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教育

薪火相传一甲子 宏图大展正当时——写在兰州交通大学60周年校庆之际

18-09-12 08:46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沈文刚

  原标题:薪火相传一甲子 宏图大展正当时——写在兰州交通大学60周年校庆之际

  兰州交通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第三所铁路高校。60载发展历程,深深铭刻了兰州交通大学风雨无阻的办学信念、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蓄势高远的战略眼光、强化特色的创新道路,彰显了一种赓续绵延、历久弥坚的大学精神。2000年,由铁道部划归甘肃省管理之后,学校提出了“立足甘肃,面向社会,服务铁路,办出特色”的办学方针,为行业和地方发展提供科技、人才支持,为甘肃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肇基京唐传承百廿年交大血脉

  翻开兰州交通大学的历史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部与新中国交通、土建、机械、电信事业共生共荣的创业史,是一部埋头苦干、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奋斗史。透过历史的烟云,学校历史可以追溯到1896年成立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和南洋公学,以及1909年成立的邮传部铁路管理传习所。

  1958年,陇海、包兰、兰新、兰青四大铁路干线在兰州交会。为适应铁路大发展的需要,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将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部分系科成建制地迁往西北,在兰州组建我国第三所铁路高校——兰州铁道学院。建校当年,林达美、胡春农、沈智扬、孙祺荫、张殿执等340多名教职工从京、唐两校成建制调入学校。之后又抽调了一批留苏科学技术副博士和研究生充实教师队伍。

  1958年5月1日学校正式组建。同年6月20日,兰州铁道学院动工典礼大会举行,安宁校址“工字楼”学生宿舍破土动工。当年夏天开始全国统一招生,共招收新生446人。同年9月1日,兰州铁道学院首届学生开学典礼在东岗校址举行。

  建校伊始,学校根据国家铁路建设的需要成立了铁道建筑、铁道桥梁及隧道、铁道运输、铁道电机、铁道机械5个系,共设7个专业。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的铁路高校和较早设立的工科大学,学校始终秉承京唐两校的优良办学传统,坚持实施“固基强能”的人才培养方案,把基础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教学摆在突出位置,教学管理严格、教风学风淳朴。

  1958年至1966年,在铁道部和甘肃省的大力支持下,师生员工甘为人梯,艰苦创业,学校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轨,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校园建设初具规模。八年里共培养本专科生和干部毕业生3571名,函授生1030名。

  铸梦金城续写一甲子办学辉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的教学、科研及各项工作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1977年学校恢复招生,1981年成为我国首批学士学位和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0年,学校实行了“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3年,学校更名为兰州交通大学,同时申请到3个博士点,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2005年,学校以“优秀”结论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2007年,学校获准设立了首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数据显示,兰州交通大学为目前甘肃省内拥有全国十强学科的三所高校之一。2018年起,学校普通类本科在甘肃所有专业调整至一本录取。近年,学校持续保持本科生高就业率和高就业质量,成为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学生就业人数最多的高校。

  60年来,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整体办学实力居甘肃省高校前列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2006年,学校提出了创建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指导思想;2009年,提出了“育人为本、质量为先、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发展思路;2011年,基于“协同发展”的理念,与西北师范大学一同倡导建立了“安宁五校战略联盟”;2014年,制定了《兰州交通大学章程》,形成了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近年,学校在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教学成果奖、国家工程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特色专业点建设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实现了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重大战略转变。

  ——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全面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积极探索分级教学管理模式,启动了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有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成394个校内外学生实习基地。开设“詹天佑班”“茅以升班”和“卓越工程师班”。实现了土木、机械、通信、艺术等学科省级实验室全覆盖。学生在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全国结构设计竞赛等30余项国内竞赛中连年取得佳绩。

  ——学科布局与结构更加优化。如今,学校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增达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增达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增达9个,形成了涵盖工、理、经、管、文、艺、法、农、教等9大门类的学科体系。5个学科入选甘肃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有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省级特色专业。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车辆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等轨道交通学科专业群优势明显。2017年,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跻身全国B类学科行列,机械工程学科被评为B-类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2个学科被评为C-类学科。

  ——科研能力大幅提升。学校在光热综合利用、真空绿色镀膜、土木工程新材料、桥梁抗震与加固、城市扬尘处理、水资源处理及综合利用、无线电(北斗)技术及应用、生物农药、染缬艺术与丝路文化挖掘研究等领域形成了稳定的科研方向,获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在内的一大批高水平科研成果。是全国承担青藏铁路科研项目最早最多的高校,并获得2008年全国科技进步特等奖。学校牵头创建甘肃省太阳能光热应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功加入“中国高速列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六个行业性战略联盟。“敦煌彩塑制作技艺传承研究基地”成为我校第一个也是目前甘肃省属高校中唯一的教育部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基地。

  ——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明显增强。组织实施了“青蓝人才工程”、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双师型师资培养计划,大力营造吸引、培养、留住和用好人才的良好氛围。学校拥有一支以2位双聘院士、1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位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11位省级教学名师、41位甘肃省领军人才等240余位国家级省部级专家为代表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十三五”以来,学校每年为人才培养投入1000余万元,为新进青年教师启动“引进博士科研启动金”“校青年基金”等专项基金;组织实施“百名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等项目;在国家绿色镀膜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电技术研究所、国家大学科技园等三个单位挂牌成立了“人才特区建设试验示范基地”。

