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师父教我修飞机——“95后飞机维修师”成长记

1月4日,在东航技术甘肃分公司机库,师父杨杰男给杨佳郁(左)讲解飞机发动机舱构造。
1995年出生的杨佳郁,2018年从西北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后,进入东航技术甘肃分公司飞机定检维修一车间工作,成为一名飞机维修师。刚参加工作,单位就给杨佳郁指派了一位师父——杨佳郁所在工作小组的组长杨杰男。按照工作规定,刚刚入职的杨佳郁不能独立进行维修作业,因此她平日里紧跟师父认真学习飞机维修的每一项工作。杨杰男也对这位徒弟倾囊相授,在进行一些精密仪器的检修工作时,会给杨佳郁逐字逐句地翻译电子器械上专业英文单词,并手把手地教授杨佳郁如何操作。 最近,杨佳郁正忙着参与对一架A320民航客机进行大型检查维修。“飞机维修是细活苦活累活,其中精密仪器的检查维修需要耐心仔细,不能有丝毫差错。”杨佳郁说。工作半年来,杨佳郁最快乐的事就是看着自己参与维修检查的飞机带着旅客安全飞行。 杨佳郁的父亲杨伟和她在同一单位工作,虽然岗位不同,但工作之余,杨佳郁将父亲当成另一位师父,学习航线绕机检查。“我希望自己能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飞机维修师,有两个师父教我,能够多学一些经验和知识。”杨佳郁开心地说。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1月4日,在东航技术甘肃分公司机库,杨佳郁(右)和师父杨杰男在飞机顶部安装天线组件。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1月4日,在东航技术甘肃分公司机库,杨佳郁(右)在师父杨杰男的指导下在机舱内部加装线路。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1月4日,在东航技术甘肃分公司机库,杨佳郁(左)和师父杨杰男从维修的飞机旁走过。 范培珅 摄

1月4日,在东航技术甘肃分公司机库,杨佳郁(右)和师父杨杰男在飞机电子舱内工作。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1月4日,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停机坪,杨佳郁(左)跟随父亲杨伟学习航线绕机检查。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古稀老人40年专注画长城 “长城已经流进了我的血脉”
乡村四季游 醉美在红古——兰州市红古区举办冬季旅游采摘节
第二届中国(甘肃)文化演出博览会昨日开幕
【脱贫攻坚奔小康】 深入一线攻坚 “量体裁衣”帮扶 ——定西渭源县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帮扶工作综述
兰州:志愿者在公园林地开展护林防火宣传
樊锦诗:能为敦煌做事,无怨无悔
兰州榆中县北山有加油站了
【兰州故事】西行敦煌,张大千留在兰州的历史背影
【脱贫攻坚奔小康】深入一线攻坚 “量体裁衣”帮扶——定西渭源县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帮扶工作综述
第二届中国(甘肃)文化演出博览会启动
【我和我的祖国】“敦煌的女儿”樊锦诗
2019年甘肃省专升本 14所院校计划招生275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