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牛还犊”赚钱又分红 兰州榆中县甘草店镇“三变+特色养殖”注入脱贫攻坚新动力
原标题:“母牛还犊”赚钱又分红榆中县甘草店镇“三变+特色养殖”注入脱贫攻坚新动力
育肥的肉牛
榆中芳美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向农户进行分红
眼下,正值甘草店镇夏收后农闲之时,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甘草店镇借助“三变”改革的东风,按照“选对一个产业,找准一个带头人,选好一个经营主体”的原则,将位于贫困山区咸水岔村的养殖标准化程度高、效益高的榆中芳美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作为“三变”改革的承接经营主体,围绕“牛”产业探索出了“5+3+1”(“5”就是“母牛还犊”、“分散养殖育肥”、“集中托管托养”、“订单收购饲草”、“入股分红”五种带动农户增收的方式;“3”就是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种变革方式;“1”就是风险防控这一“安全阀”)的芳美模式。据悉,这里也是榆中县农村“三变”改革6个省级试点村之一,全县像这样的养殖企业还有25家,总共存栏5万头。
农民账怕细算收入可观当起“股民”
何得明是甘草店镇蔡家沟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2017年1月份,甘草店镇举行产业扶贫第二批肉牛养殖发放和农户入股分红仪式,感受到周边参与第一批产业扶贫农户增收成效明显的何得明,立即申请参加了第二批产业扶贫。考虑到妻子要在家里照顾孩子,何得明选择了母牛还犊的增收模式,他花两万元购买了合作社提供给贫困户的两头受孕母牛,在2017年3月份已将两头小牛犊按每头6000元的价格卖给了合作社集中育肥。
“今年家里的母牛又下了两头小牛犊,这几天就能卖出了,我还是想卖给合作社,不仅他们收购的价格要比市场上好,而且我们对这里有着特殊的感情。”何得明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买来的两头受孕母牛仅一年半就下了4头牛犊,每头保守按照6000元算,能赚24000元。自己在农闲时还在芳美合作社打工,每天130元工资,每月平均能去20来天,一个月下来光打工最少都能赚2500元。”
榆中芳美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国庆告诉记者,目前合作社已带动发展46户,其中建档立卡户12户,养殖繁育母牛126头,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张宏喜是甘草店镇果园村的建档立卡户,考虑到两个孩子都在读大学,加上家里务农收入不景气,因学致贫的他听了张国庆对5种增收模式的介绍后,在2017年8月份选择了在芳美合作社打工,夫妻俩仅每月务工收入就有5000多元。
“我们不仅在合作社务工,还花8000元购买托养了两头肉牛。在这里既有务工收入,每年年底合作社还要向我们发放不低于10%的利润分红哩。自去年8月份到现在,家里就收入了6万多元。”为了帮助像张宏喜这样的困难家庭脱贫致富,甘草店镇党委、政府联合榆中芳美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政府配套产业到户资金,贫困户购买肉牛肉羊,由合作社集中托管托养,合作社向贫困户每年给予不低于10%的利润增收。不仅如此,入股的农民和村里的贫困户还可以选择在合作社打工,获得工资性收入。目前,参与托管托养的贫困户已达74户。
据悉,甘草店镇除了“母牛还犊”“集中托管托养”模式带动农户脱贫致富取得显著成效外,合作社还向有意愿的农户发放2至3头育肥牛进行分散育肥,合作社统一收购销售。目前,已带动84户农户,其中建档立卡户15户,分散养殖肉牛200头;合作社还与农户签订了收购合同,统一收购农户种植的饲草。目前,已带动134户种植饲草1500亩,户均收入1.5万元左右;合作社还将政府配股资金、扶贫带动资金和农户入股资金对每个贫困户进行配股,并向贫困户每年按入股资金的10%予以分红,目前已发展增资配股户170户。
为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榆中芳美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还充分利用天津宁河区提供对口帮扶的400万元资金,对全县除五保户、一类低保户之外收入不足4000元的80户建档立卡未脱贫户(龙泉乡30户、哈岘乡两户、甘草店镇47户、高崖镇1户)每户配股5万元,并按照10%的比例给贫困户每户每年分红5000元。
“既能赚钱,又能照顾老小,谁还愿意出去打工?”咸水岔村年近60岁的李耀兵感慨地说。2018年,家里的6亩土地参加了土地入股,一年每亩能领上300元的入股分红。
农民从打工到返乡创业变身大“股东”
领上“租金”、挣到“薪金”、分得“股金”!农民的收入从以前单一的地里“刨”到现在的“领”、“挣”、“分”。收入方式变了、收入数量高了!这是甘草店镇为六十岁以上、劳动力缺失的困难农户敞开的致富门路。
“像我们这样的家庭,没有劳力的土地咋办?这个土地入股分红的政策正好碰在我们的心坎上了!”和李耀兵一样,年过60的宋学仕通过土地入股的形式,家里也有了稳定的收入,这样就不用担心因为年迈无劳力而荒废土地,到了年底还能领上一笔可观的分红。
