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走廊中的天水
石窟走廊中的天水(二)
作者:李小敏 吴凯飞
华盖寺石窟
华盖寺石窟位于甘谷县城西十公里的二十铺村,距大像山石窟7公里,约开凿于元泰定年间。石窟岩体为半圆柱形丹霞地貌地质结构,山形奇特,直壁兀起,刀削斧劈一般,从西望去恰似一顶藏传红教的僧帽,又如一把红缦绿盖的华盖亭亭玉立,故当地人又称其为喇嘛帽顶。山崖上以“之”字形排列的洞窟参差错落,状如蜂房,称华盖洞,又称为华盖寺。又因山崖下原有一处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主殿屋面上有三行铁瓦,故又称铁瓦寺。该寺于20世纪60年代开通定(西)天(水)公路(316国道)时被拆除。华盖寺现存洞窟有佛、道、儒三家及祖先崇拜四个内容,共有塑像60身,其中道教造像46身,占整个塑像群的四分之三,有丘祖洞、三星洞、灵官洞、玉皇洞、药王洞、二老君洞、太上老君洞、无量殿、斗姆洞、太乙真人洞10个道教洞窟;有灵湫洞、地藏洞、禅窟、释迦洞4个佛教洞窟;儒教有孔子洞1个;祖先崇拜有鲁班洞、伏羲洞2个;其余为空龛。洞窟壁画的绘制和布局基本一致,其中23号窟洞壁两侧保存的《唐僧取经图》和《唐僧取经归来图》两幅元代壁画是华盖寺壁画艺术中的珍品。除无量殿和释迦洞有故事壁画外,其他均是在左右两壁绘单人站立成组的人物画。
(华盖寺1)
华盖寺2
马务寺石窟
马务寺石窟位于甘谷县城西15华里处的悬崖上,呈线形排列,东西走向,形制皆为方形平顶,现存大小洞窟34个,距山脚500米处为山门,山门东30米的三官殿宽3.2米、高3.6米、进深2.6米,供奉天官、地官、水官坐像。再向东50米的观音殿坐南向北,宽3.64米、进深2.2米、高2.52米;观音像高1.46米,左手施触地印,右手施无畏印,窟前为木构大庑顶,窟门顶悬“慈航普度”。 观音殿东行20余米为玉皇殿,由上窄下宽的天然石洞凿成,木造廊庑顶,窟宽3.6米、深2.6米、高3.3米,供奉玉皇大帝。山下寺院依中轴线左右对称三重院布局,第一重院进山门为天门殿,第二重院正南为大雄宝殿,第三重院为僧房和堂客、斋堂。马务寺石窟开凿年代应不晚于唐代,明清时进行过整修,后因战乱频迭,多为乡人避难之所,但早期石窟的风貌犹存,窟内保存有明代塑像和清代壁画。
甘谷马务寺石窟1
甘谷马务寺石窟2
显龙洞石窟
显龙洞又名黑洞儿、皇天庙、金刚寺,位于甘谷县城西十里铺南崖半山腰,东与大像山一沟之隔,西接华盖寺石窟。石窟开凿在悬崖上,现存洞窟有药王殿、文昌宫、中天玉皇殿、三大菩萨殿、观音洞、禅窟等。中天玉皇殿现存明万历三十二年玉皇像和侍者像各一身,三大菩萨殿内的菩萨像与观音洞内的白衣观音像均保存完好,此外,还有高仅20多厘米的麻惠和尚塑像一尊。显龙洞所塑玉皇、侍者、三大菩萨和观音像均神态自然,表情逼真,十分精美。该窟始建于宋代,后有重建。《甘谷县志》载:“该庙清光绪年间重建,庙在高山石崖之上,景象清幽,处势峥嵘。”
显龙洞石窟1
显龙洞石窟2
木梯寺石窟
木梯寺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马力镇杨家坪西柏林山的悬崖峭壁上,北侧有一山门,沿羊肠小道可走遍全寺的“十殿九洞二砖塔”。相传寺庙原无路可走,因在山门口绝壁之上安置一木梯而得名。其窟形繁多,有崖窟、摩崖窟、自然岩窟,较大的石窟有木构遮檐等;窟顶形状有方形平顶、穹隆顶等;造像可分为石胎泥塑、木骨泥塑两类。石窟现存窟龛18个、殿堂4座、历代造像80余身、壁画234幅,绘画面积500平方米。尤以五、七、十六窟规模最大,保持最好。木梯寺石窟始建年代尚无定论,从其部分窟形及造像、出土瓦当来看,均具有北魏遗风。其中现存最早的塑像为唐代塑像。其造像、壁画取材丰富,雕饰多变,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1981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号窟规模宏大,窟内有大型造像11尊,燃灯主佛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作演法定印,其余为如来佛、明王佛、文珠、普贤、弟子迦叶、阿兰、侍女,最后两尊牛王和土地神,是典型的宋代塑像。供养人两腿并立,双手捧钵,面带温情,身姿秀美,动态自如,与其说她是一位虔诚的教徒,不如说她是一位温情而朴实的民间少女。护法牛王神虽身穿素旗袍,活像一成年书生,但他腰带紧束、双手反握,却显得威力无穷。七号窟内有塑像8尊,主佛释迦牟尼结跏趺坐须弥座上,作大无畏定印,其余为弥勒佛、弥陀佛、四菩萨、一罗汉。菩萨单腿盘坐,一腿伸下莲台,足踩莲蒂,身躯侧仰,泰然自如。九号窟内塑坐佛3尊,菩萨4尊,罗汉3尊。十六号窟也称大佛阁,位于松树湾最高处,为天然敞开窟,内塑大佛一尊、菩萨两尊,大佛身高8米有余,是甘肃省十大佛像之一。除外还有玉皇阁、祖师殿、三宫殿、药王殿、魁星阁、灵官殿等明清建筑。它们散建在绝壁松林间,为千年古刹平添了神秘和灵秀。
