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美黄河行 生态新甘肃】陇西:民间资本助力水土保持 濯濯童山披绿装
通安驿镇老城山流域山上林木葱郁。
每日甘肃网讯(记者金奉乾)当你走进陇西县通安驿镇老城山流域,眼前的场景会让你惊叹不已。原本光秃秃的山上栽满了各类树木,山间建有规模宏大的养殖场,山下的药材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正忙碌着收药材……9月19日中午,“壮美黄河行,生态新甘肃”网络媒体采访团的记者们用笔和镜头记录下了这些场景。据了解,近年来陇西县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开发,带动全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63.68%,在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和当地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有力带动了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群众增收,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通安驿镇黑家岔村村民马吉仓这两天没有进城务工,他将挣钱的目标选在了药材种植基地。
村民马吉仓在药材种植基地拔柴胡。
“刚下过雨,土质松软,不用使大劲就能将柴胡拔出。这里离家近,一天可以挣到100元。”马吉仓一边干活,一边向记者介绍道。
其实,在黑家岔村,像马吉仓一样的村民很多,他们积极转变观念,加入到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
陇西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市中部,总面积2408平方公里,总人口51.9万人,自然条件严酷,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是全省43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近年来,陇西县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开发。积极鼓励引导县内民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个人,按照“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理念,通过流转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方式投入资金参与水土流失治理,逐步形成了政府投入治理与民间资本参建“双轮驱动”新模式,全县累计引进民间资本3.35亿元,参与治理小流域39条。
山下的蔬菜大棚。每日甘肃网记者金奉乾摄
陇西县水土保持局副局长秦昆告诉记者,陇西县坚持把特色产业培育开发作为民间资本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方向,鼓励引导农户和村集体通过转包、出租、转让等方式,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地经营权依法有序向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为主的社会民间资本流转,扶持民间资本推行集高效种植、生态养殖、沼肥还田等为一体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全县累计引导民间资本流转土地21.6万亩、荒山2万亩,发展林果种植大户及专业合作社68家,建立1000亩以上林果基地13个,畜牧养殖大户及专业合作社420家,发展养殖小区94个,带动全县中药材、马铃薯、林果、全膜玉米种植面积分别达到35万亩、40万亩、12.7万亩和65万亩,初步形成了以特色富民产业为支撑的民间资本治理生态之路。
据介绍,陇西县扶持培育了一批投入资金大、开发模式新、治理成效好的民间资本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先进典型,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甘肃印象生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从2012年以来,在通安驿镇老城山流域流转荒山5400亩,累计投入资金6400多万元,栽植核桃2200亩、油牡丹50亩、李广杏、软儿梨3000亩,拓展场地130多亩,搭建鸡舍12处,养殖种鸡2万只;建成4000平方米的联动温棚一座,采摘大棚5座;并在县上相关行业部门的项目扶持下,新修通村公路10公里、田间道路8公里、蓄水池4座,建成了旱作高效滴灌工程。企业就近吸纳200多名当地富余劳动力长期从事抚育管理工作,人均年增收1.5万元以上,走出了一条林果产业与生态治理相结合、企业发展与农户增收相联结的特色发展路子,为当地贫困户精准脱贫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关新闻
- 2018-09-21【壮美黄河行 生态新甘肃】陇西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农村发展添后劲
- 2018-09-212018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10月11日将在陇西举办
- 2018-09-21《甘肃省东西部扶贫协作三年行动计划》出台 多协作补短板助力陇原全脱贫
- 2018-09-21甘肃省中药饮片采购对接会在陇西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