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建国70周年】散文: 农 具
作者:邸士智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对农村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尤其是那些农具,我都要自己操作一番。操作之余,常常为农具的不断升级而惊叹。
我最早见到的农具是老铧犁。牲口在前面拉,男人们吃劲地提着犁,女人们拖着长长的纸喇叭筒顺着犁沟溜化肥,整个田地上一片热火潮天的繁忙景象。提老铧犁是个力气活,提得高,没犁下去,按得重,牲口拉不动,会掰折铧尖,挣断拉绳,所以老铧犁一般都是农耕经验丰富的老农服侍,两三圈下来,人累得满头大汗,就得休息,故此,老铧犁效率很低,一天只能耕作2亩左右。
1975年前后,县农具厂生产出了山地犁,在铧尖下面加了平衡铁,可以控制铧尖入土的深度,人轻松多了;同时在平衡铁里面安装了转动轴,走到地的尽头,提出铧尖一顿,铧尖调转方向,再沿着原来的犁沟往回走,一改老铧犁转圈犁的弊端,可以只从一边犁,效率也高了许多,一对牲口一天可犁5亩以上。
收割、打场还是老一套。全队男女老少拿着镰刀大会战,30多个劳力从东到西一字儿排开同时开镰,一天可割十多亩到20亩。也有大型收割机,只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些大型农场有,普通生产队因为经济条件和耕作方式限制而无法使用。转田靠架子车和皮车,都是畜力拉运,小路上浩浩荡荡,差不多十多天才能全部转到场上。捆子上了场就开始打场。十几亩的麦场,周围摞满田垛,中间摊开打场,七八对牲口套着磙子来回碾压。中午2点多,头麦结束,社员齐上阵,刮头麦,翻二麦,二麦晾晒1个小时,3点多,牲口再次进场,5点多,二麦打完。如果天气好,二麦晾的干,二麦打完就可起场,如果天气不好,二麦打不干净,就出现三麦,这时天气已经转晾,麦秆柔了,打不下来,只能等到第二天打三麦。遇上雨天,场打不了,得等场皮晒干才能继续打,不然麦粒会镶进土里。田垛受到雨淋,麦粒瞬间发芽,不几天,四周的麦垛即成郁郁葱葱的小山。乡亲们看在眼里,忧在心上,又无可奈何。芽麦子磨成的面也能吃,带点甜味,吃得多了胃里受不了,受不了也得吃,不吃没吃的。不像现在,吃芽面完全是追求生活的新奇。场干了继续打,打打停停,停停打打,不顺利的时候会拖到中秋节后十多天。打完场就犁地。公社里有2台链轨拖拉机,14个大队轮流耕。在拖拉机耕地的同时,生产队组织男人们用打锨翻地。一般都是翻大行,根据地质情况,有时一扛一挖,有时两扛两挖,费力费时,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1978年,生产队里买了一辆手扶式拖拉机。有了拖拉机,生产效率提高了很多。最明显的是春耕和秋翻。拖拉机一天可犁20几亩,过去近20天才能完成的春耕,有了拖拉机,七八天就结束了。转田,拖拉机的大车兜一次装运的田捆能顶七八架子车和2皮车,走起路来不知疲倦,人们只负责装田、卸田、摞垛。尤其是打场,简直神了,拖拉机带着铁制的镇压器轰隆隆地转着圈,半个小时就能打完头麦,由于镇压器重量大,压得重,二麦很少,再晒一下,很快就能打完。让人不满意的是拉芠子和捆麦草。场边上的芠子和麦草像连绵起伏的丘陵,尽管人多,可芠子和麦草更多,分完芠子,拉完芠子,捆完麦草,分完麦草,已是半个月以后。冬水后拾掇地,拖拉机和镇压器的组合优势充分发挥,过去牲口拉磙子要四五遍才能打绵的地,拖拉机带着镇压器只过1遍,最多2遍,地就绵绵的,平平地,保墒很好。
到了20世纪90年代,许多新式农具突然出现,使人明显感觉到社会进步了很多。过去上地,农具、生产资料都是架子车拉运,现在,家家都用三轮机,太方便了,可以说,三轮机就是为农村家庭量身定做的。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几乎所有的家庭都购置了小型农用拖拉机,春耕时,家家手扶式,户户小四轮,三四天时间,春种搞定。大集体时,春种用的是大型播种机,一次播种24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后,推行科学种植,玉米套小麦、甜菜套小麦、胡麻套小麦,小麦只需12行,12行的小型播种机随即产生。收割时,小型收割机直接开进套种田,收割机一过,田秿子整整齐齐地摆在一边,人们只需跟在后面捆田就行。打完场扬场,过去依靠老天爷,老天爷刮风才能扬,不刮,只能等着,还有可能遭到雨淋。现在,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了农户自己手中,因为风扇出现了,三轮机、手扶式、四轮机上都可以安装风扇,只要打完,攒起印堆,不管有风无风,立马架起风扇扬,只需几下,粮食就能归仓,根本不用担心吃发芽麦。最令人欣喜的是有了捆草机,把麦草推到入草口,机器自动拾草,“咔嗒”“咔嗒”几下,一捆草就打好,机器扎紧草绳,瞬间完事。捆草机力气大,压得实,过去1架子车的草,现在只有两三捆,体积很小。劳时费力,旷日持久的夏收景象一去不返了。
最近几年,我的乡亲们不再套种了,什么都是单种,小麦单种,玉米单种,棉花单种,葵花单种。所有的种植都用机器完成,播种、铺膜、压土同时进行,机械化程度实在是太高了。因为是单种,康拜因联合收割机闪亮登场,小暑一到,看着麦子黄透,康拜因进地,收割,打场,扬场,一次完成,人们只需拿着袋子到机器下面装粮食就行。玉米,过去得用人一穗一穗地掰,现在,玉米收割机能准确无误地把黄灿灿沉甸甸的玉米穗揪下来。晾干后不再手搓脱粒,玉米脱粒机能在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里把十几亩玉米全部脱完。葵花收割机直接进地收割,然后上场晾干就能卖钱。摘棉花机特别神奇,无规无矩、高低错落的满地棉花,机器一过,地里干干净净。乡亲们的籽瓜、葫芦,再也不像过去一样用手挖了,一台打瓜机可以把一户人家的十多亩籽瓜、葫芦,一个下午全部打完,太省事了。种地几百亩,收割三四天,这就是我的乡亲们,当下农民实实在在的生活。
从前年开始,县上调整种植结构,倡导特色林果种植,许多农民种植了酿酒葡萄。本以为是个苦差事,哪里知道,栽种有打坑机,秋天卸架有扎绳机,埋压有埋土机,一切都是机器操作,种植的人只需像赶集一样过几天去看一下,浇个水就行。
农具的更新,反映的是社会的进步,国家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使农民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生活的便利。国家日渐强大,科技还要进步,新的农具还会出现,农民的生活将会更加滋润,更加富裕。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