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榆中县:绘就百姓幸福生活新画卷——“幸福榆中”建设纪实(图)
原标题:榆中县:绘就百姓幸福生活新画卷——“幸福榆中”建设纪实
中连川小学足球队员们在表演足球操
农民参与文化节表演
农民群众自娱自乐农民群众自娱自乐
兴隆山下榆中新城。陈旭东/摄
-阅读提示
“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重千钧,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目标和举措。
“我们必须坚持‘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打造共建共享、安居乐业的‘幸福榆中’。”对于新时代榆中城乡居民幸福安康的生活目标,榆中县委书记王晓宁掷地有声地说,要始终把脱贫奔小康和改善民生放在城乡发展的第一位,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大民生投入,切实提高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水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对于这一承诺,今年以来,榆中县委、县政府通过全面推进脱贫攻坚、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正在绘就百姓幸福生活的新画卷!
今年以来,榆中县委、县政府时刻遵循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奋斗目标,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切实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真正实现了幸福指数跑赢GDP增速的目标。民生之事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十九大报告中,多次出现的“人民”二字重逾千钧,令人振奋。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目标和举措。在榆中市民眼中,十九大报告中涉及“人民”“民生”的关键词句,无不给人以信心与向上的正能量。
金秋时节,走进榆中县城,一条条道路笔直宽阔,一座座建设塔吊拔地而起,一张张笑脸上洋溢着幸福。榆中县委县政府围绕“六个榆中”建设,用笃定坚实的为民情怀合理规划发展、筑牢民生基础,着力打造共建共享、安居乐业的幸福榆中,群众生活方式以及城市面貌得到很大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章节中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
声音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幼有所育、弱有所扶,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现场
——11月5日,中连川小学五年级足球队守门员孙培兴感慨地说,想不到自己由兰州转入榆中县中连川小学能在央视展示,今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好好踢球,好好做人,在中连川小学特殊的品牌校园里健康快乐成长,在中连川小学足球队的发展平台上努力实现自己的足球梦想!
——“经常有一些学生和好心人志愿者节假日来看我们,为我们送来水果、食物,还有小朋友们表演的节目,党和政府非常照顾我们这些老人,在这里我们住得好,吃得好,生病了也有人操心,定期有人专门理发、洗澡、洗衣物,生活在这里我们高兴着呢。”10月29日,星期天,生活在甘草店镇中心敬老院的五保户老人苏俊青满足地说。
——“以前的房子我们住了17年了,家住顶楼,夏天一下雨,家里楼顶会漏雨,水管管道也老化了,以前都是在楼道里倒垃圾,一到夏天,楼下的垃圾道附近污水就往外流。”在西关二区住了17年的退休老教师陆桂珍已经抽号选房,用政府发放的过渡费租住在其他小区,等待着新房子建成。“现在旧房子拆了,将会建成新的电梯房,对我们老年人来说,上下楼更方便了。新的规划,马路也会加宽,新的小区环境和物业肯定会更好,住着也会更舒心。新房子也建在原址,孙子上学也近,以前的邻居抽号基本还都在一个楼上,这样还可以继续和熟悉的老朋友住在一起。从房屋评估到抽号选房,所有程序尽显公平正义,我们没有任何顾虑,现在希望可以早点住进新房,享受到棚改政策带来的实惠。”陆贵珍说到新房时充满期待。
——“由于酒钢榆中钢厂建设,家里的土地被征,父母变成了失地农民,生活失去了保障,当全家在为这个事情犯愁时,政府及时给办理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每个月发生活费,看病也有医保,家人因病住院了几次,共计花费5.8万元,自费支出1万多,新农合报销了4万多,这在以前也是万万没想到的。”村民周文
敬感慨好政策带来的实惠。
愿景
百姓声音的背后,是幸福的民生图景。
“幸福感”是近些年常被提及的词语。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民生保障的巨大投入让群众的幸福感越来越真切。榆中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脱贫奔小康和改善民生放在城乡发展的第一位,扎实推进教育、医疗、交通等各类民生项目。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大民生投入,切实提高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水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
