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40年】陇南宕昌县下罗村的新生
【专题】“改革开放40年新变迁 脱贫攻坚看甘肃”2018全国百家网媒扶贫攻坚典型宣传活动
原标题:【我们的40年】40年前,宕昌县下罗三队开了甘肃包产到户先河,
如今他们逐梦小康
下罗村的新生
下罗村村民文化广场,成了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通讯员 后孝贤
记者 宋振峰
40年前,中国改革开放大幕开启。
但鲜为人知的是,早在1978年春天,宕昌县哈达铺公社下罗三队22户农户为了摆脱贫困,暗中自发将集体的260亩耕地包干到户。
他们并不清楚,这一分田壮举,开了甘肃包产到户先河。
风起云涌,春华秋实。4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弹指一挥间。然而,在这40年中,下罗三队所在的下罗村村民的梦想得以不断实现,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富裕。
进入新时代,下罗人的小康梦想,指日可待。
40年前的春天,下罗三队悄悄将集体所有的地分了
从哈达铺镇下火车,到宕昌县城必经国道212线。在公路边上的诸多村子中,下罗村是其中再普通不过的一个村庄。记者到下罗村时,当地的司机师傅一不留神就开过了。
造访这里,缘于之前记者查阅的很多资料中介绍,1978年春天,下罗三队已将集体的地按劳划分到户。
今年74岁的杨元清,时任下罗三队会计,至今仍对这段历史记忆犹新——
陇之南的春天总是来得格外早。1978年农历二月,下罗三队就准备种地了。有天晚上,队长傅付生将杨元清和另一名副队长喊到他家,说村里22户人家,只有4头牛耕地,连买牛的钱都没有,当年要将集体的耕地按劳动力划分到户。
紧张,兴奋,忐忑不安……但谁能不同意呢?当时作为村干部,杨元清家里的炕上只有被子,光席一张。白面,那是过年才能吃上的稀罕物,家人常常吃不饱。为了维持生计,他的爱人和其他许多村民,白天跑到附近的山林里,偷偷砍伐树木,烧成木炭后拿到集市去换点钱。一麻袋木炭,才能称6斤盐、再灌1斤煤油,运气好的话,再买点洋芋。
第二天晚上,下罗三队22户人家,集中到了队长傅付生家。大家抓阄,将队里的260亩地分给了53名壮劳力。时隔40年,杨元清现在仍能清楚地记得,他家分了6分当归地、1亩洋芋地、2亩冬小麦地、1亩青稞地、1亩燕麦地,牛的饲料地,每家还给了2亩。
当时,他们谁也没有想到,他们的这一举措其实触碰到一个重大而基本的问题——“包产到户”调整了生产关系,改变了原有的分配方式,极大释放了蕴藏在每个人身上的生产力。他们更没想到,中国农村改革的天空已是曙光再现。
当年秋天,下罗三队喜获丰收,队里买了8头牛。1978年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瞒着上级的社员们终于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了。
第二年,他们的粮食产量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粮食总产从前一年的9300多斤提升到了32700多斤,是原来的3倍多。
下罗三队的这一探索引来了多方聚焦。1979年1月,哈达铺公社公开推行他们的经验。1979年8月31日,《甘肃日报》用大半个版的篇幅报道了下罗三队以及哈达铺公社的做法。
1979年9月6日,时任甘肃省委第一书记的宋平同志专程前往下罗三队进行了调研。
在共和国波澜壮阔的农村改革历史上,宕昌县哈达铺公社下罗三队写下了精彩的一笔。
40年来,下罗人盼小康、奔小康的梦想从未停止,他们一直为过上好日子在努力
包产到户让下罗人的粮够吃了。可扬眉吐气的日子没持续几年,在风起云涌的经济浪潮中,下罗村赶不上趟了。包括三队在内的许多村民觉得,他们家有余粮,钱袋却空空,心里还是发慌。
为何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
下罗人苦苦思索。他们发现,下罗人得益于在土地上做文章,但是却被土地“绑”死了。
恋土恋家的狭隘乡土意识,像“紧箍咒”一样束缚着下罗村生产力的发展。
现实摆在面前,下罗村971口人,只有1054亩地,前些年山地退耕还林后,川地只有364亩。
人多地少的困境如何突破?
只有改变思想,才能告别贫穷。这是1996年,30岁的杨苟月远赴新疆打工时的唯一想法。
当时,她丈夫因癌症去世了。为了给爱人看病,杨苟月将家里唯一的1头骡子和所有的粮食都卖了,还欠了亲朋好友一屁股账。
靠种几亩薄田刨收入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怎么办?
