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城建脉动 记录金城芳华
原标题:追寻城建脉动 记录金城芳华






中国甘肃网4月22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雷媛 实习生乔云彪)由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兰州市摄影家协会、兰州晨报社、兰州新域车展服务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兰州五一国际车展、兰州晨报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光影中的兰州情怀——2019精致兰州摄影作品征集大赛”已于4月20日截稿,经初审上传的稿件共计3227幅,大赛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阶段正在进行中。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来自不同作者的照片却在不同时间段将镜头聚焦于同一个地方,新旧照片对照,折射出的是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变迁与城乡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1兰州新区旧貌换新颜
曾经风沙肆虐,荒芜苍凉,人烟稀少;如今绿植满城,生态宜居,高楼耸立。从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为本次大赛提供的一张摄于2013年的兰州新区的作品,和摄影者段平摄于2017年的一张《魅力新区》作品中,读者就能深刻感受到兰州新区旧貌换新颜的改变。
年过六旬的段平先生是兰州本地人,见证了城市的发展繁荣。“2018年8月开始,我专门去兰州新区进行拍摄,新区崭新的发展面貌彻底吸引了我,在这期间我完成了这次大赛参赛作品《兰州新气象》、《美丽新区》、《魅力新区》、《永结同心》的拍摄。”
照片映刻城建脚步,“新旧”两张照片记录了兰州新区在短短几年发生的巨大变化。
2光影折射七里河之变
一个城市的蝶变之路,往往可以映射在一些区域的发展变迁之中。在兰州,仅仅几年的工夫,七里河区的巨变在两张照片中可见一斑。
2013年的一张拍摄于七里河区的照片中,彼时那里高楼还不是很多,短短四年后,在白文本的《俯瞰七里河》的摄影作品中,打眼一瞧,高楼鳞次栉比。
“七里河区近几年的发展成就日新月异,城市建设快,空气质量日渐转好,这些从包括我在内的许多摄影人的镜头下就能看出。《俯瞰七里河》这张照片是我在2017年7月拍摄的,为了取景,我先后好几次登上兰州文庙,最终留下了这张照片。”摄影人白文本用镜头映刻七里河巨变。“如今的七里河区,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经济发展潜力十足。”原在武威工作的白文本退休后来兰州居住,自此,热爱摄影的他一直用镜头记录兰州。
3几年一个样的银滩湿地公园
“银滩湿地公园,让市民有了好去处,也美化了城市风景,代表着安宁的一张名片。”在摄影人王得榜眼中,作为兰州黄河沿岸的首个生态湿地公园,银滩湿地公园像一颗璀璨夺目的生态绿宝石一般镶嵌在黄河岸边。
“2018年7月9日傍晚,雨过天晴,我站在银滩大桥上,落日余晖中漫天祥云映在水中,远远看去,湿地公园宛如仙境,这不正是我想要的画面吗?”王得榜说他抓住时机,按下快门,将当时的美景定格在了作品《水天相映》中。
“近年来,兰州市的城市建设真是日新月异高速发展,可谓半年不出门,不知路何去?”在本次摄影作品征集大赛中,王得榜还投稿了两张银滩湿地公园早期的照片,这一新一旧照片形成了鲜明对比,不觉间沉淀了岁月,见证了银滩湿地公园的变迁脚步。
4兰州的地下综合管廊
地下综合管廊,是城市的地下“生命线”。本次大赛征稿期间,兰州市城建档案馆提供了有关兰州市管廊建设的照片,照片反映了兰州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
所谓地下综合管廊,是建设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2016年7月30日,七里河马滩片区六条道路地下综合管廊S185#管廊工程开建,标志着兰州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正式拉开建设序幕。
据悉,至2030年,兰州市规划新建综合管廊260.54km。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作为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在逐步消除“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问题的同时,更能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满足民生之需,带动有效投资、增加公共产品供给,也对于打造“精致兰州”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