提升教育品质,打造教育强县。大力实施教育惠民行动、办学条件改善行动、学校文化培育行动、教育信息化行动、校园安全保障行动等五大行动,促进教育城乡统筹,稳步推进全县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夯实基础,共投资1.95亿元,对中连川小学等201个薄弱学校进行了新建、改扩建和维修加固。投资9672.96万元,按标准为全县中小学配备计算机教室、校园网、多媒体教室、课桌椅、图书、各学科实验仪器设备、校园足球人工草坪等。全县207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建成兰州市标准化学校和教学点。博雅小学建成并投入使用、和平九年制学校已开工建设,吸纳民资捐建朝阳学校,沿川学校。在县城再建4所幼儿园及初中、高中各1所……榆中县正在实现着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的迈进。
老有所养,是普通百姓的民生愿景。近年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参保23.58万人,参保率达到96.7%。全力抓好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关爱帮扶工作,继续加强社会救助、五保供养等工作,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县在各行政村整合资源建设共建100个“幸福榆中·为老驿站”互助院,解决农村空巢老年人、贫困老年人、孤寡老年人、五保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为了让更多困难群众有房可住,全县全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累计完成危房改造任务21147户,总计发放补助资金18747.98万元,得到了农民群众的普遍认可,农村居住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以改善人民群众住房条件为出发点,抢抓棚户区改造和国家城镇化建设的机遇,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环城西路、西关新村教师楼、三角城村3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正在后期建设。2017年投资约48.65亿元,实施城关片区棚户区和和平片区棚户区8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新建安置房6486套,面积71.96万平方米。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实现城乡医保并轨,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不断提高新农合筹资水平,2017年,新农合参合率10年来首次达到98%。以病种为基础,以医保为杠杆,在全市率先推行“先住院后付费”服务模式及“一站式”保险救助模式,县、乡医疗机构签订分级诊疗服务协议27份,病种签约率分别达到100%和90%以上,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障、民政医疗救助和大病保险制度的有效衔接,启动实施大病商业保险,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效解决。
榆中县把易地搬迁、生态移民与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政策支持,推动山区公共服务盲点区域群众易地扶贫搬迁。健全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妥善解决建设项目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遗留问题,实现全县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应保尽保。
脱贫攻坚精准发力农村条件显著改善
声音
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脱贫攻坚取得巨大成绩,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越是艰巨的任务,越要讲究科学施策、有效应对,要在“精准”上下功夫。扶持对象精准、项目精准、资金精准、措施精准,只有尊重群众意愿,对症下药,才能赢得群众真心点赞。
现场
“我是普普通通的农民出身,一直务农谋生,挫折万千,困难重重,花尽了家中所有积蓄。经过上级领导的多次调研、鼓励,精准扶贫,再一次激发了我的信心,当我发现绿色消费渐渐成为了人们的消费新时尚,带领群众瞄准市场,抓住有利时机,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电商平台,流转土地1300亩,种植蔬菜1000亩,年收入达到100万以上,将以前的200元/亩,提高到1500元/亩,效率提高了80%,农民都盖上了新房,买了新车,取了媳妇,大力发展了蔬菜种植,提高了生产效益,说什么好,群众的笑脸好,说什么最好,农业发展的领导人最好,说什么更好,还是我们国家的惠农政策更好。没有国家好的政策就没有今天群众的幸福生活”。甘肃家家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家满说到这几年的生活变化时正如他的名字一样,收获满满,幸福满满。
“以前,全村没有一分钱的集体收入,人均纯收入不足600元,是榆中县贫困村之一。而今天,村集体收入每年达到35万多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1300多元。在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和大力支持下,抢抓机遇,转变观念,通过成立工贸公司、发展餐饮服务、兴办砂场和建筑工程队等村办企业、开发闲置土地资源、改造水利设施,建设高效日光温室日光温室380座,结合田园综合体创新理念,打造丝路·花千谷庄园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等一系列措施,以联包的方式出租给农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480余户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我们村现在就根本没有吸毒和闲散人员,大家都忙着挣钱呢。”来紫堡乡冯湾村带头致富人村党支部书记冯人民脸上泛着幸福的笑容。