杨苟月决意逃离家乡土地的束缚,到外地打工挣钱去。她将9岁的小儿子留给老母亲,勇敢地带着大儿子去了新疆,成了村里第一拨走出去的“打工族”。整整十多年,每年刚过完年,她就带着梦想和希冀,像候鸟一样远赴新疆,冬天才回家。
靠着勤劳的双手,杨苟月第一年就挣了2100多元。慢慢地,她将欠下的账还完了,日子也一天天好了起来。到新疆打工后的第十个年头,2006年,她将自家的8间土坯房全拆了,在村里第二家盖起了砖瓦房。6年前,她家盖起了二层楼。
思想的闸门在下罗村又一次被打开,催促着人们去闯、去奋斗。过去到邻近村庄集镇算出远门,现在,跟随着杨苟月的步伐,一个个下罗人开始往全国各地跑,劳务经济成了他们的“铁杆庄稼”。在下罗村,如今全村超过一半的人都在外打工,一些人还长期在外地定居了下来。
去年,杨苟月还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种地拾棉花。“上岁数了,干不动了。不过,短短5个月,我挣了近2万元。像那些年轻媳妇,手快的,能挣3万多元呢。”5月19日,今年52岁的杨苟月对记者说。
思路一变天地宽。通过出门打工,下罗人挣了票子,盖了房子,换了脑子。很多村民脱了贫,一些人家还提前实现了小康梦。现在,下罗村村民年人均收入5300元,三分之一的村民都买了小汽车,还有16户人家盖起了二层楼。
40年后的今天,沿着改革开放这条必由之路,新时代的下罗人铆足劲儿向全面小康进发
改革,在接续奋斗中发展,在继往开来中推进。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全面深化改革,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尤其是党和国家打响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让下罗村大变样了。
10年前,下罗村三分之二的人家住的是危旧房,现在只剩10户人家住C级危房,今年预计全部能改造完。村民不仅住上了新房子,也再不用到河里挑水了,家家打了小电井,吃上了安全水。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2014年,水泥路通到了家家户户的门口。前年,村里建起了文化广场,安上了太阳能路灯。一到晚上,灯亮了,村民们的心也亮了。
更让下罗人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改革红利转化成了民生福祉,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现在,杨苟月6岁的小孙子在镇街道上幼儿园。每天早晚,校车就按时将小孙子接送。
其实,村小学5年前也开设了幼儿班。只是她觉得在幼儿园,能让小孙子受到更好的教育。“不管怎样,我们农村的孩子也能接受幼儿教育了。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杨苟月的两个儿子以及12岁的大孙子都没上过幼儿园。
不过,她的大孙子在村小学读书。原因是对村小学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包括杨苟月在内的很多村民都觉得很满意。
这让村小学校长赵廷栋很是欣慰。
1978年,考上师范的赵廷栋离开了下罗村,当时,学校只有一栋小木楼和几间平房,破旧不堪。10年前,当他重返这里当校长时,学校有了一栋教学楼。这几年,不仅旧教学楼维修加固了,又建了一座宽敞大气的新教学楼。以前老师上课就是粉笔加黑板,甚至连教具都没有,现在用的是能上网的电子白板,互联网把乡村孩子和外面世界连接起来……
当年,杨苟月为了给爱人看病,砸锅卖铁,债务缠身。也不仅仅是她,以前村民都说,看病难、看病贵,他们是“小病挨,大病扛,实在不行才往医院跑”。现在,通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家看病能报销了。
村里的贫困户,看病也不愁肠了。靠着大病医疗求助以及医疗保险,反而比其他村民报销的更多。患类风湿关节炎的刘吴代花,去年到兰州动了手术,花了8万元,报销了7万多元。
更让大家高兴的是,为了不让村民小病拖成大病,从2015年开始,国家每年给65岁以上的老年人体检一回身体。
对于村里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人,村医杨林云每个季度还上门服务,督促他们按时吃药。不仅是老人享受上了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孕产妇还有产前管理及产后健康服务。
今年60岁的杨林云,1976年就当上了赤脚医生。他对记者说:“以前只有0-6岁的儿童能免费疫苗接种,现在农民看病能报销,老年人、孕产妇有特殊优待,从今年1月份开始,省里对21名患病的贫困群众还实行‘一人一策’精准医疗扶贫……咱干了一辈子村医,真没想到国家对农民的医疗政策能这么好。”
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下罗村现在虽然不是贫困村,但有59户贫困户未脱贫。他们大多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出外打工挣钱。如何实现他们的脱贫致富梦?
今年3月,宕昌县启动了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三变”改革,按照“党委政府主导、公司化运作、合作社生产、贫困户入股分红”的思路,组建成立了县特色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将市场机制和资本运作模式引入农村,发展富民产业。
这一改革探索,让下罗村党支部眼前一亮。5月18日,村支书杨许平告诉记者,在这一模式的引导下,村子刚刚成立了惠民特色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了200多亩土地,准备通过种药材、养羊、养蜂等,带着贫困户脱贫奔小康。
改革,托举着梦想之舟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下罗人的好日子,还在后头。
相关新闻
- 2018-06-03兰马赛当天18条公交线路调整 40条公交线路推迟出场
- 2018-06-03兰州市年底前建成40家智慧物业小区
- 2018-06-02陇南:价值5000余元中蜂被盗 24小时内警方让“甜蜜”重回农家
- 2018-05-31“小陇”听“亲历者”说——追忆改革开放40周年丨少小离家老大还 喜看家乡展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