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兰州医疗卫生40年 城乡百姓看病无忧

18-12-14 08:28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编辑:彭晓姣

  原标题:城乡百姓看病无忧

病房的硬件环境在不断提升
各个医院新生儿监护室的条件越来越好

  中国甘肃网12月14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40年来,兰州在医疗卫生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社区卫生服务加快发展,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正在形成;医疗机构管理得到加强,医疗服务更加规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开始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建立,农村医疗条件得到明显加强;中医药工作稳步提升,中医药事业得到飞速发展……

  农村孕妇在乡镇卫生院分娩免费

  皋兰县黑石镇黑石村的朱大妈今年六十多岁,是村里唯一的接生婆,也是享誉十里八乡的接生员,周边乡村30岁以下的人,在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十有七八是由朱大妈那双巧手将其迎接到这个世界的。

  在当时,经济条件不好,没有绫罗绸缎,更没有红包来感谢接生婆,但三四尺的红布怎么也得送的,一是感谢,二是喜庆。从收第一块红布开始,朱大妈就忙得应接不暇了。从10多年前开始,朱大妈的“生意”逐渐淡了起来。

  “现在农村最大的变化是‘接生婆’这个曾经热门的‘职业’已经销声匿迹,所有的接生婆都下岗了。”皋兰县妇幼保健站魏站长告诉记者。让朱大妈下岗的直接原因是2001年在甘肃省实施的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即“降消”项目),农村孕产妇在乡镇卫生院住院分娩全免费,在县级以上医院住院分娩补助400元。

  皋兰县人民医院童院长说:“国家‘降消’项目补助400元,城乡居民医保报销1600元。在我们医院,顺产生个孩子2000元就够了。这两项加起来,已经完全够生孩子的花费了。在皋兰农村,很多产妇一分钱不花,就可以到县医院生孩子。”

  最重要的是,自从“降消”项目覆盖全省后,农村妇女再也不用冒着风险在家里生孩子了,现在100%的农村妇女都在医院生产,极大地降低了产妇和婴儿的死亡率。从兰州市健康发展指标来看,婴儿死亡率从1986年的36.75‰减少到2017年的3.08‰,孕产妇死亡率从1983年的107.70/10万减少到2017年的24.91/10万。

  目前兰州共有卫生机构1534个

  87岁的武顺老人是一名老病号了,以前在职时,单位的合同医院就是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退休后,每次患病他还是选择市二院住院治疗。用他的话说:“四十多年了,和市二院特别有感情。”

  2018年11月26日,记者在市二院老年病科见到武大爷,明亮宽敞的单间病房,单独卫生间,床头氧气,沙发空调一应俱全。武大爷向记者回忆起了四十年前看病的经历:从单位开好介绍信,从医务所拿上记账单,就来到半山腰上的医院(当时叫传染病医院),一排小平房就是住院部,屋里住着四个病人,取暖用的是煤炉。医生诊断全凭血压仪、X光片和听诊器,治疗就是个吃药打针。当时,这里只能治疗常见病,遇上疑难杂症就束手无策。现在医院的变化可以说是天翻地覆,上下楼有电梯,房间有空调、卫生间,做CT、核磁检查可以坐着轮椅,护士全程陪同。拍个胸片、抽个血都可以在床头完成……“医生护士认真负责,态度和蔼,大爷长、大爷短地叫着,真是感觉和家里一样啊!”说起现在医疗条件的改善和医疗水平,武大爷从心底里感到满意。

  其实,武大爷说的这些,只是兰州市四十年来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的缩影。目前兰州地区共有卫生机构1534个,设有床位21873张,平均每千人口床位7.9张;共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2372万人,其中执业医生8446人、注册护士8269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91人、拥有执业医生2.95人、拥有注册护士2.56人;万元以上医疗设备共11223台。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惠及全民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方便居民享有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兰州市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86个,全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社区居民15分钟服务圈体系初步建立。在农村设置乡镇卫生院62家,村卫生室699个,每个卫生院平均配备3名全科医生,每村配备至少1名村医及基本医疗设备,实现了每乡至少一个卫生院,每村至少一个卫生室、每个卫生室至少一名村医的基本保障,已全面消除无医无药村,基本能为全市90余万农村居民提供较为完善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保障体系。2015年,兰州市乡镇卫生院全部实现标准化建设,2016年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已完成全覆盖,2017年全市村卫生室标建覆盖率达到88%。

