下颌骨化石”,这一成果,将人类在青藏高原的活动时间从4万年前推至16万年前。
在我省高校中,这样走在国际前沿的研究成果很多,随着高校内涵发展的深入,我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启动了“双一流”建设,重点推进6所高水平大学、54个一流学科、3个高职特色专业群建设。
2018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显示:全省高校22个学科排名进入全国同类学科前30%、12个学科排名进入前30%—40%,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成效初显。
3
学前教育:从“无园可入”到“四个翻番”的逆袭
岷县清水乡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是一所新建的公办幼儿园,在这里,不仅有专业的幼儿教师,还有100多名附近村民的孩子。
在幼儿园建成以前,附近没有公办园,家长送孩子入园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孩子是在村里玩着长大的。
得益于我省农村幼儿园建设项目,这所幼儿园成为当地第一所公办园。家门口有了幼儿园,孩子们还能享受到学前教育补贴,周边村子的村民纷纷把孩子送入了园。
曾几何时,我省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很多地方的学前教育发展水平很低。
1965年底,全省幼儿园仅有140所,在园幼儿16839人。
1982年6月,省教育厅召开普及小学教育现场会,要求各地县要首先办好示范性幼儿园和城镇幼儿园。在政策引导下,全省学前教育快速发展起来。
从2010年起,我省先后启动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2011年起,我省在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上下大功夫,农村幼儿园成为发展重点。
2011年至2013年,我省建设乡镇幼儿园982所;2014年,全省所有乡镇实现了幼儿园全覆盖;此后三年,我省继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贫困地区幼儿“无园可入”的难题也迎刃而解。
2018年,我省继续在贫困地区建设行政村幼儿园1217所,其中在23个深度贫困县建设789所。至此,深度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的短板也得到了补足。
在加大幼儿园建设的同时,我省还从2015年起,甘肃学籍的在园幼儿按每生每年1000元的标准免除(补助)保教费,对58个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在园幼儿,每人每年再补助1000元,入园贵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十八大以来,我省学前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1年,全省有幼儿园2457所,在园幼儿43.21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42%。
短短7年后,全省的幼儿园数量达到7734所(不含附设幼儿班)、在园幼儿94.44万人、幼儿园教职工6.66万人,其中专任教师4.66万人,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2%,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0%以上。
4
职业教育:助推产业发展打造“大国工匠”摇篮
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期间来到山丹培黎学校。这所学校的创办者路易·艾黎提出的“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办学宗旨,不仅是这所学校的发展理念,也是我省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我省的职业教育在服务社会发展中探索前行。改革开放后,我省全面推进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等的恢复重建,并以教育体制改革为主线,着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重点、示范学校建设。1999年之后,我省开始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之路,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开始了共同发展。
1999年,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开了我省高职教育先河。此后,我省一方面聚焦中高职贯通,不断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方面聚焦质量提升,着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此后,一大批紧贴行业需求的院校、专业产生,一大批企业与职业院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有些企业直接接受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有些学校专门为企业开设“订单班”,定向培养。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让职业院校的学生与行业需求“无缝对接”。
2015年,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开建,园区规划面积16.1平方公里,建设总投资189亿元,计划入驻职业院校及相关高校11所,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职业教育基地。截至目前,园区入驻学校4所、学生3万余名,具备了现代化职教园区的雏形。
经过70年的发展,我省职业教育规模逐渐增大,结构日趋合理。截至2018年,全省中职学校达到209所,其中国家级重点学校36所,入列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23所;全省高职高专院校达到27所,其中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5所,认定国家优质高职院校5所。
我省各类职业学校瞄准我省乃至全国各地产业发展需要布局专业、调整专业结构,职业教育成为与实体经济结合最为紧密的教育形式,职业学校也成为“大国工匠”的摇篮。
5
教育扶贫:“组合拳”为贫困地区教育发展“补短板”
脱贫攻坚,教育先行。从2015年开始,我省把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作为全省教育系统首要政治任务,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的“有学上”目标,打响了教育精准扶贫攻坚战。
我省实施了“9+1”教育精准扶贫专项支持计划,制定14个市州“一市一方案”、23个深度贫困县“一县一清单”、贫困家庭“一户一对策”和受教育贫困人口“一生一规划”方案。
此外,我省出台《甘肃省关于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的意见》《关于支持全省深度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一揽子教育脱贫的超常规举措,并聚焦“两州一县”教育脱贫,积极落实对东乡、积石山等地的特殊扶持政策。
我省将教育脱贫的重点放在了为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补齐短板上:
——4年多来,我省新建、改扩建3000多所农村幼儿园,实现深度贫困县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儿园全覆盖,基本构建起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学前教育体系;
——全面完成“全面改薄”项目五年规划任务,极大改善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
——按需求规划建设乡村小学规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将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延伸到教育体系“神经末梢”;
——实施“深度贫困县农村边远地区温暖工程”和“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解决23个深度贫困县中小学采暖问题和教师住宿问题;
——统筹利用覆盖全省的数字教育资源,通过“阳光课堂”教学分享模式,形成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跨区域共建共享机制。
一组数据可以看出教育扶贫带来的变化:全省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4%,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让贫困地区青少年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让知识和技术改变贫困家庭的命运。教育扶贫,正在成为强大的推动力,扶志扶智,拔除穷根,助推了我省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之战。
相关新闻
- 2019-03-062019甘肃省“中学生英才计划”学生名单揭晓
- 2018-12-06改革创新四十载 立德树人育英才 ——西北师大附中改革开放40年发展巡礼
- 2018-09-27传承国医精粹 培养杏林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