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简牍博物馆在马滩破土动工
原标题:总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预计2021年建成并免费开放——甘肃简牍博物馆在马滩破土动工
甘肃简牍博物馆西视图
中国甘肃网8月1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 卢伟山 雷媛) 7月31日上午,总投资29263.73万元的省列重大项目——“甘肃简牍博物馆建设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七里河区马滩文化岛举行。据悉,该项目预计于2021年建成并对社会免费开放。
A甘肃简犊 在国内外影响最大内容最丰富
简牍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甘肃简牍具有出土时间最早、国内外影响最大、内容最为丰富、学科建设实力最强、研究成果最多等特点,是甘肃最具特色的文物资源和重要文化标识。自1907年斯坦因在敦煌首次掘得简牍以来,百余年间共有8万多枚简牍出土,奠定了甘肃简牍大省的地位。甘肃简牍又以汉简为最,总量达7万多枚,占全国出土总数的80%以上,素有“汉简之乡”的美誉。
甘肃简牍既是我国中古时期的百科全书,也是古丝绸之路开拓兴盛的实物佐证,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目前,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简牍发现和出土的绝大部分,包括4万多枚简牍以及相伴出土的1万余件文物,就集中保存在甘肃简牍博物馆。馆藏文物总量达50129件,仅次于甘肃省博物馆。其中一级文物1679件,二级文物3160件,三级文物27096件,珍贵文物数量属全省之最。文物藏品类型多样,有竹木简牍、汉代纸张、印章文具、布帛丝绸、木器构件、青铜铁器等生产生活用品,文物资源价值禀赋极高。
甘肃简牍博物馆前身可追溯至上世纪70年代设立的甘肃省博物馆汉简整理研究室,1986年分拨为省考古所汉简研究室,2007年扩大为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2012年12月省编委批准单独设立甘肃简牍博物馆,主要承担我省出土简牍的收藏保管、保护修复、整理研究和展示利用工作。但该馆自成立以来一直没有馆舍,文物暂存在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库房,保护、整理、研究等工作开展困难,大量珍贵文物未得到有效展示和合理利用。
B选址马滩 历时两年完成立项、资金、用地等问题
为积极抢占“一带一路”文化制高点,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省文物局协同省发改委等部门自2017年开始组织建设甘肃简牍博物馆,先后完成了项目立项、资金筹措等重要前期工作。同时,得到了七里河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在马滩文化岛东南角无偿划拨政府储备土地30亩解决了建设用地问题,推动了项目前期工作以较短时间完成。
甘肃简牍博物馆建设项目,是新建的一幢大型历史类专题博物馆,选址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马滩片区T188#规划路以东、S183#规划路以南、马滩南河道以北范围,总用地面积32424.9平方米(合48.637亩),总建筑面积约37987.75平方米,配套建设室外绿化、硬化、管网及构筑物等工程,内容包括陈列展览厅、社会公共教育室、观众互动室、学术报告厅、数字化科技展示厅、文物藏品库房区、业务办公区、文物保护技术修复中心等,为地下一层、地上主体四层的建筑。
C筹划先行 构思成形四大基本陈列
在推动简牍博物馆实体建设进度稳步向前的同时,省文物局已经组织专家学者开始筹划简牍博物馆的陈列和展出,目前已经构思成形了四大基本陈列,分别为简牍时代、丝路见证、边塞生活、简牍书法。
简牍时代展主要介绍简牍在汉唐时代的作用,同时也会对甘肃30多批次简牍的出土情况做一个基本的介绍。
丝路见证展的内容主要是通过简牍来看古丝绸之路。甘肃简牍记载的内容,清晰地反映了汉代中原王朝对西域三十六国有效管控,以及汉帝国和三十六国交流往来的历史渊源。丝绸之路上所有的驿站在简牍里都有完整的记载,其中包括迄今发现的唯一遗存——悬泉置遗址。同时,简牍对汉代的政治、军事防御体系、律法制度等内容都有详细的记载。所以,可以说简牍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繁荣和兴盛。
汉代普通戍边士卒,包括西北地区的官僚系统里官员、下属的生活、工作状态,史书里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是这些细节在简牍里得到可信而翔实的描述。边塞生活展就是通过简牍文献,展现那些真实的故事,还原官员、士卒以及普通民众工作、生产和生活的场景,反映当时边塞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秦统一中国以后,以小篆作为官方文书的统一书写字体,小篆写起来比较复杂,汉代以后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简化,简牍书法展主要讲述简牍所体现的中国书法发展的源流和最高成就。
相关新闻
- 2019-07-31【醉美麦积】系列之:翠湖之夜流光溢彩
- 2019-07-31麦积区博物馆暑期成青年学子打卡地参观者络绎不绝
- 2019-07-31培育产业扶贫增长点 创新文旅发展新业态
- 2019-07-31张掖七彩丹霞旅游品牌效应凸显 今年游客接待量已突破10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