  2017年5月,兰州市全面推进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新模式。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有病看不了、看病就医难的贫困患病人群,家庭医生团队主动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成了3.19万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签订,签约率98%。

  2017年7月18日,兰州市首例新农合跨省就医联网结报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完成,患者只缴纳住院费用的自付部分,其余均由医院先行垫付。

  2017年8月26日,兰州市以取消药品加成,破除“以药补医”为标志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顺利推开。全市辖区内共有68家公立医院实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并调整了医疗服务价格,实行了全省统一的医保诊疗目录。

  目前,兰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在97%以上,筹资水平不断提高;兰州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费用增加到55元,服务项目由9项增加到了14类55项,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可以免费享受一次健康体检。全市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83%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79%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由省市、县、乡、村四级家庭医生组成的签约团队能为群众提供综合性、连续性和可及性的家庭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送医上门”、“送人就医”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报”全面实施,“因病致穷、因病返贫”的现象得到了极大缓解。

  2020年,人均预期寿命将达74.5岁

  医疗是民生之需,健康是幸福之本。兰州市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为我们描绘了一张美好的蓝图。

  根据“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兰州市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完善,全体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卫生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城乡人群健康状况差异不断缩小,城乡居民病有所医、病有良医,人均预期寿命在2015年基础上提高1岁以上,达到74.5岁。

  2020年,兰州市人均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到60元。将流动人口全部纳入落实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范围。

  “十三五”期间,新建公立医院全部由市政府统一规划建设,将建设重点转移到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上来,打造以市一院、市二院为核心的两个医疗集团,床位均达到1500张以上;建设以市中医院为核心的中藏医治疗和中医养生养老中心、以市肺科医院为核心的传染病诊疗中心、以市三院为核心的精神卫生诊疗康复养老中心、以市妇幼保健院为核心的妇女儿童疾病诊疗中心、以市口腔医院为核心的口腔疾病诊疗中心。

  到2020年,以东部科技新城医院为核心的医疗服务中心、以市中(藏)医医院为核心的安宁区医疗服务中心基本建成。

  到2020年,省人民医院新区分院、新区急救中心、民生医院、市口腔医院新区分院建成并投入使用。

  到2020年,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水平每人每年600元以上,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均达到80%以上,明显缩小与实际支付比例的差距,实际补偿比2020年达到70%左右。各级医院普遍开展预约诊疗、“先诊疗、后结算”、无假日门诊服务,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院内自助”、“诊间结算”模式。

  2020年前,完成县级医院的补偿机制,县级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逐步扩大保障范围,扩大大额门诊慢性病、特殊病种补偿的病种范围。继续开展重大疾病保障工作,全面提高重大疾病保障水平,提高补偿水平。兰州晚报全媒体记者田小东文/图

精彩推荐

  • 兰州水利工程师姜中的民间“烙”印 兰州水利工程师姜中的民间“烙”印
  • 花灯扮靓金城 花灯扮靓金城
  • 图解:定了!78.3亿 甘肃用来做这件事 图解:定了!78.3亿 甘肃用来做这件事
  • 让“兰州精神”成为文明符号 2019年《金城讲堂》系列文化活动提升软实力 让“兰州精神”成为文明符号 2019年《金城讲堂》系列文化活动提升软实力
  •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一名“70”后的四十年生活变奏曲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一名“70”后的四十年生活变奏曲
  • 兰州交通大学构建文明校园助力文明城市建设捏脸卡通娃娃走红网络 兰州交通大学构建文明校园助力文明城市建设捏脸卡通娃娃走红网络
  • 130米 天水首个超高层建筑将成城市新地标 130米 天水首个超高层建筑将成城市新地标
  • 天水将在东关古城墙遗址处建一座公园 天水将在东关古城墙遗址处建一座公园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举行进口贸易对接会暨现场签约仪
2   雄关大地上的“八棵树” ——嘉峪关公
3   “双十一”网购狂欢即将来临 警方发布
4   李荣灿在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检查
5   甘肃省35条客运班线重新许可开行
6   武威凉州区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耕作
7   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8   甘肃肃北汉子跃马“扬鞭”上演马背激情
9   甘肃省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戏剧与影视
10   甘肃省出台《意见》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