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原新貌】乡土文化温润乡村“精气神”
原标题:乡土文化温润乡村“精气神”
尽管气温已接近冰点,但玉门市清泉乡清泉村文化广场上,还是来了很多村民,他们有的伴着音乐跳舞,有的正散漫地打着健身拳……新年新气象,进入隆冬季节,乡村文化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发展。
近年来,在文化强省建设过程中,我省大力实施“乡村舞台”、农家书屋、“乡村记忆”博物馆等一系列惠及乡村的文化工程,不仅丰富了乡村的文化生活,点亮了农闲时光,而且改善了村风、民风,带动了农民脱贫致富。
乡村艺术家有了大舞台
去年56岁的曾述显是白银市水川镇远近闻名的农民“艺术家”。自从村里的“乡村舞台”建设好之后,他联合村里几位发烧友成立了“大川渡村管弦乐团”。“只要农闲,就凑在一起,谱新曲,练歌喉,远近红白喜事都会邀请我们,上台的机会多了,收入自然也多了。”
在我省,像曾述显这样的民间艺术爱好者不在少数,但受制于公共服务能力的短板,富集的文化资源只能沉睡于乡村。从2013年起,为盘活乡村文化,省上启动了“乡村舞台”建设。通过整合基层文化、体育、卫生等方面资源,将其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在每个行政村搭建起一个自娱自乐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全省坚持把“乡村舞台”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度融合,使“乡村舞台”在推动基层文化活动中发挥更大作用。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14580个“乡村舞台”建设,让广大农村百姓也同城里人一样,跳舞有了广场、表演有了戏台、健身有了场地、娱乐有了器材、阅读有了书籍,为广大农民群众搭建一个精神文化家园。
不仅如此,“一村一特色、一台一品牌”建设思想的指导下。全省各地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建设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现状的群众文化生活平台。甘南州把“乡村舞台”建设同新农牧村建设相结合,突显了藏区文化特色;陇南市文县重点打造白马风情、琵琶弹唱、玉垒花灯戏、洋汤号子四大文化品牌,建立了20个具有浓郁民族、民俗特色的民间自办文化社团;白银市围绕黄河文化、红色文化、工业遗产文化、丝路文化、民间民俗文化,彰显地域特色。
“乡村舞台,不仅丰富了农闲生活,而且改变了村风、民风。现在打架斗殴、酗酒赌博的人少了,锻炼身体、文化娱乐的人多了。”玉门市清泉乡清泉村苗永海说。
技能培训富了村民“钱袋”
除了乡村舞台,农家书屋对带动农民创业增收的作用也十分明显。
在临泽县新华镇,尽管眼下正是农闲时光,但这里的妇女们却正忙得不亦乐乎,在镇中心农家书屋,来自全镇60多名妇女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拉线、压边、搭配编织图案……灵巧的双手娴熟地在密密麻麻的线行中穿梭,一切井然有序,忙而不乱。
“往年一到冬天,自己就一直闲在家里,不是串门子就是看电视。知道镇上举办培训班后,我就积极报了名,艺多不压身嘛,多门手艺多条路。今天学习制作的丝带绣和抱枕都很漂亮,不管是自家沙发上、车上用还是赠送亲朋好友都很不错。”参加培训的胜利村五社群众杨秀萍说。
进入冬闲时节,忙的不只是手工、家政等技能培训,该镇各村的农家书屋也显得格外热闹,三三两两的村民来到书屋,或在电脑前浏览新闻,或在书架前查阅种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农技知识,寻找着各自农业增收致富经。
截至目前,作为首个农家书屋落户省份,甘肃已经建成了16860个农家书屋,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陇原大地星罗棋布的农家书屋,已成为庄稼人春种秋收、种植养殖、发家致富的好帮手,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去处。在农家书屋的带动下,许多地方农民群众学文化、学技术、强智力、兴经济蔚然成风。农家书屋适时开展的各类培训,有效解决了农民的种养技术难题,为他们带来了创业致富的好办法,使广大农民群众既富了“脑袋”又富了“钱袋”。
“乡村记忆”留住“多彩乡愁”
我省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立足省情实际,大力发展形式多样的“乡村记忆”博物馆,不仅原汁原味地留住了乡愁记忆,而且有力促进了乡村旅游事业发展。
记者日前在临泽县新华镇结合大寨村采访时,恰逢该村的乡村记忆馆迎来一批前来参观的客人。
“亲身体验旧时耧地、石磨磨面的场景,品尝农家待客罐罐席,这才是真正的乡愁啊!”来自张掖市的游客对记者说。
大寨村以“留住记忆,讴歌幸福”的总体构想精心规划设计,充分挖掘当地资源,着力打造以传统文化、家风家训等为主题的乡村记忆精品,利用空房闲地建成了占地面积340㎡的乡村记忆馆,共布置乡村记忆博物馆、家风家训陈列馆、乡愁纪念馆、大寨村史馆4个展区。
如今,村里的乡村记忆馆每天都能接待四五批客人,客人参观后,大部分还会留下来吃饭、住宿。“记忆馆达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效果,满足了游客民俗文化体验需求,也成为村民致富的平台。”新华镇党委书记赵建松说。
截至目前,我省各地建立乡村记忆馆500多个,这些记忆馆不但“避免老物件流失,保存了珍贵的乡村记忆”,而且正与当地特色文化资源一起,成为带动当地乡村旅游的重要“看点”。庆阳市不少县区在乡村记忆馆建设过程中,突出当地特色,大力发展香包、刺绣、皮影、剪纸、窑洞文化等产业。在平凉市、白银市、定西市等市、乡村记忆馆已成为游客体验美丽乡愁的好去处。(记者 于娟)
相关新闻
- 2018-01-02甘肃省对超低排放实行电价支持
- 2018-01-02甘肃省开展集中整治酒驾百日行动
- 2018-01-022017年度甘肃教育十大新闻揭晓
- 2018-01-02甘肃省新增三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