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出炉 打造兰西全国性综合开放门户
原标题:《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出炉 打造兰西全国性综合开放门户
兰州—西宁城市群规划范围示意图
兰西城市群空间格局示意图
中国甘肃网3月21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记者 王星明 实习生 张佳丽) 兰州-西宁城市群(以下简称兰西城市群)要重点发展什么?哪些工程项目将被纳入发展规划?2035年,这个城市群要形成什么样的格局?这些备受关注的问题有答案了!3月20日,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公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的《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兰州—西宁城市群是我国西部重要的跨省区城市群,自古以来就是国家安全的战略要地,在维护我国国土安全和生态安全大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培育发展兰州—西宁城市群,有利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有利于维护国土安全和促进国土均衡开发,有利于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互动,有利于带动西北地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兰西城市群是成渝城市群乃至长江经济带连接欧亚大陆的主要桥梁,通过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可以有效促进西北西南地区开发开放,加快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我国向西开放步伐。记者注意到,一批事关甘肃省未来发展的重大发展定位、重大工程项目、重大利好政策和重要协同发展机制被纳入《规划》范围。
以兰州、西宁为核心的放射状综合通道初步形成
兰西城市群规划范围包括甘肃省兰州市,白银市白银区、平川区、靖远县、景泰县,定西市安定区、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东乡族自治县、永靖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青海省西宁市,海东市,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贵德县、贵南县,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尖扎县。总面积9.75万平方公里,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4874亿元,常住人口1193万人。规划期限至2035年。
《规划》指出,兰州、西宁区位优势明显,地处新亚欧大陆桥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是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重要支撑,以兰州、西宁为核心的放射状综合通道初步形成,座中四联的枢纽地位日益突出。同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较好,经济社会人文联系紧密。同时,兰西城市群生态地位突出,既有承担生态保护的重大责任,也有潜在生态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的良好条件。
兰西城市群要构建“一带双圈多节点”格局
《规划》明确提出,到2035年,兰西城市群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各领域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巩固。
按照《规划》,兰西城市群要构建“一带双圈多节点”格局。“一带”,指兰西城镇发展带。依托综合性交通通道,以兰州、西宁、海东、定西等为重点,统筹城镇建设、资源开发和交通线网布局,加强沿线城市产业分工协作,打造城市群发展和开放合作的主骨架。“双圈”,指兰州—白银都市圈和西宁—海东都市圈。兰州—白银都市圈以兰州、白银为主体,辐射周边城镇。提升兰州区域中心城市功能,提高兰州新区建设发展水平,加快建设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推进白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稳步提高城际互联水平,加快都市圈同城化、一体化进程。“多节点”,指定西、临夏、海北、海南、黄南等市区(州府)和实力较强的县城。依托地方特色资源,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新能源、商贸物流、特色文化旅游等产业,因地制宜在黄河沿岸发展库区经济。支持有条件的县有序改市,积极培育新兴城市。
皋兰县、榆中县、陇西县、临洮县、永靖县被列入《规划》中新生中小城市培育名录。
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
记者注意到,《规划》提出,兰西城市群发展必须要全面贯彻“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维护黄河上游地区生态安全。构筑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严守生态功能保障基线,实施重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强化跨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的衔接与协调,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并要求实施一系列山水林田湖草重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在实施城市群环境共治方面,推进水环境质量分区管控,到2020年湟水河出省断面Ⅲ类水质达标率达到50%;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确保2030年空气质量稳定达标,优良天气比例大幅提升,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
