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点】伏羲大典的传承与发展
原标题:【讲好伏羲故事 传播中华文明】
【文化视点】伏羲大典的传承与发展
2018年公祭伏羲大典 周文涛
王振宇
2019(己亥)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第三十届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将于6月22日在天水隆重举办。届时,海内外华夏儿女汇聚天水,虔诚共仰羲皇功绩,同心祈福中华昌盛;并以推进天水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建设文化旅游强市为目标,组织开展一系列节会活动。
1988年,天水市政府恢复了公祭伏羲大典。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岁月如歌,往事如烟,但在人们的脑海中,每一次公祭伏羲典礼的庄严吉祥都留存在记忆中。
追寻公祭伏羲典礼之历史
伏羲是中华民族共同敬仰的人文始祖,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天水是伏羲的诞生地,被誉为“羲皇故里”。公祭伏羲由来已久,相沿成习。据史料记载,秦文公十年(公元前756年)设典祭祀伏羲,用骝驹、黄牛、羝羊三牢之仪。唐、宋则提高了对以伏羲为首的三皇陵寝的祭祀规格。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初年(公元976年),于三阳川蜗牛堡(今天水卦台山)原址建伏羲庙,祭祀礼仪逐年规范。元代,朝廷诏令全国通祀三皇,卦台山又扩建伏羲庙。明代,朝廷在秦州专立祭祀伏羲的祠庙(今伏羲庙),礼部特审定标准祭伏羲文,命地方官员代朝廷举办祭祀典礼,采用太牢规格,一年两祭,每祭三日,礼乐以祭奠,隆重而神圣。自此,秦州祭祀伏羲活动进入极盛时期,秦州伏羲庙成为祭祀伏羲、传承伏羲文化的重要平台。清中晚期至民国时期,官方祭祀和民间祭祀活动从未间断,一直延续下来。1988年,天水市人民政府积极回应社会各界人士关切,作出决定,恢复历史上公祭伏羲大典。2005年,公祭伏羲大典由天水市人民政府主办升格为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2006年,“太昊伏羲祭典”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公祭伏羲大典由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2014年6月22日,首次在海峡两岸同时举行祭祀伏羲活动。公祭伏羲大典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二十九届,成为全国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伏羲文化旅游节也成为“全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之一,每年都有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华侨,全国56个民族代表,兄弟省市和天水各界人士十万余人参加公祭伏羲大典。
首次公祭伏羲典礼之盛况
1988年,天水市首次举行伏羲祭典活动。那年我26岁,在天水市劳动人事局办公室工作。当时,按照局里的安排,由我与市政府办公室和市文化局、市建委等部门具体联系,办理相关事务,及时反馈信息,有幸参与了这次祭典活动。 因为时光久远,虽然留下的印象是零碎的,但难以忘怀。
公祭伏羲典礼仪式于6月26日(农历五月十三)在伏羲庙隆重举行。天气晴好,和风丽日,喜庆吉祥。上午8点多,祭祀队伍开始沿街西进,人们拿着小旗,举着彩幡,还有夹板队、旋鼓队、唢呐队、鼓号队,整齐排列,有序行进。9点半,公祭典礼主持人、天水市政府副市长郑京生宣布祭典开始。在庄严的祭典乐曲中,天水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同志向伏羲圣像敬献了花篮,群众代表把制作的巨型彩色寿桃、石榴等祭品摆上供桌,在场的全体人员向伏羲圣像鞠躬致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恭读了祭文,市长、市政协主席分别讲了话。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同胞和国际友人等参加了仪式。整个祭典仪式简朴、庄严、吉祥。祭典活动期间,天水市政府及文化、建设等有关部门还组织举办了天水风情艺术展、民间工艺品展、集邮展和花卉盆景展等。这些展览,精心布置,很有特色,极大地丰富了祭祀典礼活动的内容,令人难忘。比如龙年集邮展上,市邮电局发行了一枚伏羲祭典活动纪念封、一枚龙年集邮展纪念封,十分珍贵,至今我还珍藏着。同时,举办了一台精彩的联欢晚会,共十六个节目,其中最后一个节目是市文工团演出的《天水颂》,把联欢晚会推向了高潮。这里,特别值得纪念的是,已故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著名中国古典文学家、文艺理论家、诗人、书法家霍松林先生,怀着对羲皇的无限尊崇和对家乡的无比热爱,撰写了天水市首次祭祀典礼的“祭伏羲文”:“煌煌华夏,地灵人杰;自强不息,乃创鸿业……”大气磅礴,令人振奋。
公祭伏羲典礼仪式结束后,开始了为期3天的民间祭祀活动。在伏羲庙及周边主要街道上,由民间组织的社戏、夹板舞、羊皮鼓、踩高跷等活动,丰富多彩,生动感人。民间祭祀与公祭活动一道,共同构成了天水祭祀“人文始祖”伏羲的神圣典礼。
公祭伏羲典礼历经两千多年,至今仍保留着浓厚的历史传统,富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厚重的文化内涵。弘扬伏羲文化,传承中华文明,这正是举办公祭伏羲大典及研究宣传伏羲文化的意义所在。
相关新闻
- 2019-06-192019(己亥)年公祭伏羲大典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 2019-04-21八大系列活动“装扮”公祭伏羲大典
- 2019-04-162019(己亥)年甘肃公祭伏羲大典 6月22日天水举行
- 2019-01-17公祭伏羲大典暨伏羲文化旅游节荣获“首批最具中国特色传统节庆”品牌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