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亿元到80亿元—— 工业彰显金昌实力
原标题:从1.8亿元到80亿元——工业彰显金昌实力
金昌,这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搭上改革开放的快车,盛妆而出,春秋正隆——
从1981年到2017年,全市工业增加值从1.8亿元增长到80亿元。数字述说着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
建市至今,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出5个周期性发展特点,每个周期都有一个崭新的高峰出现。从一个高峰走向另一个高峰,每一个高峰的出现,都印证了改革创新、工业强市战略的正确;每一个高峰的出现,都是依靠科技力量,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的嬗变。
改革,松绑放权焕发活力
1981年,改革开放初期,国务院批准设立金昌市。工业是金昌最明显的标识:全市历次重大会议确立的指导思想,都将工作重心放在服务金川镍基地建设上,旨在把金昌建成以有色冶金工业为骨干,重化工、建材和其他辅助工业配套的现代化工业强市。循着这一目标,金昌的工业企业走上了不断改革发展之路。
让我们回望上世纪80年代。198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一场以“松绑放权”为主旨的国企改革,席卷了中国。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诸如承包制、厂长负责制、分配制度改革、企业兼并、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等等,一系列探索、深化企业改革的措施催化出金昌工业新篇章……
金川集团公司走在了改革前列。从1981年被确定为试点企业起,金川集团公司就开始了扩大自主权改革,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定岗定人,中层干部聘任、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挂钩……
两年后,金川集团公司又率先实施利改税改革,企业活力得到极大激发,电解镍产量首次突破1万吨,实现了“三年三大步”的奋斗目标。
国有大企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本地企业发展。进入上世纪90年代,在淘汰落后产能、关停“五小”企业的改革中,4家各自为阵、无序竞争的小水泥企业走向集团化联合发展之路,重组建立的金昌水泥集团公司年产量从34万吨增长到200万吨,产值从几千万元增长到14亿元,创下了骄人业绩。
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是深化改革成就了今日之金泥。
由大变小,因小变强,是深化改革救活了濒临倒闭的金昌铁业集团公司。
自建厂以来,金铁集团公司一直是“明星企业”,曾连续10年跻身“甘肃工业100强”行列。但就是这样的明星企业,近年来因国内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产品销售量急剧下降,处在生死存亡的边缘。
转型发展才能脱困求生。2016年起,金铁集团由单纯生产、销售生铁向开发和生产高端民用产品转型,启动了年产50万口精品锅具项目。一口锅救活了一个企业,实现了华丽转身……
生动的实践一次次证明,深化改革是推动工业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创新,工业经济如虎添翼
进入新世纪,我市工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技术水平迅速提高,结构不断优化,产品竞争力日益增强。工业经济占全市国民经济的比重达60%左右,工业企业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75%,工业领域从业人数占城镇在岗人数的50%……工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从未被撼动,而让这座工业“大厦”屹立不倒的正是科学技术的强力支撑。
在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镍钴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展厅内,参观者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句话:“金川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科技进步史,科技创新始终是驱动金川发展的动力,是金川的传家宝。”
从1978年到1986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方毅同志9年间“八下金川”,亲自主持科技攻关,全国50多家科研院所联合攻克了金川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一大批技术难题。进入新世纪,金川集团公司依靠自己的科研力量,完成的“复杂难处理镍钴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课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个来之不易的奖项,不但解决了企业自身发展的瓶颈问题,也为全国有色冶金行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尝到了科技攻关甜头的金川集团公司,特别注重自身科技平台建设,这些平台研发成果的应用,又为企业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依靠大企业创新平台,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得到加强,产业创新支撑平台相继搭建。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6个;国际标准研制创新示范基地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省级有色金属新材料创新创业示范园1个;省级科技孵化器2家、省级众创空间2家、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18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已成为提升全市工业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成立于2015年的镍钴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已制定出5项行业生产标准、1项国家标准,发明专利达48项。研制出的有色湿法冶金特种测量控制仪在第九届国际发明展览会上荣获金奖,攻克了冶炼过程中的酸碱控制难题,使湿法冶炼产品质量更优、成本更低。
