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成功之道——甘肃省参展深圳文博会侧记
原标题:探寻“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成功之道——我省参展深圳文博会侧记
本报记者 施秀萍
不论南方或者北方,五月,都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南国的鹏城,一棵“幼苗”已长成参天大树——每年在这个季节举行的深圳文博会,用一圈一圈刻画的“年轮”,记载着成长之路。
2018年5月9日至5月14日,这棵树又清晰地为自己画上第14圈“年轮”。
北方的甘肃,已是第13次参加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深圳文博会了。除了与往年一样,交流、展示、合作之外,今年还多了一个目的,为快满3岁的敦煌文博会学习、借鉴、取经。
甘肃印象
本届深圳文博会上,共有全国31个省区市和港澳台地区以及130个国外单位参展。
在这样一场文化盛宴里,甘肃展馆很“亮眼”:以状似“如意”的甘肃地形为设计灵感和基础图形,采用简化线条艺术,营造丝线交错串联的视觉感受,生动体现“交响丝路·如意甘肃”的魅力形象,寓意甘肃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和丝绸之路上的黄金段,向四周辐射融合发展的理念和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合作共赢的美好愿景。同时,在设计中巧妙融入了“飞天”“伏羲”“黄河”等文化元素,突显了我省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始祖文化和黄河文化。
显然,颇为用心。
展馆内,展出的100多种500多件产品,不仅生动展示了我省丰富多彩的民间民俗文化产品、独具创意的文化科技融合产品,也充分彰显了多姿多彩的甘肃文化魅力。而其中,庄严恢弘的掐丝珐琅画、薄如蝉翼的蛋雕、精美可爱的竹雕等独特的文化创意产品更是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比如,杨星国创作的河州蛋雕,或是栩栩如生的人物,或是形象逼真的花鸟;或以马家窑文化为图案元素,以自然流畅的线条清晰展示博大的黄河文化;或借鉴临夏砖雕的技法和风格,生动呈现别具一格的甘肃特色文化……纯手工打造的河州蛋雕,一登上深圳文博会这个大平台,就很快成为深圳文博会的“宠儿”,收获了不少“粉丝”。
“好多人专程来这里看河州蛋雕。”杨星国开心地告诉记者,很多观众看见河州蛋雕就啧啧称奇,纷纷加了微信,还不断将杨星国的作品分享到朋友圈里。杨星国说,河州蛋雕不仅仅是临夏的一张“文化名片”,还从技法、工艺、题材等方面突破,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以更开阔的视野将河州蛋雕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形象的一个代言者”。
不只是杨星国的河州蛋雕,吴云生的天水竹雕、李海明的掐丝珐琅、庆阳的荷包香囊……都是“惹眼”的展会宝贝。
除了主展馆里魅力十足的特色展品外,今年甘肃展馆整体设计也让人眼前一亮:主展馆之外,读者出版集团、敦煌研究院、省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分别设有专题馆单独展示,以别出心裁的“1+3”模式,既整体展示,又重点突出,点面兼顾。
“甘肃馆每年我都来看,今年的更好,尤其是能单独设馆展示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太好了。”作为深圳文博会的老观众,哈尔滨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书记孙国辉很喜欢敦煌研究院今年新设的专题展馆。他饶有兴致地体验敦煌壁画手姿印章拓印的乐趣,还一口气买了典藏涂色画等系列产品,孙国辉说:“甘肃就应该将‘敦煌’这样的品牌用心打出来。”
启示:酒香也怕巷子深。展示也有窍门,要用心思。欲做到事半功倍,避免事倍功半,还要多动脑筋才行。
深圳经验
从首届的4万平方米展厅面积,到现在9个展馆10.5万平方米全部使用,仍一票难求;从最初的700多个参展机构到本届的2308个参展机构;从仅有部分省份参展到连续9届31个省区市“满堂红”参展、甚至部分省区市实行“1+n”参展;从首届只有一个大芬村分会场,到现在的67家分会场……
深圳文博会头戴“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桂冠,名副其实。
“实践证明,眼光要长远一些。”5月11日下午,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的第三届敦煌文博会考察调研深圳专题座谈会上,深圳市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办公室主任刘文斌条分缕析,向前来“取经”的甘肃代表团坦诚分享深圳文博会的“成功之道”。他坦言,2004年举办伊始,深圳文化产业发展并不繁荣,但还是顶着压力由原计划的两年一届改为每年一届,并逐渐取得了一些经验。
首先,“政府办会,企业办展”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提供了灵活的体制机制保障,既能够充分利用各方资源优势,又能发挥各自特长,达到最佳效果。深圳文博会自第二届起,就由深圳报业、广电、出版三大集团强强联合成立文博会公司运营,招商招展“纯市场化运作”;此外,文博会公司还不断开拓市场,在承办艺术深圳、冬季文博会等项目之余,还在全国各地承办各类文博会,共享深圳文博会资源,增加市场效益。而嘉宾接待等后期保障和国际招商招展方面,则由政府继续提供支持。