愿景
榆中县委县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来抓,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市脱贫攻坚推进会议精神,全力开展精细精确精微的“绣花”式扶贫。紧扣上级政策,紧盯“六个精准”聚焦发力,以贫困村为主战场,贫困户为主要对象,坚决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村容村貌改造战,全力开展美丽乡村提升战。着力推进智力、电商、光伏、旅游、生态扶贫品牌,全力加快决胜小康步伐。
针对贫困人口识别不精准的问题,扎实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回头看”工作,回退脱贫人口1698户5498人。针对富民产业发育不足的问题,培训农村技能人才970人,培育电商企业50家、电商示范经营户100家,发展农户分散式光伏发电1600户,建设经济林900亩,全力推进“五大扶贫品牌”落实见效。针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欠账多的问题,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年内启动建设40个小康达标村、3个省级美丽乡村、4个市级美丽乡村。加大扶贫领域问责力度,对2016年度扶贫考核中因易地搬迁工作滞后、建档立卡大数据被扣分的有关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和重点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目标奖按5%扣发,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确保压力传导、任务落实。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推广三角城高效农业示范园等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农耕体验等农业新模式,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直接参与农家乐经营的农户已达482户,直接从业人员3000多人,年综合收入超亿元。
五年来,累计发放双联惠农贷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11.94亿元,共争取各类扶贫资金9.65亿元,实施基础设施、富民产业、公共服务等方面扶贫开发项目1326个,实现159个贫困村整村脱贫,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12.93万人减少到0.39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99%,农村基础设施及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城乡环境换新颜安居乐业奔小康
声音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新变化,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现场
“周末闲暇时光,我们经常约上朋友带上家人来榆中游玩,尤其是夏天,清爽的空气,优美的风景让我们这些在城市里紧张工作了一周的人心旷神怡。陇右名山兴隆山的仙境大家都很熟悉,其实还有一些特色乡村也很值得去呢,分豁岔、旧庄沟、徐家峡村里边的风景也很诱人,还有观光采摘、民俗体验,可以带孩子来体验不一样的生活,生活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县城很幸福啊,我现在在榆中买了一套小房子,等到退休,我打算来这里安度晚年。”来兴隆山欣赏红叶的兰州游客杨轻英说。
徜徉在县城的大街小巷,路面宽阔平坦,卫生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处处呈现幸福和谐的生活画面。“从家门口坐上宝兰客专就可以去宝鸡看我的闺女了,坐车既节约时间又舒服。公交车也方便,一站就到县城了,出门再也不是雨天一身泥。”享受到便利交通带来的实惠,市民周永才的
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明显感受是乡镇道路全部硬化了、村道硬化沙化了,沿途老百姓的住房,原来低矮破旧的土房已经很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漂亮的小洋楼、规划整齐、风格统一的新农村住宅,崭新干净的村委会,宽敞明亮的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配套设施齐全的文化广场,形成了各村靓丽的风景。农家书屋时不时有老年人、儿童读书看书,活动室有下棋的、打牌的,自娱自乐的群众吼几声秦腔,唱一段小曲。文体广场上,午后、傍晚,时不时有忙完地里的农活在广场健身的大妈跳广场舞。”看着家乡的蜕变,从广州打工回来的李忠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马路上乱停乱放的私家车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有序停放,大街小巷、十字路口流动的烧烤摊进店了,盲道通了,成片的旧城区在进行改造,店外的人行道不再被占用了,农产品的交易有了专门的地方,老百姓不再和交警、城管玩“猫和老鼠的游戏”,大家都文明出行、文明生活。”市民黄建青感慨到。