在大气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方面,以兰州、西宁、白银、海东等城市为重点,开展燃煤电厂超低排
放改造、工业企业烟气治理、燃煤供热锅炉提标改造、挥发性有机物整治等。
鼓励兰州市主城区企业向兰州新区、白银工业集中区转移
《规划》提出,兰西城市群可以规划建设一批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提升“绚丽甘肃”、“大美青海”等品牌国际影响力。加快自驾车房车旅游发展,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
同时,强化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国家级高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水平,加快建设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加快兰州、西宁创新型城市建设;深化跨区域科技合作,推动张江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技术转移中心、西宁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发挥兰州、西宁等城市技术、人才、产业基础等优势,加大创新力度,加快发展一批技术含量高、产品竞争力强的特色加工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结合产业升级改造,鼓励兰州市主城区企业向兰州新区、白银工业集中区转移,进一步推动西宁、海东产业错位分工、融合互动、相互支撑;深入推进兰州榆中、临夏和西宁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兰白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支持西宁、海东承接东中部适宜产业转移;发挥地缘优势和文化优势,将兰西城市群整体打造为面向中西亚的出口加工和贸易基地。
进一步支持兰州新区健康发展,改善发展条件,创新体制机制,打造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打造兰州—西宁全国性综合开放门户
《规划》提出,兰西城市群发展,要提升信息现代化水平,推进兰州新区、西宁、海东等云计算中心和大数据中心建设,推动服务协同和资源共享;推进兰州、西宁、白银、海东等智慧城市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推进兰州、西宁国家重要数据灾备中心建设,促进数据灾备防范;推进三网融合建设,加快4G网络深度覆盖和延伸覆盖,优化兰州、西宁互联网骨干网络架构,推动网间带宽持续扩容,加快“云藏”搜索引擎项目建设;建设兰州区域性数据中心,推进兰州、西宁数据灾备中心建设;加快云平台发展,建设兰州、西宁大数据中心与兰州新区、海东云计算中心;加快兰州、西宁、白银、海东等信息惠民城市建设;推动兰州、西宁、白银、海东智慧城市建设。
同时,充分发挥沟通西南西北交通枢纽优势,打造兰州—西宁全国性综合开放门户,构建经新疆向西向北的新亚欧大陆桥通道,经川渝滇黔桂至东盟的南向出海陆路新通道。鼓励开辟兰州、西宁直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航班和货运航线。
统筹新建一批重点交通设施项目
畅通对外综合运输通道
充分发挥陇海—兰新通道作用,加快青藏铁路扩能改造,规划建设兰州(中川机场)—张掖铁路,打造沟通我国东西部、连通我国和中亚地区的东西向大通道。充分利用兰渝铁路通道,推进西宁(兰州)—成都铁路、兰州—中卫高速铁路建设,规划研究西宁—玉树—昌都、格尔木—成都铁路,打造沟通西南西北、连通南亚和东南亚的南北向大通道。优化中川、曹家堡机场航线结构,积极开拓面向中西亚的国际航线,强化航空枢纽功能,带动周边支线机场发展,打造连通国内外重要城市的“空中丝绸之路”。
完善城市群内综合运输网络
以兰州、西宁为核心,形成城市群客运铁路骨架,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市域(郊)铁路为重点,建设兰州、西宁都市圈城际综合快速路网。
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以兰州、西宁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核心,加快兰州国际港务区、西宁曹家堡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积极推进客运枢纽“零距离换乘”、货物换装“无缝化衔接”。推进临夏、定西、青海湖等支线机场以及一批通用机场建设。
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
推进不同运输方式间的客票一体联程和不同城市间的一卡互通、公共交通一卡互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构建公共信息平台,加强运输服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铁路建设
稳妥推进兰州—中卫、西宁—成都、兰州—合作、兰州—张掖铁路三四线等铁路建设,规划研究西宁—玉树—昌都、定西—平凉、环县—海源、红会—同心铁路。
公路建设
有序推进G6、G30等国家高速公路繁忙路段扩容改造,G1816乌玛高速公路兰州新区—兰州段(中通道)和景泰—中川机场段、G75兰海高速公路渭源—武都段、G0612东延至乐都、G0611同仁—塞尔龙等国家高速公路新建项目。
机场枢纽
重点推进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新建临夏、定西、青海湖等支线机场以及一批通用机场。铁路枢纽。新建曹家堡综合交通枢纽,完善兰州站、兰州西站、西宁站、西宁(货)区段站。公路枢纽。兰州、西宁、海东等地新建一批客运站和综合客运枢纽。
相关新闻
- 2018-03-21甘肃2018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安排部署清明节祭扫工作
- 2018-03-21甘肃省患者权益维护日宣传活动启动 医疗纠纷投诉协议履约率达100%
- 2018-03-21奋进新时代——甘肃省代表委员参加全国两会掠影
- 2018-03-21快来给“我们的兰马”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