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43名社区人员与一个“40岁的孩子”
原标题:43名社区人员与一个“40岁的孩子”
每天饭点时,在嘉峪关市长城区大众社区门口,都能看见一个40多岁的男子,见到社区工作人员,他都会拉着她们的衣角,怯生生地嘟囔着“姐姐,姐姐,我要吃饭!”这名男子叫郑刚,今年40岁,是一位三级智障残疾人。
“40岁孩子”遭遇生活难题
郑刚一出生就是智障,多年前,母亲去世,留下郑刚和父亲相依为命,4年前,父亲不幸瘫痪卧床不起,所幸父亲有退休工资,用退休工资请了一个保姆照顾父子二人生活。不幸的是2018年5月,郑刚的父亲也撒手人寰,留下郑刚一人孤苦无依。这个虽然已经40岁,但智商仅相当于五六岁孩子的郑刚,从来没出过门,吃饭不知饥饱,不认识钱,不会买东西,他该如何面对未来的生活?父亲的去世,让懵懂的郑刚更加茫然无措,他常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眼睛呆呆地望着窗外。
他开始从外面捡垃圾,旧衣服、破床单、过期食品……他见到就捡,捡完就堆在家里,两室一厅的房子让他堆成了垃圾山。他胡乱地穿着捡来的花花绿绿的衣服,看起来男不男女不女;他常常自言自语,没有谁能听懂他到底在说什么。
43个工作人员就是他的亲人
社区党委书记杨德东沉重地对社区工作人员说,“郑刚的父亲去世了,我们43个工作人员就是他的亲人,他的事,我们不管,谁管?”郑刚父亲过世后,仅留下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每月低保金下来,社区就安排刘慧芳、孙郁勃两名工作人员帮他保管这笔钱,照顾他的一日三餐,并把每一笔花费都拿小本记下来。自此,刘慧芳、孙郁勃两人在正常的工作之外,多了一项“买饭”“陪吃”业务。她们早上提前上班,领着郑刚去附近餐馆吃饭,中午和晚上推迟下班,等郑刚吃完,她们才能回家做饭。她们带郑刚吃小笼包、吃牛肉面,吃饺子,每天换着花样吃。
郑刚的事成了社区的大事,谁的工作不忙就会去郑刚家看看。一天,社区服务中心副主任郭立军带着几名工作人员到郑刚家走访,一进门,郭立军等人大吃一惊,几天不见,郑刚家的两间卧室和走廊里堆满了捡来的垃圾,客厅地上堆着一床破棉被,郭立军马上给家政服务公司打电话。经过一天的整理清洗,郑刚家才终于像个家的样子了。看着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屋子,郑刚高兴得手舞足蹈。郭立军告诉他:“有什么事,找社区,社区人员就是你的家人,”郑刚兴奋地连连点头。
在工作人员细心的照料下,郑刚逐渐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性格也越来越开朗。“姐姐,我要吃烤鸭!”,汪前英就带着他买烤鸭;“姐姐,我要洗澡!”,汪前英就让自己老公陪着他去洗澡;“姐姐,我想看电影!”,汪前英就托朋友与东方百盛横店影城负责人联系,带着郑刚免费看了人生第一场电影;“姐姐,我想逛商场!”汪前英就带他去东方百盛,从未坐过电梯的郑刚,在汪前英的协助下,坐了一遍又一遍,他兴奋得像个孩子了。
“这孩子想吃油条”“这孩子家里需要收拾一下”“这孩子这几天感冒了,带着他买点药去”……40岁的郑刚,在社区人员眼中是个孩子,是大家共同的“弟弟”。
“40岁孩子”入住福利院
虽然大家对郑刚这个“孩子”尽心尽力的照顾,但郑刚没有监护人,社区人员又都有自己的工作。为此,社区在网上发布合租信息,只要愿意和郑刚住在一起,郑刚家房子免费租住,倒是有外来打工人员咨询,但是得知要和一个智障人员生活在一起,便没了下文。
社区召开会议商议郑刚的生活问题,大家希望福利部门能够接收郑刚,给他一个稳定的生活。但是进养老院,郑刚年龄不够;进儿童福利院,郑刚年龄太大;进社会福利院,郑刚属三级智障残疾,只有达到一、二级才符合福利院接收条件,社区考虑用“以房养老”的方式,把郑刚家的房子出租或是卖掉,用以支付其在福利部门的生活费用,但这种方式在嘉峪关史无前例。况且,郑刚家的房子在其爷爷名下,其爷爷早已过世,如果出售,过户还是个问题。
社区党委书记杨德东同社区党委班子成员一起协商,向市民政部门申请让郑刚入住社会福利院等收容场所,希望能够尽最大的努力为他提供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让他感受到社会的温暖。终于,今年社区接到了同意郑刚入住福利院的好消息。社区工作人员连忙领着郑刚为他购买了被褥、随身换洗的衣服、洗漱用品等等。得知这个消息后,郑刚欣喜若狂,但在聊天过程中他哭了,说想爸爸妈妈了,听着让人难受。
近日郑刚在社区人员的陪同下带着行李离开了家。看着郑刚离开的背影,大家纷纷流下了不舍的泪水。但内心是替郑刚高兴的,因为他的生活有了着落,大家心里的那块石头终于落地了。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高慧霞 通讯员 周丽梅 文/图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