愿景
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现了一座城市规划
建设的水平,也是市民幸福感的源泉。榆中县以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建设为契机,推进“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编制完成城市总体规划、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和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城乡规划体系趋于完善。围绕“陇右名山,问道兴隆;黄河文化,拜水青城;黄土风情,都市花园”的旅游形象定位,全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县。按照秦汉风格、旅游城市的战略定位,依托兴隆山大景区拉开县城建设框架,大力实施交通改造提升工程,加快城市骨干路网建设,扩张区域框架,积极推动航空、铁路、轨道、公路“四路并进”。抢抓市场机遇,全力推进毅德商贸城、物流公路港、兰州国际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购中心、县城综合市场等项目建设,建设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启动实施县城北入口环境改造、“一路两中心”(省道103路和榆中客运中心、公交中心)、城乡公交一体化、大成广场、市民公园、大剧院、棚户区改造、田园综合体示范园区等重点项目,开启了县城建设新时代。
加快引洮一期榆中配套工程建设,圆了全县人民期盼了半个世纪的“引洮梦”,14个乡镇38.55万人吃上了“洮河水”,解决22.6万头牲畜、1.2万亩农田灌溉用水。结束了北山地区长期靠天吃水、水质差、饮水困难的历史。有效缓解我县城乡、工农业用水紧缺,改善生态环境,为榆中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民生就是最大的政治,致力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全面加强棚户区改造工作,通过积极对接协调,成功争取到政府家属院、西关一二区等8个棚改项目,占全市的80%。截至6月底,共签订棚改安置协议2046户6486套,开工建设安置房屋4113套;获国开行授信52.25亿元,已到位资金30亿元,居全国前列、全省第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多予少取、让利于民的工作原则及公正公平公开的细致工作,赢得了棚改区98%以上居民的拥护支持,未纳入棚改区的居民也纷纷请愿要求棚改,全县群众关注县城建设、支持榆中发展的热情空前高涨。充分运用棚改基础配套资金7.5亿元,争取中央预算内棚改基础配套资金1.95亿元,借机修建棚改区道路等基础设施。高度关注干部职工住房难、住房贵问题,启动实施榆中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公务员及教师团购房小区建设,广大干部职工欢呼雀跃、倍受鼓舞。
群众的需求就是努力的方向,为切实改善城乡环境面貌,榆中各级部门立足本职工作,通过“三大整治”、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域无垃圾”工作的有机结合,充分动员了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共同参与城市管理,使榆中县城市基础功能不断得到完善,市容环境长效机制逐步得到健全,市民群众满意度得到普遍提升。广大居民的文明意识和遵守城市管理相关规定的自觉性大幅度提高,居民的舒适度和满意率明显提高。通过美丽乡村提升战、村容村貌改造战,建成美丽乡村18个、环境整洁村67个。加强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村庄道路、乱堆乱放、河道沟塘等“五大整治”,推动设施配套、饮水安全、农房风貌、绿化美化、乡风文明等“五大提升”,实施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社会保障、基层组织等“五大建设”,建成省市级美丽乡村7个、环境整洁村20个,不断提高了全县美丽乡村整体水平。
首席记者 杨贵智 特约记者 蒋小霞 张高飞 陈旭东 文/图
相关新闻
- 2017-11-14兰州市榆中县:绘就百姓幸福生活新画卷——“幸福榆中”建设纪实(图)
- 2017-11-14造林人悉心守望绿色梦想——兰州市榆中县生态文明驶上“绿色”发展高速路
- 2017-11-13兰州榆中县多措并举防控低空面源污染
- 2017-11-12【改革·印记】兰州榆中:环境整治增颜值 美丽乡村入画来(组图)
精彩推荐
- 【新时代 新甘肃】临夏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孩子们寓学于乐的“万花筒”(组图)
- 兰州十九中下沟校区七年级6班迎来首个“爱心早餐日”
-
" alt="武威市防沙治沙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在凉州区文化馆举行 [图]"> 武威市防沙治沙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在凉州区文化馆举行 [图] - 一只黄羊在武威古浪民调渠路段的沙漠植被中奔跑
- 柳合山堂:兰州古民居之美
- 【新时代 新甘肃】平安临夏:打造“天眼”监控体系 维护社会稳定(图)
- 【新时代 新甘肃】重走习总书记当年路 看临夏州布楞沟村脱贫攻坚新变化(图)
- 【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新闻:用双脚走出来的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