其次,实行“主会场+分会场”运营模式,以主会场搭建全国平台,用分会场拉动本地文化产业。主会场的“发酵”效应自不必说,分会场依托深圳当地文化产业园区、企业和基地,借助深圳文博会平台迅速发展,极大地带动了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实实在在让深圳文博会成为全民参与的文化盛会。当然,分会场并非多多益善。起初,为鼓励本土文化企业的参与积极性,是“重数量,淡质量”;后来,进入分会场的条件渐渐由宽而严,是“压数量,保质量”,甚至根据效益、观众反馈等评价标准启用“末位淘汰制”。
“当然,深圳文博会之所以能够成长为国内第一文化展会,离不开特区雄厚的产业基础、高度发达的经济水平以及相对完备的产业支撑。”刘文斌坦言,这本“经”并不完全适合于西部欠发达的甘肃。不过,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甘肃有办好敦煌文博会的“独门秘笈”。比如,打文化旅游融合牌,将敦煌文博会与旅游结合起来,既可以降低参展方参展成本,也可以降低单纯旅游的成本;比如,以敦煌文博会为龙头,逐步拓展一些其他展会,不断完善相关产业链,以更好地支撑展会经济等。
启示:橘生南方为橘,生于北方为枳。深圳经验固然好,但不可简单模仿,更不可原样复制。我们需要的是“拿来主义”——琢磨深圳文博会成功的内在原因,将其化为营养,滋养甘肃大地,培育敦煌文博会这棵“大树”。
一枝独秀
甘肃,虽地处西北,但亮相深圳文博会的文创色彩却颇为“耀眼”,可谓一枝独秀。
“一带一路画敦煌”系列涂色书、敦煌手姿体验章、敦煌壁画泥坯画彩铅画……通过泥坯、丝绸、宣纸等多种介质,符合现代审美标准的敦煌系列文创产品,囊括了艺术教学、美术临摹、建筑装饰、爱好收藏、展览展示等诸多领域,呈现了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敦煌研究院专题馆,公众可以现场体验敦煌文化的魅力,亦可以带回家慢慢欣赏。总之,敦煌文化不再是抽象遥远的,而是一件件令人爱不释手的文创产品。
“共带来30多种2000多件文创产品,其中20多种可以售卖。”甘肃恒正数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体验培训师杨映光告诉记者,他每天都要接待大量体验敦煌艺术创作课程的观众,很多观众体验后就抢购敦煌文创产品。比如,由一层底板、一层泥和麦草构成,与古代制作壁画程序一模一样的泥坯画,就很受观众欢迎。杨映光说:“买回去就等于把敦煌壁画带回了家,可以自己创作,也能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古代壁画的制作不易和珍贵,将莫高窟的保护理念传递出去。”
充满回忆的万花筒,可拼装的文具盒、书包,“体型优美”的各种保温杯、降温杯,星球VR、纸做的录音机、十二生肖书签……读者文创馆里的文化产品同样琳琅满目,令人爱不释手,挑选购买的观众亦是络绎不绝。
“《读者》,是期刊,又不只是期刊。”读者甘肃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王应学告诉记者,此次,共有生活类、图书类、创意类、益智类等1000多种读者文创产品亮相深圳文博会,但无论是原创作品,还是与别人的合作产品,每件文创产品都实用性与艺术性兼具,让观众愿意带走,“就是想用另一种方式陪伴在读者身边,用另一种形式让《读者》更加鲜活。”
果然,读者文创馆的数据显示了“实力”:迅速打破去年每天销售额1万至2万元的纪录,今年每天入场观众达8万到10万人,销售额2万至3万元,很多文创产品销售火爆,不少产品一度售罄。
而由徐晋林老师创作的《千手观音》手工书、《古韵敦煌》藏书票笔记本、《敦煌的故事》手工书、mini版皮影影院《玩皮影》等原创纸质类手工书和文创艺术产品,更是让平素里司空见惯的纸“出神入化”,成为观众“大爱”。
“参展深圳文博会不仅仅是学习、交流、展示,还要注重后续落地。”王应学告诉记者,去年9月,深圳读者文创店开张,每月有10万元的营业额;今年6月,宁波读者文创店将正式开业,而成都、重庆、上海等地的读者文创店也在紧锣密鼓地布设中……他说,甘肃文创产业要发展,就要与“前沿”团体合作,避免滞后性,打造独创性,当然“人才、创意设计理念、文化融合都是关键又是甘肃短板,还需不断从体制机制上完善推动。”
启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先把优势资源、得意之作打出去,再品牌带动、行业引领。恰似深圳特区可以从一个小渔村发展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只要方法得当,功夫下足,甘肃也能蹚出一条文化产业发展的“改革开放之路”。
相关新闻
- 2018-05-09央地联手助推甘肃影视文化产业发展 甘肃文化影视频道将开辟“中影剧场”
- 2018-05-04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董事长张学智入选2017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30强
- 2018-03-21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督查组赴平凉督查
- 2018-02-22兰州榆中县文化产业园入选国家级PPP示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