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临夏突破水资源瓶颈 黄土坡点燃绿色希望
原标题:甘肃临夏突破水资源瓶颈,量水而行黄土坡点燃绿色希望
甘肃刘家峡黄河滩涂风光。(资料图)张耘
人民日报记者 赵永平
“俯瞰黄土遮地皮,抬头山峁连着天。”走进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听到当地人这样说。
临夏,古称河州,作为古代丝绸之路南道的要冲,曾繁极一时。然而,近代以来,水源短缺、水土流失、水环境破坏等问题不断涌现,这里生态环境日益脆弱,临夏失去往日光芒,成为深度贫困地区。
如何脱贫,怎么发展?临夏人咬定“绿色”不放松,以水定产,量水而行,还欠账、补短板,探索出一条生态文明的绿色发展新路。
坚守生态红线“三跑田”变成“三保田”
东乡族自治县河滩镇祁杨村,坐落在黄河岸边,村里人习惯了“闯田”。村民张天林说,种地靠天吃饭,乡亲们在山头、河滩闯出块儿庄稼地,不来大水才有收成,一旦遇上大雨、洪水,庄稼连泥带沙都会被冲进河里,常常是有种无收。
这只是一个缩影。长期以来粗放发展,临夏水土流失面积达6892平方公里,占全州总面积的84%,每年约有3000万吨泥沙流入黄河。
“生态红线也是发展底线,留住一方水土,才能高质量发展。”州委书记杨元忠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坚持治水与治山相结合,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涵养水源,改善生态。
针对严重的水土流失,临夏加快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梯田建设等水土保持生态项目。
造林保生态。位于刘家峡水库库区的东乡县,家家户户响应政府号召——“保护天然林,每人每年栽活两棵树。”荒芜的黄土坡上种下棵棵树苗,呈现出点点生机。
坡耕地改梯田,给祁杨村带来巨变。张天林指着远方蜿蜒的梯田开心地说:“村里有600来户人家,分了12个建设小组,过去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如今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大伙儿能放心种地了,不只种麦子,还种花椒、种果树,收入大大提高了。”
保护水安全。从2016年起,临夏州开始在刘家峡水库库区修筑堤防、护坡。东起刘家峡大坝,西至炳灵寺峡口,水域面积达130多平方公里,蓄水量约57亿多立方米。水库湖面辽阔,风光旖旎,水质好,无污染,一池碧水成为优质水源地。
2016年10月,引黄济临工程建成通水,从根本上解决了临夏市、临夏县5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临夏县折桥镇慈王村村民高兴地说:“以前黄河水从家门过,看得见却吃不上,现在终于喝上黄河水了。”
留住一方水土,才能留住乡愁。临夏把修梯田、广造林、兴水利作为水生态保护的重点举措。截至目前,全州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93平方公里,兴修梯田190.1万亩。“水土保持生态项目,不仅让百姓有了耕地保障,还为调整结构打下了坚实基础。”临夏州水电局局长康晖说。
如今,走进东乡县、临夏县,不再是“黄土连天”的景象。极目远望,山丘起伏,梯田绵延如带,光秃秃的黄土坡换了新颜。
治水治出清流好生态也是生产力
临夏因毗邻大夏河得名。大夏河水哺育着这里的人们,但伴随经济社会发展,河流健康亮起“红灯”。
“小时候,两岸风光美、河水清。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夏河来水量逐年减少,流域垃圾遍布、污水横流,河道千疮百孔。”大夏河工程管理委员会主任王卫回忆说。
治理母亲河,临夏狠下力气。源头封山育林、围栏禁牧,实施生态修复。沿线区域综合治理,严禁“两高”企业,关停一批铁合金、制革洗毛企业。加大水源涵养区、城乡水源地和湿地的保护力度,打造大夏河三十里风情线,建设生态河廊。
治水用上新技术。从河岸望去,河水流经14座水力自控翻板闸坝,形成类似瀑布的连续景观水面。这种闸坝构思巧妙,不仅能挡能泄,解决了挡与泄之间的矛盾,还具有投资省、寿命长、工期短等特点,通过手机APP即可控制闸门开合度。王卫说,闸坝建成后,河流恢复自净功能、景观功能,大夏河“垃圾带”摇身一变,成了风景带。
大南岔河,是和政县主要灌溉水源。河道内曾经乱采乱挖问题突出,水环境一度不容乐观。“打造旅游大县,水污染问题不治不行。”县水务局局长王正清说。
2017年,河长制在全县推行,县乡村三级河长一竿子插到底,“一河一策”,共同守护河流健康生命。王正清介绍:“我们坚决关停了采砂场,疏浚了河道,清理了河道垃圾,现在不仅是河长在治河,不少村民、学生也一起加入护水行动,大南岔河水质明显改善。”
作为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临夏州提出生态战略:建设山水临夏、绿色临夏、美丽临夏,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山水生态为主的旅游产业井喷式发展。
“牡丹随处有,胜绝是河州。”临夏市打造牡丹生态长廊,去年一个牡丹文化节,就接待游客162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47亿元。折桥镇折桥村的妥有龙开起农家乐,他说:“环境好了,游客多了,一年收入能有30万元!”