榆中芳美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张国庆是地地道道的兰州人,2014年7月在甘草店镇注册成立榆中芳美养殖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1000万元,现有固定资产1200万元。2014年至今,合作社投资1200万元建成一座占地30亩的肉牛养殖基地,包括标准化牛舍10间3000平方米,标准化羊舍4间1200平方米,并完成水电、防疫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合作社规模养殖西门塔尔肉牛600头,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占地36亩、总投资2000万元,建成后肉牛养殖规模达到2000头以上,将成为榆中县规模最大的肉牛养殖基地。
4年来,合作社发展会员66人,不断创新产业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带动全镇242户建档立卡户实现户均增收5000元,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了成效。
当问到为什么会选择来榆中搞这么大的养殖合作社时,张国庆说,10多年前他在兰州市城关区建了休闲山庄,每年至少有上百万元的收入。在进购原材料的过程中,发现当地优质牛羊肉缺少,外地购进价格又高,品质也无保证,便萌生了在周边农村自办一家肉牛养殖场的想法后,综合各方面考虑,最终选择了在甘草店镇建场搞养殖。
“虽说我是在城里长大的,但往上数三代也是农民出生。起初是为了办好餐饮才想着来这里搞养殖,但经过和农民相处后,我已经把这里当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了。”张国庆告诉记者,现在兰州的休闲山庄仍在营业中,但他一年中三分之二的时间都花在合作社里。看着农户对他的信任和支持,特别是拿到工资和分红后幸福的笑容时,他有信心留在这里和大家一同打拼奋斗,尽早脱贫致富,实现小康梦,他说这样的人生才踏实,更有价值和意义。
“三变”变活了“农民”变火了“农村”
甘草店镇党委书记魏立荣介绍说,今年全省农村“三变”改革现场推进会在榆中召开,特别是观摩团来芳美肉牛养殖合作社现场观摩,更是提振了全镇推行“5+3+1”“三变+特色养殖”改革模式的信心。就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甘草店镇在积蓄力量、深化认识、试点先行基础上总结经验,主要通过围绕资源变资产,盘活集体资源,将塘坝、村集体土地、砖厂等入股合作社,设立了塘坝股、土地股、闲置资产股三类股份,按照10%比例进行分红,村集体每年保底分红4万元以上;围绕资金变股金,盘活财政资金,设立了帮扶资金股、财政资金股、互助资金股,进行分红;围绕农民变股东,盘活农户各类资源,结合产业到户资金和产业扶持政策,设立了肉牛股、土地劳务股、饲草股三种股份,打造“股份农民”。同时,为了拧紧风险防控这一安全阀,保护好农民权益,还采取了科学喂养提质量、加强防疫保安全、购买保险降风险、落实险金抓保障、股金变牛民放心等措施,走出了一条符合甘草实际的“三变”改革之路,真正实现了“三变”惠“三农”。
为使贫困群众都成为产业发展的主人,榆中县将“三变”改革作为推进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聚焦“产业融合、主体培育、利益联接”三个关键环节,在现行农业经营体系中求变,在全面释放改革红利中求好,在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中求效,全力抓好“三变”改革省级试点工作。
通过农村“三变”改革,全县既盘活了农村自然资源、存量资产、人力资本,又鼓起了贫困群众的钱袋子。除甘草店镇外,榆中县城关镇李家庄村、小康营乡浪街村等5个省级“三变”改革试点村还紧盯休闲农业、高原夏菜、中药材、百合、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形成了“三变+田园综合体”“三变+规模种植”“三变+特色养殖”“三变+乡村旅游”等发展模式。目前,6个试点乡镇以自有资产资金参与农村“三变”改革的农户有185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85户),已分红123万元。全县21乡镇74个村4.2万农户9.97万亩土地都参与到三变改革的大潮中。
如今,“三变”改革下的榆中大地,展现出一幅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乡村振兴画卷。
记者手记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让农村沉睡的资源活了起来,分散的资金聚了起来,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自2017年9月以来,榆中县把“三变”改革作为乡村振兴的“总抓手”、脱贫攻坚的“新引擎”、农村改革的“重头戏”,按照“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产业为平台、股权为纽带、企业为龙头”的思路,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创新探索多种发展模式,拓宽农民增产增收渠道,助力脱贫攻坚。
记者通过走访了解甘草店镇“5+3+1”“三变+特色养殖”改革模式,从这里感受榆中激活发展要素,释放“三变”改革红利,注入脱贫攻坚新动力的伟大实践。
相关新闻
- 2018-09-05天水市清水县全力推进农村“三变”改革
- 2018-09-03改革释放农村新的活力——酒泉市农村“三变”改革发展纪实
- 2018-08-31【脱贫路上的故事(23)】“三变”改革气象新
- 2018-08-28脱贫攻坚看甘肃丨静宁县吴庙村: 小苹果变成“金果果” “三变”改革助农增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