金泥、金铁、金化等地方企业年年都有新项目,小改小革产生的产能、产值不断提升。我市的民营企业在创新发展方面也是风生水起。
金昌万隆实业公司2013年落户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后,利用我市丰富的冶炼热熔废渣生产无机纤维等产品。由于项目设备属首创,无现成经验可循,研发和试验过程极其艰难。万隆实业公司引进专家团队,进行了80多次工业实验,1000多次工艺改进,最终打通了节能型无机纤维沸腾熔炼系统工艺难关,建成世界第一台节能型无机纤维沸腾熔炼系统。该公司还陆续研制成功了国内首条岩棉装饰保温一体板全自动规模化生产线、国内首条高强度竖丝防水岩棉板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国内四刀头岩棉水切割系统。
不管是驻金大企业、地方企业,还是我市民营企业,都十分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不管是本土人才,还是“借脑引智”为我所用的院士专家,都是金昌工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动能”。惜才、爱才、用才,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目前,全市科技活动人员已达434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累计31人,国家创新创业人才1人;省“555创新人才工程”28人,省领军人才和省优专家32名。日渐丰厚的人才家底正在为金昌工业输送着强大的创新能量。
引进、改造、研发、创新,科技为工业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循环,提质增效接续发展
作为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工矿城市,我市在享有“镍都”美誉的同时,长期以来也承载着资源约束与生态环境的压力。历届市委、市政府班子始终在探索如何吃干榨尽“三废”资源,发展接续产业,壮大工业实力,造福金昌人民。
2006年,在全面分析我市基础条件和产业现状、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我市委托兰州大学国土与区域规划研究院编制了《金昌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全市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和目标任务。
思路决定出路。从构建“一线(省道212线)三点(金川、河西堡、永昌)经济带”产业布局出发,按照生活区北移、生产区东扩的城市发展思路,我市对每一个节点的发展定位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在金川重点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工艺相近、衔接紧密、关联度强的相关产业,在河西堡重点发展化工、能源、建材、冶金和现代物流业及拓展的产业,在永昌重点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
从2007年起,我市循环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市上抓住金昌被确定为全国7个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之一的难得机遇,建成了占地10平方公里的新材料工业园区,引进3家上市公司、13个关联项目落地工业园,为金昌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目前,工业园区产业集聚集群的“洼地效应”初步显现,集约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不断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全面推进工业强市战略,进一步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步伐。作为国家确定的重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全市循环经济发展源头企业,金川集团公司特别重视循环经济的发展,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支持地方政府发展循环经济。金川集团公司围绕延伸主导产业链,将烧碱、海绵钛、羰基镍、精密铜镍合金管棒以及铜材深加工和镍盐系列产品等项目,作为新材料工业园区的主体项目入园建设。地企双方共同引进了贵州瓮福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充分利用金川集团公司副产品硫酸、液氯以及工业尾气发展相关产业,大力发展有色金属深加工项目,建设PVC、硫酸钾以及印花镍网、高温合金铸造等新型接续产业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对于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扩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经济转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创新无止境,探索无止境。今天,循环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市工业经济的一大亮点,“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已经形成,有色金属、冶金、硫化工、磷化工、氯碱化工、煤化工六条产业链,构建起区域大循环格局。以此为核心内容的“循环经济金昌模式”被央视、中国青年报等国内媒体报道并给予高度评价,并入选国家发改委编撰的《中国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案例》。
从一杆杆入地的钻机、一艘艘下海的潜艇,到遨游苍穹的“神舟”系列宇宙飞船,金昌人用自己的产品助推了中国工业的腾飞;从邓小平同志称赞的祖国的“金娃娃”,到甩掉“贫镍论”的“中国骄傲”,金昌人书写了工业文明的灿烂篇章。新时代,金昌工业正以强劲的势头,向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
相关新闻
- 2018-10-30前9月甘肃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收窄
- 2018-10-26兰州城关区供暖工作将强化对供热企业的监督检查 供热服务电话须24小时人工值守
- 2018-10-30甘肃省直6个事业单位公开招聘59名工作人员
- 2018-10-30天水市6户企业荣获“甘肃省实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单位”等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