  ——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高。办学60年来,在校生规模从建校初期的400余人发展到今天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高职生和成人教育学生等各类在册人数3.5万余人。学校培养出以中科院院士赖远明、万科集团原董事会主席王石为代表的一批杰出校友,累计毕业生达到近20万人。他们以“思想作风朴实、基础理论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的良好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创新创业教育及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成效斐然。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十三五”以来,每年专项经费投入在200万元以上,并逐年增长;建成了电工电子、智能车训练、机器人训练等6个创新实践育人基地。2016年9月,成立创新创业学院。2017年,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第三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大学科技园荣膺2016年“全国工人先锋号”、2017年“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称号。

  ——对外合作和交流范围日趋扩大。学校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中美人文交流专项学分生奖学金、中欧学分生专项奖学金留学生接收院校和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目前共有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名留学生。与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2+2双学位联合办学项目,已成为甘肃省和国外知名大学联合办学的典范。学校加入了“一带一路”高校联盟、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联盟、中国—东盟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建立了兰州交通大学土库曼斯坦文化研究所、马其顿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中国孟加拉电力人才实训基地、土库曼斯坦交通通信大学科技教育中心、孟加拉孟中学院科技人才培养基地等国际教育科研合作机构。与中航工业兰飞公司共建省级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与青岛市城阳区政府共建兰州交通大学青岛研究院;与常州市政府共建兰州交通大学常州研究院。先后与24家大型企业建立了“订单式”培养合作关系。

  ——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先后参与了青藏铁路、京津城际铁路、京沪高速铁路等一批在世界铁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程建设。学校研发的机车运用安全专家系统、寒旱地区耐久性混凝土、机车中冷器等上百项技术、成果全部拥有技术创新点和知识产权,有近三分之一被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发展基金项目、甘肃省重大科技专项、甘肃省循环经济重点项目等重大项目,广泛应用于国防建设、交通通信、环境保护、农业生产、煤矿开采、汽车制造、物流管理等领域和行业,为推动相关领域和行业的技术革新、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立德树人工作扎实推进。建校60年来,学校秉承“尚德励志博学笃行”的校训,形成了“奋发向上、艰苦朴素、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优良校风,“报国图强,臻于至善”的詹天佑精神深入人心。形成了以“院士论坛”“博士论坛”“天佑时政讲坛”“天佑青年讲坛”为主体的学术阵地;建成了校史馆、丝绸之路染缬艺术博物馆、天佑铁路主题博物馆、大学生“创客”基地等主题文化场所;打造了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大学生社团文化节、大学生读书文化节、研究生体育文化节、全民健身体育节、留学生国际文化节等科技文化活动品牌,研究生支教、送知识送文化下乡、志愿者行动等蓬勃开展。

  继往开来奏响新时代奋进华章

  六十年栉风沐雨,几代兰州交大人紧抓机遇,肩负使命,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之路,成功实现了“三大转变”,即从工科性大学向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的转变;从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向以博士、硕士、学士齐备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转变;从单一的人才培养基地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相结合的综合性科技创新基地的转变。

  在未来的征途上,我们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创新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生态体系,以建设一流学科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完善体制机制,提升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组织实施“专家名师打造计划”“高端拔尖人才引进培养计划”“创新团队打造计划”“工程实践能力拓展计划”和“学术创新能力拓展计划”五大人才计划,不断优化教学、科研和管理队伍结构;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培养和造就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以社会服务为导向,开创校地合作新局面,建立健全学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合作的长效推进机制,培植新的牵引点和发力点,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水平的全面跃升。充分发挥工科优势和“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联盟”作用,突出铁路特色,立足甘肃,面向全国,服务交通,向我们既定的目标迈进。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兰州交通大学全体师生员工一定会同心同德,在改革中奋进,在创新中发展,为实现创建国内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行,再创一个新的甲子辉煌!

精彩推荐

  • 昔日出差 百里车程需半天 如今出行 千里河西一日还 昔日出差 百里车程需半天 如今出行 千里河西一日还
  • 兰州多座地下通道建成后长期封闭“休眠” 兰州多座地下通道建成后长期封闭“休眠”
  • 兰州网红店:红不是一次意外的邂逅 兰州网红店:红不是一次意外的邂逅
  • 兰州市体育发展跑上快车道 兰州市体育发展跑上快车道
  • 图解:喜迎文博会| 敦煌声音 图解:喜迎文博会| 敦煌声音
  • 图解|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诞生成长记 图解|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诞生成长记
  • 兰州城心心里几条精致历史文化小巷 最别样的“兰州小巷组合游”攻略 兰州城心心里几条精致历史文化小巷 最别样的“兰州小巷组合游”攻略
  • 兰州九州大道拓建 交警提醒驾驶员注意避让通行 兰州九州大道拓建 交警提醒驾驶员注意避让通行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迎接甘肃省第十四届运动会 临夏准备好
2   甘肃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三次主
3   【史敦宇敦煌壁画复原精品展】晚唐藻井
4   【史敦宇敦煌壁画复原精品展】晚唐舞乐
5   【史敦宇敦煌壁画复原精品展】初唐舞乐
6   【史敦宇敦煌壁画复原精品展】晚唐舞乐
7   李荣灿在调研北环路滑坡情况时强调:争
8   【史敦宇敦煌壁画复原精品展】北魏药叉
9   【史敦宇敦煌壁画复原精品展】中唐舞乐
10   【史敦宇敦煌壁画复原精品展】晚唐舞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