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校舍,更要有好老师
原标题:有好校舍,更要有好老师
李欣瑶
在我省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随着“两基”攻坚全面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实现了全面普及。在适龄孩子“有学上”的前提下,我省又开始了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探索之路。
所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缩小学校、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近年来,随着国家“全面改薄”项目的实施以及各地对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投入增加,我省农村中小学的硬件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虽然硬件跟上了,但是和城区学校相比,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并没有得到显著提升,究其原因,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是最大的瓶颈。一方面,农村环境相对封闭,农村教师与外界接触以及接受培训的机会较少,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更新提高慢;另一方面,优秀教师的不断流失也让本已脆弱的乡村教育更加“力不从心”。
有了好校舍,更要有好老师,这是乡村教育提质、城乡教育缩小差距的最佳选择。首先,要把优秀的师资送到农村去,如今我省的教师都是通过公开招考的方式补充,如果在招考时优先考虑农村学校,把成绩优秀的老师选拔到农村学校任教,那么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补充到农村教育中去。其次,要把老师的心留在农村学校,这就需要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让农村教师的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让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能够在农村教师这一工作岗位上充分体现。另外,还要有合理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在选拔农村优秀教师进城的同时,也要保证城区优秀教师定期到农村学校去,进行一个相对固定周期的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够起到引领示范、共同提高的作用。
可喜的是,近年来我省对农村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政策留人、制度留人、感情留人,多措并举,让越来越多优秀的老师能够、也愿意留在农村教书。如此,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才会越来越小,乡村教育提质才能是可期许的未来。
相关新闻
- 2017-03-27让城乡“花朵”齐绽放——平凉崆峒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侧记
- 2017-03-21兰州市专项检查义务教育阶段惠民政策落实情况
- 2017-03-21兰州市检查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惠民政策落实情况
- 2017-03-21兰州市专项检查义务教育阶段惠民政策落实情况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