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玉米哗啦啦响
风吹玉米哗啦啦响
何小龙
这次去静宁县界石铺镇采风,纠正了我的一个认识:这些年,静宁靠种苹果走上发展之路,声名远播,我便以为静宁农民都在种苹果。事实是,静宁的苹果产区主要在南部乡镇,而北部乡镇,仍然以务作传统农作物为主。因此,时值盛夏,乘车进入静宁境内,扑入眼帘的绿色是有层次和深浅区分的,那满坡满洼密匝匝呈现深沉绿色的,就是连片苹果园,当然你还会看到已经套袋的苹果,如同一只只小灯笼挂在枝柯间,苹果也只有鸡蛋那么大,它们就像襁褓中酣然入睡的婴儿,正在做成熟的梦。而颜色浅淡一点的青纱帐,则是玉米林,或者谷子。
这不,一辆车载我沿一条树荫掩映的盘山路七扭八拐地进入朱山村,视野里顿时就涌满绿色,它们是顺山势种植的玉米和洋芋,玉米林高低错落而立,洋芋开出粉白色的花朵,点缀其间,赏心悦目。
在过去慢长一段时间,雨养农业,农民靠天吃饭,生活没有保障,正如在陇东农村流传的一首民谣所云:“老爷爷务法,老奶奶步法,朝天一把籽,种在地,收在天。”包产到户后,农民像绣花一样务作各自的地,粮食产量较过去大幅度提高,但由于受市场行情影响,加之一年四季在山旮旯里打转转的农民尚不具备预测市场风险的能力,他们辛辛苦苦种植的粮食、蔬菜,不一定就能卖个好价。因此,“菜贱伤农、粮贱伤心”的现象时有发生。
如今,苹果树成为静宁许多农民的摇钱树,而朱山村农民还在种玉米,种洋芋,能脱贫致富吗?这是我挥之不去的一个凝虑,我甚至为这里的农民叫屈,他们生活在北部乡镇,没有南部乡镇那种能够种植苹果树的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在种植方式上,落后于南部乡镇的农民,可谓输在了起跑线上。
但是,当我与朱山村村支书马来科一聊,凝虑就被打消了!原来,这玉米秸秆照样是一棵棵“摇钱树”!于是,我又长了一个见识:这满山遍野的玉米,不是为结玉米棒的,而是作为饲料而生,玉米棒还嫩的时候,就要砍倒玉米,卖给甘肃陇上草牧公司。该公司与界石镇政府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发展订单农业,鼓励和扶持农民种植玉米,不论行情如何变化,公司保底收购,每吨玉米秸秆300元。
为了配合这个项目顺利实施,激发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由马来科等5名致富带头人为法人,成立了朱山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按照“大流转、小管理、合作经营、入股分红”的模式,可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由合作社负责经营,规模化种植玉米,一年每亩地分红800元。同时,按照扶贫政策,还给每个贫困户配股一万元,年终也能分红。如果贫困户种植玉米达5亩以上,还给10%的奖励。
“不仅流转土地,配股分红,农民还被合作社聘用打零工,一般春天干2个月,秋季干20天,一天80元务工费,一年下来仅干零工这一项能挣五六千元。”马来科说。
以前,因为要帮老人种地,麦收时节还要回家收割打碾,土地反倒成了羁绊,让出外打工的青壮年农民总是瞻前顾后,不能放开手脚去外面闯荡。现在,大多数农民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后,出外打工就无后顾之忧了。对此,马峡社青年农民薛虎胜深有感触,他六七岁时母亲患病去世,与父亲相依为命。家里有14亩地,母亲去世后,由父亲一人耕种。后来,父亲的类风湿症越来越严重,导致瘫痪,他家也因此成为“因病致贫”的贫困户,享受二类低保。
为了不撂荒地,就让亲戚耕种,每亩地给他们几十斤粮食算是报酬。在山区,出外打工是农民惟一赚钱的途径。眼睁睁看着村里的年轻人纷纷走出大山,赚回大把的票子,薛虎胜的眼神藏不住焦虑。他的心事被父亲觉察到了,父亲对他说,你别管我了,我还能动弹呢,你想打工就去吧,挣钱还要娶媳妇呢!可父亲这样子,他怎能放心走呢!就在他左右为难之际,村干部和扶贫干部到家里来了,带来一个好消息,告诉他村上成立了合作社,可以将家里的地流转给合作社,参与分红。他们就把14亩地流转给了合作社,每年仅土地这一项可分红8000多元。包袱卸掉了,薛虎胜就去了静宁欣叶集团的静宁县工业品包装公司打工,一月工资2000多元,他还把父亲接到单位宿舍,以便于照顾他。现在,父子俩的日子过得挺滋润。
就这样,像薛虎胜家里一样,朱山村许多农民被从土地里“解放”出来,他们放开手脚,或出外打工,或发展养殖业,增收路子多了,逐渐摘掉“贫困户”的帽子。2014年,村上建档立卡贫困户199户,贫困发生率46.7%,经过几年脱贫攻坚,到2018年,村上剩余贫困户25户,贫困发生率降至10.6%。
马来科自信地说,有了党的扶贫政策,有了帮扶单位的鼎力扶持,又有合作社这个坚强的后盾,让所有贫困户脱贫应该不成问题,今年计划脱贫22户,剩下3户为享受低保的孤寡老人,2020年让他们彻底脱贫。
吃水不忘挖井人。谈到村里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发展变化,马来科除了感叹党的扶贫政策好之外,特别提到帮扶单位一一甘肃省烟草专卖局对村上的大力扶持,投入资金200多万元,为贫困户购买农资,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引导贫困户发展养殖业,为他们购买了60头牛犊,并建成乡村舞台和2000平方米文化广场,今年还将安装健身器材。
我真切感受到,朱山村农民不仅居住环境、生活条件发生较大变化,他们的精神面貌也有好转。过去,为了省钱,村民连煤油灯都舍不得点,说那是烧钱哩!所以,天一黑,早早就上炕钻进被窝。如今,到了夜晚,文化广场灯火通明,女的跳健身舞,男的打篮球,喜欢读书的,可以去农家书屋读自己喜欢的书籍。
马来科是一个中年汉子,他在这个村已当了22年支书,一儿一女都已大学毕业在外地工作,家里有40亩地,给合作社流转了一部分,按合同规定,他也应该分红,但他和其他4个法人都不分红。
“我们要把红利让出来,以保障没有劳动能力贫困户的利益。”马来科表示。
他的这一做法让我感动!
试想,党的扶贫政策再好,如果村干部太过自私自利,不去真心实意履行职责,要让村民脱贫致富,恐怕只会是一句空谈!
返回的时候,我又打量了那一片片绿油油的玉米林,风过处,玉米林发出哗啦啦的响声,从这悦耳的声音里,我依稀听到村民们的欢歌笑语。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