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包袱"里的兰州故事 嬉笑间记录金城"前世今生"
原标题:相声"包袱"里的兰州故事 嬉笑间记录金城"前世今生"
兰州相声演员在台上为听众讲述金城故事。 艾庆龙 摄
中新网兰州11月23日电 (艾庆龙 高展)场面桌、方醒木、一袭大褂、一把扇子……每日夜幕降临,在兰州本土相声茶馆德艺坊内,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端坐于桌前,欢声笑语间聆听着专属于这座古老金城的故事。
兰州,古称“金城”,西汉设立县治,取“金城汤池”之意。隋初改置兰州总管府,始称兰州。建国以来,位于古丝路上的金城故里兰州,乘着“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等机遇,向世界展现着西部魅力,讲述着丝路文化。
一时,牛肉面、《读者》杂志、黄河文化等独特的西北特色文化被大众熟知,随着社会发展,带有西北方言的兰州相声也日渐进入民众视野,一个个精心策划、铺垫且具有喜剧效果的“包袱”讲述着这座城市的昔日过往和辉煌。
图为相声演员李治恒和李鹏在台上说相声。 高展 摄
“什么都有,什么都不在意,什么都可以拿起,什么也都可以放下。”在德艺坊班主之一的李治恒看来,兰州是一座具有“江湖气息”的城市,兰州相声之所以能区别于各地相声,便是跟这座城市“野性”的文化气质息息相关。
2010年,李治恒和李鹏外出学习相声归来后,基于“玩心”合伙成立了德艺坊相声茶馆。8年间,相声馆从无人问津到如今座无虚席甚至一票难求。李治恒说,曾被业内人士称为“相声沙漠”的兰州现今也有浓郁的“相声氛围”。
德艺坊班主之一的李鹏回忆说,“相声茶馆建立之初,兰州民众忙于奔波生活,难有享受之念,再加之不感兴趣等现实原因,掏钱听相声成为一种奢侈行为,时常存在相声演员多于听众的尴尬境地。”
“消除了相声与大家的距离感和陌生感,才勉强生存。”李治恒和李鹏发觉,将大街小巷的趣事转化为戏剧性的“包袱”可与听众产生共鸣,再用兰州方言讲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民众入园听相声。
曾流行于德艺坊相声舞台的“包袱”便是兰州小伙如何“炫富”,从永远不会让衣服挡住的传呼机至永远都不会装到兜里的小灵通。此外,还有刮风下雨都会在手中夹着的“黑兰州”香烟……这些本土文化和兰州人的众生相,都成为了李治恒说相声“抖包袱”的绝佳素材,也一步步见证着兰州这座西北城市的发展脉络。
“兰州方言促使相声在此扎根,本土文化使兰州相声表现形式具有独特性。”李治恒表示,随着兰州对外交流日益密切,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再加之当地民众腰包渐鼓、品味渐高,街坊邻里的琐事无论如何戏剧化,早已不合听众“胃口”。
逐渐的,“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文化”交汇形成的兰州文化成为支撑兰州相声“包袱”的“精神支柱”,兰州的历史、古城的订婚礼俗、牛肉面的来源、中山桥的起始……都成为了德艺坊吸引各地民众前来听相声的“制胜法宝”。
如今,相声茶馆成为时尚的“文艺坊”,相声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接纳。依靠兰州方言和琐事“包袱”成长起来的德艺坊“改头换面”后,听众数量不减反增,而且时常能看到外国友人的身影。
兰州相声渐火,除吸引各地民众前来欣赏外,也吸引着一批年轻人投身于相声事业,继承着传统文艺技巧。“90后”马小跳和陈艺诚便是德艺坊年轻相声演员的代表人物。
马小跳和陈艺诚曾参加国内一档相声节目,“包袱”中“装满”兰州特色。“我们都是兰州人,每天都吃一碗牛肉面来销魂;你看这个碗,又大又圆;还有这个面又宽又长……”两人在相声中围绕兰州牛肉面打造网红兰州,提出“摔碗面”等奇思妙想,用略带方言特色的“说唱”向观众推介兰州,一度成为网友们热捧的对象。
“当人们吃喝满足时,便会开始寻求生活的乐趣。”19岁开始说相声的马小跳,是土生土长的兰州人。他认为,兰州相声火爆,是民众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也映射出民众生活态度的变化。
“新时代,相声也要与时俱进,用更加潮流的方式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马小跳和陈艺诚认为,相声无法脱离于现实,了解兰州人文和历史便是走进的第一步,同时要善于利用各种新媒体手段,将家乡魅力讲述给各地民众。
听相声已成一种习惯的兰州市民贺鹏运说,“选择听相声便是选择了一种趣味生活,嬉笑间便了解到兰州的‘前世今生’。”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