大南岔河变清了,周边的景区推出生态旅游,和政县形成“春赏花、夏游绿、秋观景、冬玩雪”的全季全域旅游格局。依托美丽乡村,农家乐办得风风火火,带动了农村就业,也促进了农副产品销售。
好生态也是生产力。临夏市举办河州牡丹文化节,和政县的高原梨花旅游节,东乡县的杏花旅游节……去年一年,临夏州旅游人数达1530万,同比增长41%;旅游收入67亿元,同比增长42%,第三产业增速在全省领先。
坚持以水定产传统农业转向绿色发展
一手抓生态,一手富“口袋”。临夏州以水定产,不断调结构、转方式,引导发展以全膜玉米、洋芋为主的旱作农业,以核桃、花椒、中药材为主的特色种植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审视水资源家底,广河县瞄准旱作农业。传统种玉米,增产难增收,怎么办?推广“粮改饲”,为旱作农业注入新活力。广河县十里墩村党支书马忠海说,过去种玉米卖玉米,现在是连着秸秆一起卖,1亩收入超过2000元,比过去翻了一番。
秸秆变废为宝,养殖业快速发展。村民马哈力布说:“过去牛吃干秸秆,长得慢,两年前用上青贮饲料,不仅长得快,而且肉质、奶质更好。”一年多时间,十里墩村养殖规模翻番,全村增加了1400头牛、1.9万只羊,脱贫有了产业保障。在广河县,饲草玉米种植达9万亩,加工饲料35万吨。从“地养人”到“人养地”,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循环农业。
东乡县河滩镇,选准花椒产业,在树上“长”钱。“花椒不仅耐旱,还能保水、保土,让农民增收。”镇党委书记祁发瑞说。在山塬地头、山沟山坡,处处栽满了花椒。“去年风调雨顺,花椒大丰收,摘了1000多斤,收入超过5万元。”祁杨村村民杨秀兰说。在河滩镇,如今花椒面积达3.3万亩,年花椒产量150万斤,产值6500万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24.6%。
永靖县刘盐八库区,一排排整齐的温室大棚映入眼帘。这里用上节水滴灌技术,不仅预防了滑坡灾害,还引导了农民调整结构。三塬镇下塬村农民肖西西说:“以前种一茬苞谷,一亩地顶多收入几百块钱。现在不一样了,浇水更合理了,我在大棚里种西红柿、黄瓜等,一年能挣10多万元!”
黄土坡上点新绿,山河叠翠倍还人。临夏州不断兴起的绿色产业,构筑起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点燃当地摆脱贫困的新希望。
相关新闻
- 2018-02-06【领航新征程】甘肃临夏突破水资源瓶颈 量水而行 黄土坡点燃绿色希望
- 2018-02-06甘肃临夏突破水资源瓶颈 黄土坡点燃绿色希望
- 2018-02-0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临夏州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综述
- 2018-02-05临夏州永靖县深入推进健康扶贫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