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占亭调研兰大白银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运行情况
原标题:打造资源配置产业培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平台
袁占亭调研兰大白银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运行情况
潘保田主持座谈会 张旭晨陪同调研
中国甘肃网4月25日讯 据白银日报报道 (记者 黄武) 4月24日上午,兰州大学党委书记袁占亭带领调研组一行来我市,就兰州大学白银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运行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兰州大学副校长潘保田参加调研并主持座谈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教授涂永强参加调研。
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旭晨,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李生发,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陈其银,副市长杨青春,省科投公司董事长、白银科技企业孵化器公司董事长冯治库一同调研。
当天,袁占亭一行听取了白银科技企业孵化器整体情况介绍,并先后走进甘肃一德新能源设备公司、白银神龙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深入了解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调研中,袁占亭叮嘱企业负责人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时刻保持技术领先性。
在兰州大学白银产业技术研究院,袁占亭一行先后走进生物催化实验室、药物合成实验室、众创空间等地,实地了解了研究院的建设发展情况。调研期间,涂永强、张旭晨还共同为“绿色催化与合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揭牌。据了解,“绿色催化与合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是依托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兰州大学白云产业技术研究院进行建设的,旨在推动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等建立长期深入的实质性合作,加快西部地区、甘肃省的国际化发展进程,为加快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手段和理论支撑,为我国环境保护、绿色化学、新药研发等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市科技局、市委人才办、白银高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就兰州大学白银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发展作了交流发言。听取发言后,袁占亭说,白银市是兰白科技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区域,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当前,正是兰州大学与白银市开展合作的最好时机。在下一步工作中,各有关部门要努力把兰州大学白银产业技术研究院做成转变观念的平台。一方面,要了解国家的战略、地方的需求,把兰州大学的发展放在这个大背景下。另一方面,要巩固成果,调整方向,让兰州大学的师生及时了解甘肃的省情、白银的市情,及时转变观念。要把兰州大学白银产业技术研究院做成创新驱动的平台。市校双方要建立协调机制,每年至少沟通对接一次工作;要尊重学科发展规律,积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要创新柔性人才引进机制,促使想法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人才化;要积极做好顶层设计工作,及时制定年度发展计划、五年发展计划等。
袁占亭强调,要把兰州大学白银产业技术研究院做成资源配置的平台。一方面,兰州大学要做好校内资源的优化配置,积极与白银境内的大型企业对接合作。另一方面,要把校外的各类资源整合到兰州大学白银产业技术研究院。要把兰州大学白银产业技术研究院做成产业培育的平台。
在应用研究上,白银境内的各类企业要把研发中心建到兰州大学的对应学科中去。在成果转化方面,兰州大学要把成果转化的基地和平台建到企业中去。要把兰州大学白银产业技术研究院做成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平台。兰州大学作为白银的“智库”,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一方面,积极做好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管理干部培养。另一方面,做好科技人才培养工作;要积极组织兰州大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到白银开展“双创”工作。
张旭晨在座谈会上说,兰州大学白银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立,是白银市与兰州大学深化市校合作的重要成果。希望白银市与兰州大学进一步拓宽合作空间,建立更加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把兰州大学的科技优势和白银的产业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把兰州大学白银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成创新创业平台、人才引育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和市校合作的典范,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更好地助力白银转型发展。希望兰州大学白银产业技术研究院充分发挥作用,引导兰州大学及其它科研机构的优秀技术成果,通过研究院平台在白银进行转化、孵化,让创新成果更多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张旭晨说,希望兰州大学白银产业技术研究院与白银的企业实现更加紧密的合作,与企业共建实验室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联合申报国家、省上科技项目,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科技攻关,帮助企业解决研发和生产环节遇到的实际问题。希望兰州大学按照协议内容,进一步落实资金、科研设备、人才等方面的政策,加大对校内师生到研究院工作的政策鼓励力度,吸引相关企业入驻研究院或与研究院开展合作,促进研究院长远发展。希望市校双方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开拓合作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研究、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层面开展全方位合作。
相关新闻
- 2017-04-25白银靖远县三管齐下整治农村“三资”问题
- 2017-04-24白银景泰县加快推进交通重点项目建设
- 2017-04-24白银靖远县若笠乡“三抓三提升”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 2017-03-08【专稿】袁占亭:高等教育“四个回归”的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