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扶贫车间:让麦积陪读妈妈就业增收
扶贫车间 让陪读妈妈就业增收
□天水日报记者 景春燕
7月3日中午13时40分,记者走进位于天水市麦积区利桥镇利桥村的扶贫车间时,三十几名女工正在缝纫机上忙碌作业,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
36岁的缝纫女工张利霞是利桥镇三岔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夫妻二人靠外出打工补贴家用,后来,随着两个孩子的出生,张利霞选择辞去工作,留在孩子身边。如今,她的两个孩子一个升入初三,一个上五年级,她也在利桥镇陪读了两年时间。
“这两年一直就在家里照顾孩子,没法出去打工,家里少了一份收入,开支却越来越大。”张利霞说,4月初,利桥镇专门为陪读妈妈开办了扶贫车间,消息传来,让她兴奋不已,急忙跑到车间报了名。
“早上7点半把娃送到学校后我就来车间上班,刚来不会缝纫技术,车间的管理人员给我们培训,边学边干,第一个月挣了1200块钱,时间比较自由,工作起来既轻松又愉快。”如今,张利霞已在扶贫车间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她高兴地对记者说,扶贫车间不仅解决了我们陪读妈妈就近就业的问题,也为陪读妈妈提供了便利,她们可以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孩子。
“开了这个扶贫车间,我不仅学会了缝纫技术,还能挣钱填补家用,真是一举两得!”缝纫女工吕爱萍告诉记者,自己刚结婚时一直在苏州的电子厂里打工,自从家里两个孩子,一个到利桥中心学校上初中,一个上小学后,她就只能在镇上陪读。“孩子上学走后闲在家里,闷得发慌,新建的扶贫车间为我的陪读生活增添了‘技术含量’。”
麦积区利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王义明告诉记者,利桥镇利桥村的陪读家长较多,且均为女性,再加上利桥村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使得村上有120多个农村妇女的就业问题得不到解决。为助推脱贫攻坚行动,解决贫困家庭学生陪读家长和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就业问题。今年,利桥镇组织人员专门去扶贫车间办得较好的甘谷县进行了考察,经与天水坤盛服饰有限公司多次协商,整合资源创办建成扶贫车间。
王义明介绍说,扶贫车间现已安装缝纫机器35台,完成第一批招工35人,现运营情况良好,第二批招工计划7月底完成,正式开始运营,可带动119名陪读妈妈(包括87名贫困户陪读妈妈)和33名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每人每月收入2000元以上,每户每年稳定增收2.4万元以上。
王义明说,下一步,利桥镇党委政府将在政策以及资金上向扶贫车间倾斜,争取把扶贫车间做大做强,让更多的剩余劳动力以及陪读妈妈到扶贫车间就业,增加她们的收入。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