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民建议:延长公共交通运营时间 遏制黑摩的生存环境(图)
原标题:市民建议延长公共交通运营时间遏制黑摩的生存环境
查处黑摩的
本期的“交通秩序整治大讨论”中,本报就黑摩的交通违法现象展开讨论,从本报3月14日刊登了本期的讨论话题后,市民们纷纷通过邮件、微信、微博、热线电话等形式,参与到讨论中,诉说他们对黑摩的交通违法行为的观点和建议。
建言一:采取“劝、管、惩、巡”四步工作法
做到日常管理与突击整顿相结合
市民康海在给本报的来信中说,打击黑摩的需要采取“引导教育、联合执法、分类处理、安置保障”的工作机制,即从源头治理,各部门联合执法,采取“劝、管、惩、巡”四步工作法,坚持日常管理与突击整顿相结合,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处理方式,疏堵结合,并对黑摩的从业者中的困难人员进行帮扶。也就是“济南模式”。他建议管理等部门要把思路放开一些,着手分析研究市场,尽快制定出可行的管理办,然后条块结合,实现多部门联合执法。同时治理黑摩的应该两手抓,一是寻找替代交通工具,二是对黑摩的进行规范。简单取缔并非良策,治理黑摩的应该依据管理、社会、交通等方面的数据分析,建议我市成立一个常设的类似于交通委的部门,专门来治理大的交通问题。同时加强执法联动,严厉打击违法营运。康先生介绍说,实际上,非法营运车辆泛滥并非某个城市所独有的现象,在国内不少城市都是难以根治的痼疾。包括黑摩的、黑出租在内,虽然非法营运车辆在各地的表现形式不同,但无一例外植根于同样的现实——公共交通资源紧缺。大型商场、火车站等人流密集地区,公交车往往不是很方便,想要打车更是可遇而不可求;上下班高峰期,市区主干道就像是一望无际的停车场,穿梭其中的黑摩的俨然最便利的交通工具……这些因素的存在,使黑摩的面对着庞大的市场需求。在严厉打击黑摩的之余,管理部门也许更应考虑如何化解市民的出行需求——黑摩的的存在是因为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如果公共交通能满足市民出行需求,谁会甘愿冒着巨大的风险乘坐黑摩的?如此一来,黑摩的的市场基础必然会慢慢萎缩,无须兴师动众集中整顿,也能起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建言二:建立长效机制管理摩托车乱象
网友一度风云认为,尽管交警部门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组织一次大规模整治摩托车非法运营行动,可总是难以根治黑摩的。有人戏称“黑摩的和交警就是一直玩着躲猫猫的游戏”。尤其是到了夏季,摩托车载客点逐渐有扩大之势,不免让市民担心出行安全。据了解,交警在整治小西湖“黑摩的”时,大量黑摩的就分散地躲到各个角落,总之是“交警有政策,黑摩的有对策”。为此,市民希望相关部门尽快提出长效机制管理全市摩托车乱象,不要让越来越多的黑摩的和无牌照的摩托车在兰州大街小巷穿行。这位网友建议说,市民选择黑摩的是因为晚上公交车收车太早,出租车又不好打。也有市民认为有时赶时间路上太堵,选择摩托车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那么公交车是否可以延长收车时间,这样市民有车可坐,黑摩的泛滥的现象必然会减少。
建言三:加强对摩的司机帮扶促进其更好就业
网友夏天的季节说,整治黑摩的应由明确整治的责任部门,牵头多部门形成有效联动,同时在各个区间形成合力。目前缺乏法律法规规范黑摩的整治,这也给了黑摩的可乘之机。在整治中要探索制定、实施系统有效的摩的整治方案。要考虑加强对摩的司机的帮扶,制定相关政策促进转型就业。治理首先要完善相关地方法规,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为实际整治‘摩的’提供法律支撑和保障。由于摩的治理涉及弱势群体生存就业的社会问题,因此应慎重对待,逐步推进。政府要将摩的整治列为现实民生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充分考虑市民生活、生产的客观实际,对辖区整体交通环境的完善提升进行系统规划,征求社会意见,召开听证会,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按步骤按阶段的摩的治理实施方案。此外,要考虑加强对摩的司机的帮扶,制定相关政策促进转型就业。政府通过制定多种帮扶政策和服务措施,促进其转型再就业。
首席记者 葛强 文/图
针对黑摩的交通违法,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呢?或者你看到了哪些黑摩的交通违法现象呢?本报的“交通秩序整治大讨论”正在进行之中,本报也邀请广大市民网友针对这一话题,继续发出讨论。如果您有观点、有想法,可以直接撰写成文发送到我们的邮箱184423139@qq.com,也可以拨打本报热线6132888,或者直接发送到我们的官方微信平台,我们将选取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观点发表到我们的报纸上,形成全民合力,共同整治交通秩序。下期话题将开始第九期话题“僵尸车占道”交通违法行为你怎么看?讨论如何有效从源头遏制这些现象的发生。
相关新闻
- 2017-03-16兰州交警查黑“摩的”3人被拘留
- 2017-03-10兰州安宁区交警查获6辆黑摩的 6名驾驶人被行政拘留
- 2017-03-02兰州七里河查扣黑摩的32台 9名无照摩托车司机被拘留
- 2017-02-16黑摩的猖獗 兰州七里河交警两小时查扣27辆(图)