木梯寺石窟1
木梯寺石窟2
水帘洞石窟群
水帘洞石窟群位于甘肃天水武山县城东北25公里处的钟楼山峡谷中。水帘洞石窟群始建于北周,经隋、唐、五代、宋、元增建重修,历经1400多年的沧桑风雨,损毁严重,现仅存水帘洞、拉稍寺、千佛洞、显圣池四个单元,有七寺(显圣寺、拉梢寺、粉团寺、砖瓦寺、硬山寺、观台寺、千佛寺)五台(莲花台、清静台、说法台、钟楼台、鸣鼓台)十二处人文古迹,分五组散布于方圆数公里以内,与雄奇险秀幽旷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成为陇右古文化明珠和风景胜地。其中水帘洞位于窟群中心,地形独特,气势雄伟,民间影响最大,与拉梢寺、千佛洞二处古迹保存较好,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丝绸之路东线上一处重要的石窟寺院。
水帘洞与拉梢寺遥遥相对,山体宛如一朵盛开的莲开,石窟即隐藏于莲瓣之间,是一个约50米长、30米高、20米深的拱形自然洞穴,每当雨季,洞顶、洞壁泉水、雨水一齐涌出,洞檐流水如注,恰似珠帘掩门而得名。洞内有四圣宫、观音寺、南殿、菩萨殿等多座建筑,尤以菩萨殿最为高大华丽。菩萨殿上下两层,下层石壁洞中有一汪清池,清澈见底;上层横匾大书“西山暮雨”四字,内塑当地民间传说中的麻线娘娘。整个洞内崖面上保存着北魏、隋、唐、元各代的佛教巨幅壁画,楼台、泉石、雕塑、画像相辉相映,工艺精巧。
拉梢寺又叫大佛崖,与水帘洞隔山相对,窟前大小峡谷交汇于此而后东流,峭壁宛若一万仞巨石挺立于天地之间。据传建寺时自崖脚积木至山巅,而后随着工程进展逐次拆木而成,故名。该石窟创建于北周,其利用自然形成的高60余米、东西两壁宽60余米的崖面作成。以转折石棱为界,大佛凿于东部崖面的正中,通高42.13米,结跏趺坐于仰莲台上,双手上下重叠,掌心向上作禅定印,着通肩大衣。佛座分为六层,三层俯仰莲瓣之间浮雕有动物图案,依次为狮、鹿、象,每排10个,或站或卧,排列对称,雕琢古朴,形象生动。大佛两旁是躬身肃立的胁侍菩萨,各执一莲花,头戴花蔓冠,连珠项圈,袒上身,下着羊肠大裙,赤足,披帛搭于双肩上,绕肘下垂于两腿外侧。
千佛洞又称七佛沟,位于距水帘洞西北约500米的沟内崖壁上,因壁面绘有万余座小坐佛而得名,现存造像和壁画的崖面约500平方米,被木桩栈道分为上下两部分。洞内壁画多为中唐及五代作品,亦有典型的北周双飞天壁画,因避光作画,至今色泽鲜艳,线条流畅,给人以满壁风动之感。
显圣池位于水帘洞东南侧,为一天然崖窟,洞内终年滴水叮咚,有“滴珠鸣琴”之称。洞窟面积约150平方米,现存北周壁画12幅、悬塑2尊,因年久风化剥蚀,塑像几乎散尽。
水帘洞石窟1
水帘洞石窟2
铁笼山石窟
铁笼山石窟位于武山县高楼乡石巷口村西南1公里处。铁笼山原名武城山,其山高峻险极,因三国时蜀国大将军姜维曾与魏国大将邓艾作战于此,并将魏军包围如同铁笼一般而得名。石窟分布在铁笼山南、中、东、北四峰,其中佛教石窟4个,彩塑神像8尊。最大的洞窟深10米、宽9米、高4米,洞内有无量祖师、周公等塑像。石窟还遗存有一石神台基(群众称石炕桌)以及军营堡垒等工事遗迹,曾出土过铜戈、铜镞等兵器。
铁笼山
大石沟石窟
大石沟石窟位于武山县榆盘乡鲁班村大石沟山崖下,为一天然石洞,洞内面积100多平方米。崖面上现残留有部分泥皮,可分为两层,底层用植物秸秆为纤维和泥,敷于红砂砾岩之上,表层为薄薄的素泥敷面,呈黑色,画面题材已分辨不清。崖壁北侧开凿有12个方眼,其中底部横列3个,开口约0.3米,相互间距约1米;上部9个,方眼较小,开口约0.15米,可分为三纵列,每列3个;崖面南侧也发现方眼一个。根据方眼的分布特征推测,这些方眼为将塑像固定于崖面的桩眼。石窟东与水帘洞石窟群隔山相背,北与鲁班山相望。
武山花果山石窟
花果山石窟位于武山县榆盘乡改口村北部的花果山腰,山崖裸露为丹霞地貌,面南背北,背靠花果山,南望水帘洞山门,面积约60平方米。石窟进口宽0.8米、高0.9米;洞窟内宽3米、高2.1米、深208米,无塑像。窟内分为两台,门口处有长1米左右的方形凿坑,整个窟形与水帘洞天书洞相似。根据《水帘洞石窟群报告》记载,该石窟虽无塑像等遗存,但初步推断为明代由人工开凿的石窟。
全篇完
石窟走廊中的天水(一):http://wlj.tianshui.gov.cn/gove/view?news_id=15819
来源:市文化和旅游局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