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甘肃】西北社火:传承千年的祭拜与守望
原标题:【文化甘肃】西北社火:传承千年的祭拜与守望
西北的社火,虔诚而庄严。
它以特定的场景、固有的方式、庄严的仪式感,在岁月中流转、传承,这是一种苍茫光阴中的敬畏,是一种恪守千年的亘古,是一种心灵的守望。
“社火”有祭祀、祝福之意,是我国西北地区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指在节日里的各种杂戏、杂耍表演。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土地和火的崇拜造就了社火。“社”为土地之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土地是万物之母,烟火则开启了华夏文明。人们崇拜社神,敬畏火神,遂以歌舞祭祀,以示尊崇。西北的人们通过耍社火、看社火诉说一年的丰收喜悦,祈求年年风调雨顺,岁岁五谷丰登。
每年正月,西北民间自发组织社火活动。社火经过之处,爆竹声声,锣鼓喧天,飘扬的旗帜,抓杂耍的队伍,五彩斑斓的服饰,花枝招展的妇女,共同装点了一份正月里的红红火火。
造型社火和表演社火是社火的两种表演形式。造型社火主要展示人物造型和工艺;表演社火主要在场院进行打斗表演。社火除了形式上的区别外,在种类上也细分了好几种,主要有布社火、背社火、马社火、车社火、芯子社火、山社火、面具社火、地台社火、高跷社火、血社火、黑社火等。
面具是社火演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纹面、文身、巫术、祭祀,古代的角抵、驱傩、祭社活动。脸谱上的纹饰,与五六千年前彩陶上的原始符号类同,亘古的时光跃然于前。
舞狮是社火中的“重头戏”。表演者们套着“狮子”服饰,一人舞头,一人舞尾。在锣鼓声中,或奔、或扑、或跃,犹如雄狮一般,举手投足间极富阳刚之气。
富有魅力的太平鼓舞,一登场就令人侧目。站在阵前的领队舞动手中大旗,鼓手们则随着大旗挥舞的节奏翻转舞动,敲击太平鼓,加上阵形的不断变化,一种龙腾虎跃、喜气洋洋的热烈气氛扑面而来。
随着时光的推移,社火在这片黄土地上流转传承,它积淀成一种习惯,汇聚成一份守望,散发着黄土地质朴的气息,也蕴藏着蓬勃生机。犹如一把火,释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新华网发 全晓韬 摄 陈楚培 文)
相关新闻
- 2018-03-01兰州皋兰县什川镇:古梨园里闹社火非遗助阵庆元宵
- 2018-03-01兰州:耍社火、猜灯谜、闹元宵 全市祈福新生活(图)
- 2018-03-02嘉峪关市2018年“迎新春”社火表演敲响喜庆的鼓点
- 2018-03-02兰州皋兰县“社火进城”大拜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