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达板:“扶贫车间”带动群众就近就业
(通讯员 郭得侠 韩林胜)
“以前,我们外出打工找不着像样的工作,现在可好,在家门口能就业了。”深切感受到“扶贫车间”建设成效的东乡县达板镇村民马少英说。
依托优势建设扶贫车间,既解决了谁来种地、谁来看家的问题,又让无法外出务工但有劳动能力的群众实现了就近就业,增收脱贫。近年来,达板镇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因势利导引进服装制衣、帽类加工、电子商务、农产品加工等企业,创建3家就业扶贫车间,由镇政府组织贫困家庭劳动力进车间务工,采取“企业+车间+贫困户”的模式,为建档立卡户在家门口就业创造条件,促进了贫困群众就业一人,脱贫一家。“我在这里上班一个月了,月工资2000多元,在家门口就业挣钱,我们很高兴。”马少英说。
党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农民富在产业链。达板镇凤凰山村级联合扶贫车间在发展壮大、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积极开展“党建+扶贫车间模式”,在工人当中积极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通过加强基层党建,团结凝聚职工群众,不断提高“两个覆盖”质量,助推农村产业发展与党组织建设目标同向、工作同力、发展同步。车间负责人郭静说:“我们扶贫车间现在有党员3名,正在积极申报成立党支部,通过把车间技术骨干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实现党建+扶贫车间+建档立卡户的发展模式,助力脱贫攻坚。”
甘肃腾达生态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枣业扶贫车间,占地7500平方米,主要产品有大枣、核桃、葡萄干等,同时对甜玉米、糯玉米进行加工包装。车间提供53个就业岗位,其中建档立卡户23人,月工资为3000元左右。扶贫车间在建立初期,实现了人性化管理,在以收入促生产的同时为一线工人提供午餐和住宿,为工人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产值。甘肃优尔塔合作社,创立出“优尔塔电子商务公司+优尔塔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模式运营,探索出一条完整的“东乡贡羊”养殖销售产业链。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76个就业岗位,月工资2700元至3800元。
“扶贫车间”是一个以扶贫为己任的生产活动场所,是实现贫困人口就近就业的绝佳方式,是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目前,达板镇凤凰山联合扶贫车间安置就业142人,其中建档立卡户53人。扶贫车间已成为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主要载体。”达板镇干部章法龙说。
伴随着脱贫攻坚的脚步,东乡大地上一个个充满希望的“扶贫车间”就像动能强劲的脱贫引擎,推动贫困群众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