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人昔日:囊中羞涩只求温饱 今朝:能赚敢花精致生活
原标题:昔日:囊中羞涩只求温饱 今朝:能赚敢花精致生活
|
|
|
中国甘肃网11月19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收入篇
“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句出自《尚书》中的论述,将百姓与国家的关系概括的精准透彻,并明确提出“邦”的根基在于“民”,只有“民”安宁,“邦”才能太平。这也是华夏文明数千年来的国家治理共识。“本固”的核心要义是提升百姓的获得感,而增加百姓收入,则是让百姓感知获得感的最有效办法之一。
收入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在现代社会,生活质量、教育水准、抚养孩子、赡养父母等各项事宜,都需要收入来保障。居民的收入水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反映一个地域的生活品质指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兰州市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伴随着改革开放推进的步伐持续增长。
从1978年的363元到2017年的32331元,兰州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88.1倍,年均增长率达到12.2%。收入增长的深层次解读,就是市民的生活质量有了巨大提升,幸福指数也在稳步增长。
每一个增长的数字,都是“本固”的最佳例证,与“本固”同步显现的,自然就是“邦宁”。对比今昔,市民的生活品质明显改观,这些,也正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
1兰州人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工资每年都在上涨。金山、银山,拿到手里的工资才是靠山。”说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收入的变化,在天水路北口的霍去病广场,正陪着小孙子玩耍的几位老人喜上眉梢。今年65岁的裴秀珍告诉记者,1978年,她每月工资才30多元,到现在每月有近4000元的退休金。“现在,我们不仅吃喝不愁,日子过得也充实。”她说,每天早上去黄河风情线散步,有时跟朋友、同事们去组团唱歌,时不时还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40年前,想都不敢想有今天这样的生活。”
回忆起这些年来的生活,裴秀珍有说不完的话。“那时候,发工资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孩子买奶粉,一罐不到四块钱,剩下的钱,要买米面油、日用品,还要补贴家用,根本不敢乱花。”裴秀珍和爱人的工资当年加起来也就80多元,“那会儿,万元户可是富豪的代名词,根本就没想到,现在一年的收入就有几万块呢。”
来自国家统计局兰州调查队的数据显示,四十年来,兰州人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增收渠道日益拓宽,城镇居民收入快速增长。1978年,兰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元;1988年突破1000元,达到1143元;到1999年兰州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突破五千元大关,达到5128元;2007年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271元;2013年再上两万元大关,达到20767元;2017年兰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331元,比1978年的363元增长88.1倍,年均增长12.2%。
2收入高了钱包鼓了敢花钱了
“腰包鼓了,才有花钱的底气。”性格爽朗的裴秀珍笑着说,过去是不敢花,现在大方了。她说,那些年,别说花一百元钱,就是花几元钱都要精打细算,“要是不小心丢个块儿八毛的,我都会吃不下睡不着,心疼的掉眼泪,现在随便去趟超市买个啥,还不得一百来块啊。”裴秀珍说,不是四十年前自己太小气,也不是现在自己有多大气,而是“说到底,还是因为收入高了,钱包鼓了,敢花钱了!”
退休这几年,裴秀珍不仅和老伴在国内各处旅游,还去了新马泰。“云南、广东、香港、台湾、贵州、上海……”她一边为记者历数自己去过的地方,一边给记者看她手机里的旅游照片,“我们几个人商量着,让孩子们帮忙在那边租个房子,准备带着孙子们去海南过冬。”
是的,随着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兰州市城镇居民的消费能力显著增强。1978年,兰州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44元,1988年突破1000元,达到1241元;2010年突破万元,达到10930元;2017年为24071元,是1978年的70倍,年均增长11.5%。
3市民对消费层次有了更高要求
生活条件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使人们对消费层次有了更高要求。兰州城镇居民生活方式在满足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旅游观光、文化教育、娱乐等精神文化消费和保健、健身、美容等享受型消费在整体消费中的比例也日益上升。
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随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国家统计局兰州调查队数据显示,2017年兰州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6%,比1980年下降了26.6个百分点,这说明兰州市民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比重提高:在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的支出大幅度增加,所占比重稳步提高。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由1980年的4.1元增加到2017年的1646元,增长400倍,年均增长17.6%。201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为2189元,比1980年的2.0元增长1094倍,年均增长20.8%。2017年人均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为526元,比1980年的1.8元增长291倍,年均增长16.6%。
城镇居民居住支出增加较多: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居民对居住的条件、环境更加关注,追求环保、舒适的家居生活。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支出为4682元,比1990年的60元年均增长了17.5%。
4食品消费趋向科学化、营养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兰州人的饮食结构逐步趋向于科学化、健康化,在吃的方面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食品消费从追求高脂肪、高热量向营养、科学、绿色转变。新鲜、绿色、无污染成为新消费观念。瓜果蔬菜要新鲜,鸡鸭要买活的,鱼虾要吃活蹦乱跳的,买食品要买生产日期最近的。人们在市场上挑剔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落在鲜货上,什么食品最有营养,什么食品能防衰老,什么食品搭配合理,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食品消费趋向科学化、营养化。餐桌上的食品结构更加优化,主食消费所占比重明显下降,副食消费比重明显上升。其中肉、蛋、奶、水产品等用于营养的饮食消费大幅度增加。据国家统计局兰州调查队调查资料显示:1980年,兰州市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支出237元,其中主食支出51元,占食品支出的21.5%。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支出4758元,其中主食支出535元,占食品支出的11.2%,比1980年下降10.3个百分点。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肉类23公斤,水产品6公斤,动植物油12公斤,分别比1980年增长1.6倍、1.4倍、2.3倍;人均消费鲜蛋11公斤,比1980年增长83.3%。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消费理念的转变,在外用餐被越来越多的居民家庭所接受,成为普通大众节庆、聚会、休闲的主要形式。1997年,城镇居民人均在外饮食支出111元,占食品支出的6.6%。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在外饮食支出1697元,占食品支出的35.7%。
5衣着消费观念正在逐步更新
40年前,“时尚”对兰州人来说,是个很遥远、很陌生的词。随着收入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深埋了几十年的爱美之心,开始在服装上得以释放。兰州人衣着消费的观念逐步更新,人们对衣着的认识由保暖御寒的工具向时尚化转变。对于很多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很难想象四十年前,出行主要靠双脚的生活。那时,拥有一辆自行车就有了在朋友们面前炫耀的资本。现在,出门即可坐车,公交车内配备空调、移动电视;出租车、私家车越来越多,花样繁多的交通工具让距离不再遥远……
国家统计局兰州调查队调查资料显示:1980年,兰州市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77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18.6%;2017年,兰州市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1931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8.0%。
2017年,兰州城镇居民人均交通支出1867元,比1991年增长68.1倍。到2017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摩托车11.3辆、助力车7.2辆、家用汽车24.4辆。
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通讯消费支出1118元,比1992年增长309.6倍,年均增长25.8%。兰州晚报全媒体记者王星明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