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甘肃省发展成就巡礼】武威:打造沙漠里的“世外桃源”
中国甘肃网9月3日讯 (本网记者 吕庚青)8月2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了解易地搬迁群众生产生活及脱贫致富情况。随后,他前往八步沙林场,实地察看当地治沙造林、生态保护等情况。
9月3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甘肃省发展成就巡礼全媒体集中采访团再次来到这里,学习弘扬“时代楷模”——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的优秀品格和奋斗精神并深入了解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后续产业发展情况。
李应川家的新房
搬出穷山沟 住进大瓦房
洁净的小院、敞亮的住房、厨卫设施齐全。富民村村民李应川仍然清晰的记得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家时的场景。“习近平总书记问我,‘搬下来住,满意吗?还有什么要求?’”李应川笑着说:“我当时回答没有要求了,真正好得很!”
李应川家的老房子(翻拍)
在李应川家里,有一张搬迁前的老照片。曾经的黄泥墙、土坯房同现在窗明几净的新居有着天壤之别。他家原来住在横梁乡横梁村,启动移民搬迁后,自筹2万多元,加上政府补助和易地扶贫搬迁长期住房贷款,去年搬进新家,住上了90多平方米的大瓦房。
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是一个典型的易地搬迁脱贫致富村。过去,村民大都住在南部高深山区,自然条件恶劣,“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去年,新村竣工,来自8个乡镇的1300多户4500多人从山区搬到这里安置下来。
曾经山区的村民们吃水难、上学难、行路难、就医难等问题,搬迁之后基本得到解决。同时,村里按照“搬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大力引导和支持贫困群众发展养殖业和蔬菜种植,大多数易地搬迁群众已经实现脱贫。
黄花滩生态移民区五道沟千亩日光温室产业园
产业助脱贫 勤劳能致富
沿着整洁宽敞的村道,一排排蔬菜大棚整齐的排列在道路两旁。黄花滩生态移民区五道沟千亩日光温室产业园里辣椒苗正在茁壮成长。
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个叫胡中山的人。2013年9月,胡中山被任命为黄花滩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专业合作社党委书记,他带领党委一班人,深入山区移民乡镇和各移民新村,“以身说法”,讲政策、讲产业、讲前景。通过资金筹集、技术培训、引进新品种、衍生产业链,最终让棚子真正建得起来、落得下去,发挥效益。
黄花滩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专业合作社党委书记胡中山
“干我们这个活,不能太自私。”回顾胡中山走过的这条路,党旗映红赤子心,一枝一叶总关情成了最真实的写照。
西靖镇惠民新村农民刘善德妻子残疾,儿子儿媳离婚,生活非常困难,胡中山资助他10个基础母羊搞养殖,支持他种日光温室,现在年收入达到了5万元。西靖镇兴民新村有一对七十多岁的老夫妻,有意愿发展枸杞产业,但儿子在外打工,自己有心无力,他得知情况后,自己掏钱雇了6人,帮助老人栽植了8亩枸杞,成活率达到95%以上。
2015年2月初,古浪遭遇了多年不遇的极寒天气,西靖镇为民新村新建的135座日光温室内的西红柿幼苗刚刚露出了新芽,如果幼苗受冻,乡亲们不但要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还有可能动摇发展日光温室产业的信心,情形十分危急,他当机立断,联系商家,迅速调来135台生铁炉,连夜逐棚发给群众生火保暖,保住了幼苗。3个月后,当乡亲们的第一茬西红柿卖了每公斤5元的好价钱时,胡中山的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如今,黄花滩后续产业专业合作社已涵盖种植、养殖等不同领域的8个分社、3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移民区群众建成养殖暖棚7300座,发展特色林果3400亩,规划建设日光温室示范点9个,目前已建成6568座,为实现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八步沙林场
三代人接力 守护沙中城
“戈壁滩,古道边,荒漠连天;土也黄,天也黄,沙尘常现……”在距离古浪县县城东北30公里处、土门镇3公里处的八步沙,曾经荒无人烟,风沙肆虐,严重侵蚀着周围村庄和农田,威胁着周边铁路、公路的畅通,影响着当地3万多群众的生产生活。
1981年10月,从小喝着风沙长大的石满、张润源、贺发林、郭朝明、罗元奎、程海等6位老农民,以联户的形式组建了八步沙集体林场,开启了漫长的治沙之路。
第二代治沙“六老汉”,现任八步沙林场场长郭万刚
“沙漠里种树难度特别大,今天你种活一棵树,明年春天一场大风,树就被拔地而起。”第二代治沙“六老汉”,现任八步沙林场场长郭万刚回忆起当初治沙场景时不禁感叹。
住着“地窝子”,吃着干馍馍。“六老汉”在一次次失败中摸索经验,探索出了一棵树扎一圈草来防风沙的办法,立志治理沙患。后来,六老汉陆续因为年纪大而退出了治沙第一线。
在父辈们精神的感召下第二代治沙“六老汉”开始顶替父亲治沙造林。他们动员组织150多人的治沙队伍,挺进腾格里沙漠南缘腹地,对八步沙最后2万亩沙漠进行治理。经过3个春秋的连续苦干,终于完成了2万亩的治沙任务,共栽植柠条、沙枣、花棒、梭梭、白榆等各类灌木360万株。
随后又承包治理离八步沙25公里外、占地11.4万亩的黑岗沙、大槽沙、漠迷沙一带的沙荒地。这里每年5至10级以上大风要刮100多天,肆虐的风沙直接侵害着黄花滩4万移民的生产生活。
“沙漠不退人不退,草木不活人不走”。为了全面彻底治理沙漠,2003年国庆节后,郭万刚卷起铺盖,走进了黑岗沙,住进了土坯小屋,成天领着200人的治沙队伍,对茫茫沙漠展开决战。选苗、挖坑、种植……经过几年的奋力拼搏,黑岗沙等地的沙患得到了有效治理。
如今,在郭万刚的带领下,昔日黄沙漫天、环境恶劣的沙地贫困林场发展成为一个物种丰富、环境优美、生机盎然的林业观光景区,在沙漠之海铸起了一道绿色的屏障。
六枚鲜红的指印,六个家族的信仰。近四万亩贫瘠的荒漠,三代人出征的疆场。三十余年如风而过,一片绿洲已经茁壮,那是生活的顽强,那是不灭的希望。
一代又一代武威人民在与干旱和风沙长期斗争中,同心同向,久久为功,让沙漠披上了绿色。在艰苦创业中敢为人先,大胆创新。70年来,全市人民积极探索富强振兴之路,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在武威这块古老的热土上谱写了壮丽的诗篇。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