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查暗访督查年简报(第25期)|白银市以项目督查观摩为抓手 着力推动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近期,白银市委、市政府结合“明查暗访督查年”活动,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全市重点建设项目督查观摩活动,督查观摩、把脉问诊,全力推动各类项目建设落地见效。
深入实地把脉问诊。市四大班子领导带领市县党政负责人和市直项目建设责任部门负责人深入全市5县区,实地督查观摩全市40多个项目工程,采取逐项目看现场、查落实、逐县区点评和综合评估总结等方式,对全市重点项目谋划、建设、推进情况进行全面把脉问诊和督查落实,着力推进各县区互相学习、凝聚共识,进一步传导责任压力和推动工作落实。总的来看,在城市建设、园区建设以及民生、社会事业等各类项目建设中,能较好地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短期效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把园区建设作为产业集聚、项目落地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加大基础建设、产业布局、招商引资等重点投资和招商力度;大力改革创新,盘活政府融资平台,撬动社会投资,创新补偿机制,加强服务协调,优化办事程序和土地利用,促进项目落地;认真落实包抓项目责任制,深入现场开展调度,解决突出问题,保障项目推进。
认真检视找准问题。从项目建设促进经济运行趋稳向好的视角来检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抓项目的力度不够。今年1-5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7.4亿元,同比下降43.36%;全市在建项目373个,比上年同期减少426个,完成投资81.49亿元,下降44.91%,投资形势非常严峻。二是牵“牛鼻子”的能力不足。42个市列重点新建项目还有19个项目未开工;全市投资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373个在建项目,仅占全部投资比重的12.8%,项目建设的数量、增量、总量与均衡进度都还有较大差距。三是规划修编迫在眉睫。总体规划不完善、不配套,专业规划、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规划编制滞后;有的没有规划,有的即使有规划,但缺乏前瞻性、科学性和系统性;规划执行不严格,管理不到位,严重制约项目落地。四是发展环境有待优化。市县有关部门在支持产业发展、政策制定和项目推进上,向上争取协调对接不够;项目立项、规划、环评、能评等手续办理节奏慢、效率低,承诺事项不能及时兑现。
全面谋划推动落实。白银市将以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为引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抓好当前“三重”任务落实促进经济趋稳向好的工作方案》,着眼基础补短板,补齐短板求突破,坚持问题导向抓整改,聚焦重点抓落实,破解长期以来制约全市转型发展的瓶颈和短板。一是构建科学合理的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多规合一”平台,结合地下综合管廊、旧城区改造、新城区建设等工程建设,进一步修订完善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园区建设、城镇建设等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形成统一的城市开发边界控制线、产业区块控制线、生态环保控制线、基本农田控制线等管控体系,提高规划的强制性和约束力,真正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二是深入推进兰白都市圈建设。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工业优势,着力强化兰白两地在金融服务、科研资源、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互联互通,构建以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通用机场等为重点的兰白一体交通体系,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有色金属、精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基地、仓储物流基地和特色农畜产品供应基地,实现白银与兰州及兰州新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三是努力扩大有效投资。瞄准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布局及中央预算内资金集中投向脱贫攻坚、软硬基础设施、创新能力建设等政策机遇,抓好项目谋划储备。同时,破解项目融资难题,千方百计推动固定资产投资转负为正,加大对在建、续建项目的督促检查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四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东部产业梯度转移和省上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等机遇,突出规划先行、聚焦产业发展,整合产业发展各类项目资金,打通与首位产业相关联的上下游产业链条,把县城和重点镇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联系城乡的重要纽带,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五是强化督查抓落实。聚焦项目建设目标任务和薄弱环节,列出清单、明确主体,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挂图作战倒逼责任落实,实行“月排队、季考核、年终综合评比”办法加大督查考核工作力度,全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同时,对在督查督办过程中发现的影响发展的重大问题及时进行问责处理,着力营造项目建设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